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險點是一種誘發事故的隱患,如果不進行治理和超前防范,結合一定的客觀條件和主觀意識,它就有可能演變為事故。事先進行研究分析預測并采取措施加以防范,就會化險為夷,確保 安全 。
危險點預控,正是對有可能發生事故的危險點進行提前預測和預防的一種積極有效的方法。它要求各級領導和廣大職工對電力生產中的每項工作,根據作業內容、工作方法、線路設備、現場環境、人員素質等情況,超前分析和查找可能產生危及人身或設備安全的危險點——不安全因素,再根據有關規章制度,研究制定可靠的安全防范措施,從而達到預防事故的目的。
如何做好危險點分析和預控工作?首先我們對危險點的特點進行分析:
⑴、危險點具有客觀實在性
生產中的危險點,是客觀存在的,是不以人的主觀意識為轉移的。不論我們是否愿意承認它,它都會實實在在地存在著,而一旦主觀條件具備,它就會由潛在的危險變為現實——引發事故。然而,在我們的工作中,一些同志對潛在的危險點不愿意認真發現,甚至于對已暴露的危險點也是視而不見,其結果必然導致事故的發生。危險點的客觀實在性告訴我們:分析作業中的不安全因素,一定要從客觀實際出發,有什么危險點就承認什么危險點,進而研究和采取行之有效的安全措施加以防范,決不能采取回避態度和抱有僥幸的心理。
⑵、危險點具有潛在性
這種潛在性,一是指存在于即將開展的作業過程中,不容易被人們意識到,或能夠及時發覺而具有一定危險性的因素。二是指存在于作業過程中的危險點雖然明確地暴露出來,但沒有變為現實的危害。
應該指出,并不是所有的危險點都必然會轉變為現實的危害,導致事故的發生,但是,只要有危險點存在,就有可能危及安全。例如,進入線路施工現場,那么高處落物就是一個具有潛在的危險因素,必須謹慎地防范。
⑶、危險點具有復雜多變性
危險點的復雜性是由于作業實際情況的復雜性決定的。每次作業即使任務相同,但由于參加作業的人員、作業的場合地點、使用的工具以至于所采取的作業方式各異,可能存在的危險點也會不同。而相同的危險點也有可能存在于不同的作業過程中,所以治理危險點的工作不能一勞永逸。
⑷、危險點具有可知、可預防性
我們日常工作中存在的危險點雖然具有一定的隱蔽性,它常常隱藏在作業環境、線路設備或作業人員的行為之中,但是按照辯證的觀點來看,一切客觀事物都是可知的。那么只要我們思想重視,認真分析每一項具體施工及維護消缺工作,采取的措施得力可靠,危險點也就完全可以在我們的日常作業中預先得到識別和預防。
⑸、危險點產生的因素
a、伴隨著生產實踐活動而生成。只要有生產實踐活動,就必然會生成相應的危險點。生產實踐活動結束,危險點也隨之消失。
b、伴隨特殊的天氣變化而生成。只要出現特殊的不良天氣,就有可能生成相應的危險點。天氣變好,危險點也不復存在。
c、伴隨設備制造缺陷而生成。有些設備的制造缺陷不經過技術檢驗很難發現,而一旦投入使用,在一定的條件下,潛在的缺陷就會變成現實的危害。這就是設備自身問題所存在的隱患。
d、因維護和檢修不完善而生成。設備存在的缺陷——危險點,并不都是在制造時就存在,而是在長期使用過程中逐漸形成,如果缺乏認真檢查和必要的試驗,帶“病”運行或留有隱患,它就會給作業人員的生命和健康以及設備的安全帶來威脅。
e、冒險違章作業直接生成。《安規》是我們電力系統安全工作的經驗總結,對控制和避免危險點具有至關重要的指導作用。如果違反《安規》,冒險作業,就會使處于安全狀態的作業環境危機四伏,險象環生,不僅不能控制已存在的危險點,還會生成一些新的危險點,進而導致事故的發生,這是人身傷亡事故產生的一大根源。
⑹、習慣性違章與危險點
習慣性違章是指那些固守舊有的不良作業傳統和工作習慣,違反安全規程及相關規章制度,長期反復發生的具有排他性的習慣性作業行為。習慣性違章是導致事故的人為因素,危險點則是引發事故的客觀因素,習慣性違章與危險點相結合,很容易使危險點誘發為事故:
a、習慣性違章往往會人為地制造新的危險點
在一些具體的作業過程中,如果人們堅持按照《安規》要求操作,不滲入習慣性違章的成份,就不會生成新的危險點。但是,如果人們固守違反《安規》的、舊有的不良傳統做法和工作習慣,本來不存在危險點的作業過程也會生成新的危險點,進而危及人們的生命安全與身體健康。
b、習慣性違章會掩蓋危險點的存在
習慣性違章者,往往抱有僥幸的心理,對作業中可能存在的危險點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從而掩蓋其存在。
c、習慣性違章會使危險點擴大
危險點演變成現實的危險以后,如果及時采取措施,能夠控制事態的發展,把損失減少到最低限度。而在危險點演變成現實的危險之后,又遇到習慣性違章行為,則會使危險點進一步擴大,造成更為嚴重的后果。
d、習慣性違章會使危險點演變成事故
一些客觀存在的危險點只有具備一定的主觀條件時才會演變成事故,而人的習慣性違章行為恰恰為已經存在的危險點演變成事故提供了這種條件。
綜上所述,習慣性違章是生成和引發危險點并造成事故的人為因素,電力系統事故統計表明70%~80%的事故都與習慣性違章有直接聯系,它是導致人身傷亡的重要隱患,嚴重危及電力系統的安全穩定運行,要有效地控制危險點,杜絕事故發生,就必須根除習慣性違章。
⑺、危險點分析和預控的一般步驟:
其一認真了解將要開展的作業情況。分析即將開展的作業所具有的特點,同時,回顧過去完成同類作業所積累的經驗教訓,作為預測此次作業危險點和制定安全防范措施的參照。過去完成的同類作業與此次作業的情形越相近,其可參照性就越大。而對此作業的情況越熟悉,所分析的特點越透徹,對可能出現的問題估計得越充分,找出的作業中可能存在的危險點就會更加全面、準確。
其二利用安全例會、安全活動以及召開專門會議進行具體的分析預測,應把每項可能進行作業的全過程,分成若干階段,讓大家逐個階段地尋找有可能存在的危險點,盡可能把所有的危險點都找尋出來,并結合安全規程提出防范的方法。結合本單位的工作實際,形成自己的一套切實可行的危險點分析預控方法和安全防范措施,在每次作業時,向所有參加作業的人員交底及進行全過程的監督,使 安全生產 有章可依,有據可查。
下一篇:習慣性違章的成因和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