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事故過程簡述
1992年某月某日,某工程公司第一管道安裝工程處一分隊,在進行管道安裝施工時,施工吊裝用自重40t的履帶起重機是從某建筑工程機械廠租來的。吊裝作業時,在一分隊起重指揮J的指揮下,將履帶起重機定位于北溝槽2.2~2.5m處,吊一根長5m、重8.5t預應力管至溝槽中心后,J某打出下降指揮手式,沒等起重機司機將吊重下降時,突然,履帶起重機停放的北溝沿出現塌方,致使起重機南側履帶下滑,造成車體和吊重向偏南方傾斜,預應力管墜落,將站在溝底南側溝幫、距管端1m處等待管子就位后以便進行接口作業的民工S某砸傷,經及時搶救無效死亡。
二、事故原因分析
通過對此次事故調查的分析,我們發現事故原因有以下三點:
(1)該施工隊伍施工管理不善。起重機械施工場地位于溝槽附近,但是在溝槽沒有總體防塌方防護方案且坡度不夠的情況下,相關人員未采取相應安全措施,造成塌方。
(2)起重指揮人員與起重機司機在對現場地質、地貌沒有了解清楚的情況下,未采取相應的安全措施預防塌方,違章冒險作業,導致塌方,造成起重機傾斜、載荷墜落、人員砸死,是事故發生的直接原因。
(3)經調查了解,施工現場的民工負責人及民工都沒有經過安全技術培訓,缺乏自我保護意識。因此在起重機吊裝作業時,對可能存在的危險無法預見到。受害民工S某就是因為不能分辨出吊裝作業危險區,事故發生前,站在距管端僅1m處等待作業,使本來可能僅是單純的機械損壞事故,引發了人員傷亡事故。
三、事故應汲取的教訓
這是一起在未采取防塌方措施的溝槽邊冒險起吊重物引發的履帶起重機傾斜、載荷墜落傷人事故。從事故中應汲取以下教訓:
(1)履帶起重機作業場地地面必須堅實平整,不得下陷,整機保持水平。具體應注意以下情況:①不要接近溝、坑邊緣或軟弱的路肩;不得不接近時,必須提前采取防塌方措施,并由導引人員在前方導引指揮;②對不夠堅實的地面應予以加強,以便履帶起重機停放或作業。
(2)從事管子就位后接口作業的人員,不得站在載荷下方等待吊載下降,也不能在吊載下通過。吊載不得從作業人員上方通過。
四、反事故措施與預防
(1)起重機械進入施工場所前,起重指揮人員與起重機司機應對現場地質、地貌、地基、坡度等情況進行詳細了解。如必須在溝、坑等邊緣作業,而地基、坡度又不能滿足起重機作業要求時,必須采取有效防塌方措施予以加強。待完全滿足要求時,起重機方可在指揮人員導引下進入作業現場。
(2)務必使每一位進入現場作業的人員都接受有效的安全教育和培訓,樹立、強化其安全意識。必要時,還應在作業區域設立安全圍欄或拉安全繩,并設置安全標語以提醒所有人員。
(3)物件吊起時,工件半徑內不準有人,防止物料墜落傷人。一切人員應離開起重機移動線路周圍,禁止任何人在起吊物件下逗留或走動。
上一篇:載荷從吊鉤中脫出造成死傷各一人
下一篇:地基不牢造成吊車傾翻折臂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