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為響應集團公司舉辦的“我鏡頭中的共產黨員”攝影比賽,我礦攝影協會組織該礦會員到基層一線生產作業點進行采風,作為一名攝影愛好者,我也欣然前往。
在生產線場,我卻看到這樣的現象:有些單位一些快60歲了的老工人還堅持親自作業,而他們所帶的一些年輕徒弟則站在旁邊觀望。問其緣由,一位老工人說:“他們剛來不久,不熟悉,干活沒把握,心里沒底,不如自己干踏實,再說現在安全抓得緊,年輕人毛手毛腳的,萬一傷到手呀腳呀,我們當師傅的要挨扣錢的”,“扣錢還是小事,現在實行安全一票否決制,班組一旦出現安全事故,到年底評什么都沒份了,那不等于一年的活大家都白干了嗎?”旁邊一老師傅接茬。我當時也為這些老師傅們的小心謹慎予與認可,可過后我細細一想,這些老工人的出發點是好的,這樣做也許正如他所言,不會出事故,對企業當前的安全工作是有利的。但從長遠來看,這種做法弊大于利,對企業今后的安全生產十分有害。如今,隨著一部分有經驗的老職工逐漸退休離崗,大批的年輕工人充斥到生產一線崗位,對企業今后的安全工作又增加了一定的難度。那些有豐富實踐經驗和安全技能的在崗老工人,在日常工作當中應該多注重對青年職工進行安全思想教育,有意識地培養他們的標準化作業和安全防護能力,多用親身經歷講述,嚴格規范安全操作規程,杜絕違章,謹慎作業,作好安全生產上的傳幫帶。
企業的傳幫帶通常是指業務技術上的傳幫帶,殊不知,安全生產更需要傳幫帶。相對來說,老工人工作時間長,對安全生產情況比較熟悉,有一定的工作經驗,“哪個環節容易發生事故,什么崗位需要注意哪些問題,遇到意外情況如何處理”,他們的心里都有一本無形的“賬”。用傳幫帶的方式培養新工人的安全意識和安全技能,無疑是把安全工作做到了點子上。
長期以來,不少企業在安全問題上,往往是“書面”式的教育與培訓,新工人對安全生產的應知應會,只能靠自己慢慢摸索。由于新工人對生產中的某些安全環節、特點不甚了解,稍不注意就會導致事故發生,原本可以排除的事故隱患,往往不能有效地避免。安全工作也是一項技術含量較高的工作,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掌握的,沒有師傅的傳幫帶,沒有師傅的手把手教,新工人很難自我領會。即使可以慢慢掌握,也少不得多付出一些代價。
推廣師帶徒,傳幫帶,就是以傳幫帶的方式提高安全生產系數,指定具有一定經驗的老工人簽訂師徒合同,對新工人進行安全技術傳幫帶,并將安全工作的傳授與本人晉級、獎金及評先掛鉤。而且,簽下師徒合同便使安全教育、培訓真正做到落實到崗位,責任到人。有了這個合同,老工人就會主動地擔負起安全工作的傳授責任,像傳授技術絕活一樣地傳授安全知識、安全技能。同時,安全傳幫帶與師傅個人的晉級、獎金掛購,也更能激起老工人傳授安全技術的積極性,使企業的安全工作從有形到有神地推進,讓安全傳幫帶成為企業安全管理的新方法,成為企業代代相傳的好傳統。有了這種傳幫帶,企業的安全工作也就少了一份風險,多了一份保障。安全工作也就有了目標,有了定位,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安全傳幫帶,在提升企業安全系數的同時,也增進了新老工人之間的感情,使職工間的關系更加親密、和諧,是值得提倡和推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