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文化隨想
2007-08-01
來源:安全文化網
安全文化 > 安全交流 > 正文
瀏覽:
安全文化網 m.zltai.com
一、一枚釘子
數百年來,這首古老的英格蘭民謠,代代相傳,廣為傳唱,它歌詠的是一段真實卻又無情的歷史。
為搶奪英國王的權杖,英格蘭的王室查理三世與蘭加斯特家族的亨利伯爵已相互廝殺了30年。1485年的冬季,在波斯沃斯城郊的荒野上,雙方一場最后的較量打響了。
兩軍對壘,但見刀光劍影、旌旗獵獵,只聞戰馬蕭蕭、鑼鼓鏗鏘。查理三世氣宇軒昂,策長鞭,揮長劍,主動出擊;千軍萬馬緊隨其后,步步緊逼。而對方則連連后退,其身后的不遠處,則是一片遼闊的沼澤,泛著絕望的寒光。
查理三世似乎已經看到了勝利女神燦爛的微笑。突然,戰馬一個趔趄,查理三世跌翻在地,眾官兵誤以為統帥中箭陣亡,頓時軍心大亂,慌做一團。亨利伯爵趁勢大舉反攻,在陣前生取查理首級,不僅化險為夷,轉敗為勝,而且從此將英格蘭置于自己的統治之下。
原來,決戰前夕,馬夫在給查理三世的戰馬替換鐵掌時,發現少了一枚釘子,一時尋覓不到,馬夫便草率地將就過去了。誰能料到,就在發起總攻的關鍵時刻,那只少釘了一枚鐵釘的馬掌偏偏松了、掉了,馬既失蹄,查理三世怎能不摔倒在地呢?
隨想:歷史無情,一枚鐵釘缺失了,一頂王冠易主了。在我們電力系統的設備檢修中,一個螺絲的松動、一個線頭的接錯、一個問題的沒想到,有時看似不大,但極有可能招致無情的災難。我們都渴望平安無事,為了不馬失前蹄或失足跌倒,我們應時常檢查自己的工作,并常常捫心自問:今天,我少了一枚釘子嗎?
二、兩根木條
一位游客獨自一人來到一片陌生的山林野趣,迷失了方向,恰逢一美麗的少女來領路。正當他陶醉于林間美妙的景致時,少女開口:“先生,前面一點就是就是我們這兒的鬼谷,是這片山林中最危險的路段,一不小心就會摔進萬丈深淵。我們這兒的規矩是路過此地,一定要挑點或者扛點什么東西。”游客大驚:“這么危險的地方,再負重前行,那不是更危險嗎?”少女笑了:“只有你意識到危險了,才會更加集中精力,那樣反而更安全。這兒發生過好幾起墜谷事件,都是迷路的游客在毫無壓力的情況下一不小心掉下去的。我們每天都挑東西來來去去。卻從來沒人出事。”游客不禁冒出一身冷汗。沒有辦法,他只好接過少女遞過來的兩根沉沉的木條,扛在肩上,小心翼翼地走過這段“鬼谷”路。
兩根沉木條,在危險面前竟成了人們的“護身符”。
隨想:危險固然可怕,但比危險更可怕的是人的麻痹大意;危險不一定制造災難,但人的疏忽往往是災難的開端。這正是“壓力效應”——推而廣之,在我們的電力生產中,我們面臨著極大的危險,但在危險面前,我們不應該輕松麻痹,我們也應該在肩上壓上兩根“沉木條”,讓它喚醒我們的細致、警惕和斗志。
三、一塊馬蹄鐵
歌德在他的敘事歌謠里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耶穌帶他的門徒彼得遠行,途中發現了一塊破爛的馬蹄鐵,耶穌就讓彼得把他撿起來。不料彼得懶得彎腰撿,假裝沒聽見,耶穌沒說什么,就自己彎腰撿起馬蹄鐵,用它從鐵匠那兒換來三文錢,又用這錢買了十八顆櫻桃。
兩人繼續前進,經過的全是茫茫的荒野。耶穌猜到彼得渴得夠嗆,就讓藏于袖中的櫻桃悄悄地掉出一顆,彼得一見,趕緊撿起來吃。耶穌邊走邊丟,彼得也就狼狽地彎了十八次腰,于是耶穌笑著對他說:“要是你當初彎一次腰,就不會在后來沒完沒了地彎腰,小事不干,將來就會在更小的事情上操勞。”
隨想:在我們的電力生產中,有很多基礎性的工作,譬如電力設備的檢修,如果開始的檢修質量不過關,設備會沒完沒了地出現故障,引發安全問題;再如填寫工作票、防習慣性違章、安全規章制度的執行等,這些都要求我們一開始就把工作做好。開始的工作做好了,就不會在以后無休止地“彎腰”,所以,我們的工作不要吝惜“第一次彎腰”。
四、三句尋常百姓話
1、珠海晉電駐北京辦事處的郭工負責我公司變電站微機“五防”的維護。某日在變電站閑聊,他說:“其實再好的閉鎖裝置也不如人的思想重視”,我愕然,他沒有夸贊和推銷他們的產品,而說人的思想重視重要。2、一日和單位司機劉連發去變電站,在車上聊起了車的速度,劉說:“車掛五檔,八十邁,這要撞上人,得多大的力量啊,再強壯的人也不行”。不知怎么回事,我以后開車時常想起這句話,我想我要是行人被車撞了會怎么樣,這樣想著,車速自然就慢了。3、一日和朋友開車出去玩兒,朋友說:“現在實行新交規,機動車負全責,現在司機開車也不容易”。我記住了“不容易”這句話,開車時想想“不容易”,會認真地對待開車這工作,會聚精會神、全神貫注、不走私。反過來想一想,如果覺得開車容易,注意力不集中,玩兒飄,危險就來臨了。以上三句話,沒有大道理,極樸實,但都是大實話,極富于人性化,我永遠不會忘記,把這些話看作真經。
安全文化網 m.zlt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