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精品毛片姜怡,王局长把白洁做到高潮,japanese19第一次,精品熟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不卡

聯系方式 | 業務合作 | 會員

怎樣進行職業病診斷和鑒定?

2010-07-20   來源:安全文化網    熱度:   收藏   發表評論 0

  哪些職業人群易患職業性腫瘤2004年4月13日,36歲的劉某開始胸痛、咳嗽、呼吸困難、咯血。急去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附二醫院就診,經一系列的檢查診斷為肺癌,3個月后死亡。家屬要求查清病因,建議做尸體解剖,后經尸體解剖證實,殺死劉某的殺手竟是石棉。原來劉某在某市建筑工程公司任建筑工十多年,又經常接觸石棉,死因清楚,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職業病診斷組確診為:職業性腫瘤(石棉所致肺癌)。

  何謂職業性腫瘤?

  在工作環境中長期接觸致癌因素,經過較長的潛伏期而患某種特定的腫瘤,稱為職業性腫瘤。職業性致癌因素包括化學的、物理的和生物的。但在職業性腫瘤的致癌因素中,最常見的職業性致癌因素是化學物質。那么,在職業人群中有哪些職業性腫瘤?

  一、職業性呼吸道腫瘤:在職業性腫瘤中,呼吸道腫瘤占很大的比例。目前我國已知對職業人群具有致呼吸道腫瘤作用的物質有:砷、石棉、煤焦油類物質、氯甲醚類、鉻、放射性物質等。

  1、砷:據對職業人群調查證明,接觸無機砷化合物可引起呼吸道腫瘤,特別是肺癌。含砷有色金屬冶煉,特別是銅冶煉工人因接觸氧化砷,肺癌發病率比普通人群的居民顯著增高。據湖南省職防部門對開采和冶煉砷的某雄黃礦調查表明,肺癌發病率高達234.2/10萬,比長沙市居民高25.1倍,比雄黃礦所在縣的居民高101.8倍。調查已證實,接觸砷的累積劑量與呼吸道腫瘤死亡率有明確的接觸水平——反應關系。

  2、石棉:石棉是國際公認的致癌物質,1955年被確認;在其后大量的調查研究中,證明肺癌是威脅石棉工人健康的一種主要疾病,占石棉工人總死亡的20%。從接觸石棉至發病的潛伏期約為20年,并呈明顯的接觸水平——反應關系。流行病學調查表明,石棉致癌作用的強弱與石棉種類及纖維形態有關。而且石棉還可致胸腹膜間皮瘤。

  3、鉻:據對職業人群流行病學調查已證明,鉻,特別是六價鉻可致呼吸道腫瘤。從事鉻酸鹽生產的工人的肺癌發病率比一般人群高,其肺癌死亡約占全部死亡的20~45%(一般人群僅為1~2%);在全部癌癥中肺癌約占50~80%(一般人群為8~12%);鉻酸鹽生產工人發生肺癌死亡的危險度比一般人群高3~30倍。

  4、氯甲醚類:工業上應用此類化合物有兩種:雙氯甲醚和氯甲甲醚,多用于生產離子交換樹脂。兩種化合物對呼吸道粘膜均有強烈的刺激作用。大量研究證明,氯甲醚類可致肺癌。據上海市調查表明,氯甲醚類作業工人的肺癌發病率為889.68/10萬,肺癌死亡率為533.81/10萬,顯著高于非接觸人群且呈劑量——反應關系。氯甲醚類所引起的肺癌多為燕麥細胞(未分化小細胞)型肺癌,惡性程度高。

  二、職業性皮膚癌:

  職業性皮膚癌是最早發現的職業腫瘤,約占人類皮膚癌的10%。職業性皮膚癌與致癌物的關系,往往是最直接、最明顯,常發生暴露部位的接觸局部。能引起皮膚癌的主要化學物質有:煤焦、瀝青、石蠟、氯丁烯、砷化物等。煤焦油類物質所致接觸工人的皮膚癌最多見。在煤焦油類物質中,主要含致癌力最強的苯并(a)芘及少量致癌性較弱的其他多環芳烴。接觸無機砷化物可誘發皮膚癌。臨床表現為,早期見四肢及面部皮膚出現過度角化、色素沉著、潰瘍形成。這些變化屬于癌前病變,進一步發展成扁平細胞角化癌或腺癌。據湖南對某砷礦調查,1976~1998年間共發現皮膚癌16腫例,占惡性腫瘤病例的8%;而肺癌并發皮膚癌者約占1/4。據流行病學調查表明,長期接觸X射線,又無適當防護的工作人員患皮膚癌增多,潛伏期為4~17年,多見于手指。臨床表現,早期見皮膚呈局灶性增厚,有較深的皺紋與擦損、局部萎縮、皮膚色素加深或減退、毛細血管擴張、指甲變脆、甲面成溝并凹陷,有時可出現潰瘍,在皮膚炎的基礎上出現癌變。

  三、職業性膀胱癌:

  職業性膀胱癌在職業腫瘤中占有相當地位,在膀胱癌死亡病例中有30%的有致癌物接觸史。主要的致癌物質為芳香胺類。高危職業有:生產萘胺、聯苯胺和4-氨基聯苯的化工行業;以萘胺、聯苯胺為原料的橡膠添加劑、顏料等制造業;使用芳香胺衍生物用為添加劑的電纜、電線行業等。芳香胺所致膀胱癌發病各國報道不一,最低3%,最高71%,幾種不同芳香胺致癌平均發病率為26.2%。職業流行病學調查表明,接觸β-萘胺者膀胱癌發生率比普通人群高61倍;接觸聯苯19倍,α-萘胺者高16倍。四、其它職業腫瘤:接觸氯乙烯可引起肝血管肉瘤,多見于接觸高濃度氯乙烯的清釜工,潛伏期10~35年不等。接觸高濃度苯可引起白血病,多數出現在接觸苯后數年至20年,短者僅4~6個月,長者可達40年。苯中毒以急性粒細胞性白血病最常見,也可引起較罕見的紅細胞白血病。值得注意的是,苯中毒白血病的發病通常繼發于全血減少或再生障礙性貧血之后。我國報道的白血病病例,在發病前多出現血細胞減少或再障礙性貧血。因此,對全血細胞降低的患者作骨髓檢查,可證明是屬于一種周圍血細胞減少的白血病,故由苯中毒發展為白血病的實際病例可能更多些。職業致癌物進入人體或接觸后,好發腫瘤的病變部位有其相對固定的器官或組織,肺(包括氣管、咽喉、鼻腔等)、皮膚是職業性腫瘤的主要好發部位,這與接觸致癌物質有關。如接觸環芳烴的工人所致皮膚癌多在身體的暴露部位;而無機砷接觸的工人所引起的皮膚癌則在身體非暴露部位,且易復發;接觸芳香胺類的工人所致職業腫瘤主要發生于膀胱(少數在輸尿管及腎盂),這與致癌物在排泄途中滯留與共價結合狀況下再分解,析出活性致癌物有關;電離輻射照射的工人所致職業性腫瘤,因直接照射者患皮膚癌。吸入電離輻射塵粒的工人患肺癌,如該電離輻射物沉積于骨的元素則多發骨肉瘤或白血病。因此,引發腫瘤的部位因其接觸途徑不同而異。

  總之,職業致癌物都有其固定的致癌部位或范圍。切勿以為接觸職業致癌物以后,所發生的一切癌癥都是職業性的。

  五、職業性腫瘤列為法定職業病:

  職業性腫瘤和非職業性腫瘤在病變發展過程和臨床癥狀上沒有差異。但職業性腫瘤有它特定的部位,同時職業性腫瘤具有職業病的法律補償性質。因此,2002年4月,我國政府將8種職業性腫瘤列為法定職業病。其名單為:石棉所致肺癌、間皮瘤;聯苯胺所致膀胱癌;苯所致白血病;氯甲醚所致肺癌;砷所致肺癌、皮膚癌;氯乙烯所致肝血管肉瘤;焦爐工人肺癌;鉻酸鹽制造業工人肺癌。

  六、職業性腫瘤的預防:

  職業腫瘤由于致病因素比較清楚。因此,最有效的對策為預防,其主要手段為:識別、鑒定、嚴格控制與管理職業性致癌因素。對接觸者作定期醫學監護,篩選高危人群,并通過制訂法規保證其實施。生產環境中的致癌性職業因素應定期監測,使其濃度或強度控制在國家職業衛生標準規定以下。定期體檢、早期發現,及時診斷治療等第二級預防是已證明行之有效的措施,應明確規定為職業性腫瘤因素接觸者的預防制度。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德庆县| 聂拉木县| 绥滨县| 黎川县| 北碚区| 会昌县| 益阳市| 石台县| 雅安市| 金乡县| 沙河市| 信宜市| 武川县| 永顺县| 水富县| 克拉玛依市| 门源| 宝清县| 陆川县| 蓝田县| 通州区| 洞口县| 元阳县| 广南县| 封丘县| 长沙县| 兴山县| 孟州市| 漾濞| 高雄市| 志丹县| 亚东县| 弥勒县| 余干县| 乌鲁木齐县| 思南县| 大英县| 西峡县| 吴旗县| 哈密市| 南皮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