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十四日凌晨,廣州市花都區獅嶺鎮前進村一無牌經營的皮具廠員工宿舍發生重大火災,造成七人死亡,九人輕傷。這起火災事故再次敲響警鐘:廣東防火工作急待改進。
據了解,這起火災過火面積約為一百三十平方米,初步估計造成經濟損失約二十萬元。起火部位連接該皮具廠的臨時倉庫,當時倉庫停放一輛小汽車,還堆了五百只皮箱,火勢迅速禍及倉庫西側一排員工宿舍。當時宿舍內有十六名熟睡的員工,有九人通過打穿瓦片屋頂和墻磚成功逃生,另一個房間由于被鐵皮封死屋頂,屋中七名工人全部遇難。死者中最大的二十六歲,最小的十七歲。這是花都區自一九九五年以來最大的一次火災事故。
事故引起當地各級領導的高度重視,廣東省委書記張德江專門作出批示,在京開會的省委常委、廣州市委書記林樹森及市長張廣寧也要求迅速查明火災原因,及時救治傷員。事發后,省市有關領導迅速趕到現場指揮有關工作。
令人記憶猶新的是,上月十日凌晨,汕頭市柯圍瓦窯村新興市場一檔口發生火災,鋪內設置木閣樓因窗戶被堅固的防盜鐵罩罩住,店主柯某夫婦及他們的三個孩子逃生無門葬身火海。
去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凌晨,廣州市白云區志民汽車護理中心發生大火,七名打工仔和一名老太太被濃煙活活熏死。
今年頭兩個月,廣東全省已發生火災三千三百多起,造成七十七人死亡,三十人受傷。其中“三小”場所(小檔口、小作坊、小娛樂場所)和城鄉居民火災造成七十五人死亡,占火災死人總數百分之九十七點四。
最近十幾年來,珠三角地區作為香港產業轉移的承接地,“三來一補”企業遍地開花,這些企業往往都是采取“三合一(廠房同時作倉庫和員工宿舍使用)”方式經營,“三合一”引發的火災成為火災事故中的第一殺手。廣東有關方面據此進行了多年的整治,終于取得了可取的成效。
據記者觀察,目前,“三小”場所和大中城市的“城中村”的火災已成為火災事故中新的第一殺手。
廣州市最近檢查“三小”場所和“城中村”出租屋等十三萬間,發現在“三小”場所內搭建閣樓住人的有一萬七千多間,已全部將人員遷出,并責令停業整改三百多間,取締五百多間。
“三小”場所火災的發生多集中在城鎮居民老區、城鄉結合部,造成火災和人員傷亡的主要原因是消防安全意識淡薄,業主普遍在“三小”場所內搭建閣樓住人,違章用火用電用氣,鎖閉、封堵、占用安全通道和出口,火災發生的時間在夜晚、凌晨較為集中。
因此,切實加大對“三小”場所消防安全工作的力度,切實發揮街道辦事處、居(村)委會、派出所的監督管理作用,加強消防宣傳培訓教育,加大檢查和整治力度,堅決整治“三小”場所和“城中村”存在的火災隱患,提高廣大群眾消防安全意識和自防自救能力,才能切實有效地遏制火災事故的發生。
安全文化網 m.zltai.com上一篇:一道消防考題之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