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家曾做過這樣一個實驗:用小小的縫衣針穿線的時候,你越是全神貫注,線越不容易穿入。科學界稱這種現象為“目的顫抖”(俗稱“穿針心理”),意思是目的性越強就越不容易成功,越易出現差錯。
這使我聯想到安全工作。不少人大概有這樣的感覺:有時雖然我們對安全工作喊得很緊、要求很嚴,但還是發生了事故。一些單位越是怕出事,卻偏偏出事,甚至“禍不單行”。這么說,并不是說對安全工作抓得緊要求嚴,有什么不妥,而是說要從這看似偶然的現象中,尋找潛藏的必然因素,這就是要用“平常心”來對待安全工作。
所謂“平常心”,就是從平常重視、點點滴滴重視、時時事事重視做起,進而養成“在崗一分鐘,遵章守紀60秒”的良好習慣。
換言之,以平常心態對待安全工作,以平常行動落實安全規章,到頭來就會“習慣成自然”,將安全意識融入到每項工作中,以達到確保階段安全奮斗目標乃至長久安全目標的實現,而不至于因心理過于緊張與焦慮而出現精力分散、動作失調等不良反應,導致潛在事故的發生。
安全文化網 m.zltai.com上一篇:一張煤窯主“明碼標價”的行賄清單
下一篇:如何提高一線職工的安全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