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對于生產來說,是一個不可避免而又舉足輕重的課題。企業除嚴格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安全生產許可證實施辦法》等國家法律制定相應的應急預案外,還應結合企業實際,從公司、企業到車間、崗位制定相應的應急預案,進一步明確責任、規范程序、細化流程、完善措施,使應急預案簡明扼要,便于操作。
要符合安全生產要求,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正規化生產,科學化管理,樹立“安全第一”的指導思想。下面從以下幾方面闡述安全監管體系的具體要求:
1 加強宣傳培訓,組織演練,提高員工認識 安全教育培養員工的安全意識至關重要。安全教育包括:生產操作規程和自我保護意識和防護措施等方面。了解本企業的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程序,掌握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的基本技能和危險化學品事故預防、避險、避災、自救、互救的常識。定期或不定期組織員工進行有關應急培訓。教育的目的就是讓員工在生產、生活中形成對安全的認識和自我保護意識,這一點至關重要。沒有一份工作重要到要付出流血或者生命的代價,舉個例子來說,現在夏天到了,從小學到高中,家長和老師就在不斷的教導我們不要到河里游泳,這樣很危險。但事實上,每年因為溺水而亡的中小學生不計其數,實在令人痛心。俗話說“淹死會水的,打死會拳的”,在我廠四月份員工的傷手事故中沒有遵行操作規程傷手。合成著火事件,在動火前沒有做好充分的動火前檢查,導致事故的發生,反思這些事故,安全教育說來,操作流程也明確寫了,但是實際工作中呢?往往就是一些細節的問題沒有注意到,沒有做好,千里之堤潰于蟻穴,居安思危,不要讓操作規程成為一紙空文,要在實際工作中嚴格的執行,這才是教育的核心所在
2配備必要的應急救援器材、設備 設備裝置沒按規定要求安裝就位,反應釜、計量槽、管道、控制系統等的安裝不規范,不合理,有誤差,導致設備運轉不正常,磨損嚴重,效率降低。設備陳舊老化,疏于維護、檢修,帶病或疲勞運轉也會產生安全隱患。壓力設備未經定期檢驗或檢驗不合格,仍然繼續使用,更易發生事故。控制失靈,給出錯誤指示,給出錯誤指示,產生誤導操作,很容易長生事故。應急救援器材、設備符合有關法律、法規、規章和標準的規定。
大型易燃、易爆化學品生產企業應有專職的消防隊,規定好特定的應急醫院或組織應急救援隊,能及時協調醫療隊伍實施醫療救治,并根據危險化學品事故造成的人員傷亡特點,組織落實專用藥品和器材。
3加強安全檢查和隱患排查,及時消除安全隱患 加強安全檢查和隱患排查治理工作,確保生產經營過程中出現的安全隱患得到有效的查處控制、整改治理,促進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健康發展。制定有健全的《安全生產管理制度》,通過每周的生產調度會議,加強隱患排查治理工作和生產安全的布置工作,加強勞動紀律和現場管理,落實責任,真正把隱患排查治理制度抓細做實。
4認真組織各種安全活動,強化職工安全意識 積極開展“安全生產年”、“安全生產月”、“安全事故演練周”、“百日安全生產無事故”等活動。結合不同時期化工生產特點,開展“夏季四防”、“冬季四防”的安全檢查活動,開展專項檢查與自查自糾的隱患排查活動,通過安全學習培訓、班組安全教育活動等形式營造“關注安全,關愛生命”的安全文化氛圍,全面提高職工的安全意識,落實各項安全生產工作。
5加強事故管理,規避事故發生 事故的調查不是罰錢了事,找出原因就完事。而是要更深入思考這些問題,杜絕官僚主義的開開會、教育教育就不了了之,是要發現是哪方面的安全監管漏洞和不足,吸取事故教訓,積極采取有效的預防措施,以此為戒,避免類似事故發生。內部有完整的“事故管理制度”和“事故管理臺賬”嚴格事故管理,及時掌握事故隱患監控狀況。認真執行“四不放過”原則,總結教訓,探索規律,采取措施,減小和規避各類事故的發生。及時編制和修訂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和各基層單位的專項應急預案及現場處置方案,定期檢查勞動保護和應急防護器材,組織應急演練,提高職工的安全防護意識和應急處置能力。
安全監管體系涉及諸多方面,需要各方面的努力,建立安全長效機制,安全要天天講,月月講,年年講,把安全意識深入人心,生產和安全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安全問題任重而道遠,“天下凡是,久為則易”各位同仁以此共勉,攜手并進,為久易的明天再創佳績!
上一篇:如何更好執行安全管理制度
下一篇:如何當好專職安全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