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11月19日13時25分,廣東省深圳市龍崗區葵涌鎮致麗玩具廠因倉庫電線短路打火,噴濺的熔珠引燃可燃物造成火災,死84人,傷45人(后治療無效死亡3人),燒毀廠房2160平方米,直接財產損失260余萬元。
一、起火單位基本情況
致麗玩具廠是香港致高實業有限公司與葵涌鎮經濟發展總公司興辦的一家生產布藝玩具的來料加工廠。有員工418人,起火時在廠員工404人。
該廠于1988年5月向原寶安縣建委報建,1989年5月建成后投入使用。該廠房坐北向南,為三層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東西長40米,南北寬18米,高12米,建筑面積2400平方米。距廠房東側10多米處是一棟三層的員工宿舍。廠房一層是倉庫、裁衣車間,二層是加工車間,三層是電動縫紉車間。一層東南角為配電房,西北部為成品倉庫,成品倉庫對面為電修車間,東端為裁衣車間(為該起火災的起火部位)。廠房內東北、西北角各有一部樓梯,東南角有一貫通三層的敞開式電梯(貨梯)。一層四個角設有四個直通室外的出口。三層有通向屋頂的出口。
二、火災事故處理情況
廠長黃國光、業主代表勞釗泉、經理梁建國、電工劉光萬四人犯重大責任事故罪,分別被判處有期徒刑6年、2年、3年、2年。
三、火災事故應汲取的主要教訓
1、疏散通道、出口嚴重堵塞。由于廠方采用封閉式生產管理,將東北角的樓梯封堵,廠房的窗戶外均設有鐵柵欄,而且將一層的四個出口中的三個全部鎖死或焊死,僅留下西南角一個出口。兩部樓梯只有西北角的一部能使用,其人員疏散要經過一條寬僅0.78米、長8米的狹長通道,才能到達西南角出口。當一層發生火災時,二、三層正在加班的300余名員工無法及時疏散逃生,造成群死群傷。
2、電動縫紉車間人員密度過大。當初廠房建造設計時,每層樓為50人。但投產后,三層電動縫紉車間建筑面積為800平方米,安裝了230臺電動縫紉機,工作通道只有0.8米寬,生產旺季有230人在車間工作,火災發生時三層當班員工達160人。由于人員過密,通道狹窄,致使工人逃生時互相擁擠,延誤了逃生時間。
3、亂搭亂接電源線路。1992年6月,第三任港方經理梁建國雇用了沒有電工證的劉光萬為工廠電工。劉光萬發現配電房里閘刀開關上用的不是保險絲而是2.5平方毫米的銅線,不僅沒有把銅線更換為可熔斷保險絲,而且自己在安裝石板閘刀開關時繼續使用銅線代替保險絲。三層電動縫紉車間電源總閘曾發生過三次燒壞電閘的事故,但均未引起廠方的警惕。此次火災后,勘察現場發現一層兩個電源開關的保險絲仍是用銅絲代替的。
4、嚴重忽視消防安全。該廠業主消防安全意識淡薄,沒有制定任何消防安全制度,沒有組織過消防演練;員工普遍未經消防教育培訓,既不會使用滅火器,也不會報警和逃生。
5、防火責任制不落實。致麗玩具廠外方董事長指定中方廠長為防火責任人,而中方廠長有職無權,尤其無財權,買個滅火器也要征得香港老板同意,致使防火責任制難以落實,要投資整改火災隱患也極為困難。
6、鎮政府領導認為當地條件差,好不容易招商辦廠,怕外商跑了,因而對外商無視安全生產的行為姑息遷就,在安全生產管理上不敢嚴格要求,對火災隱患的整治抓得不夠,督促檢查不力,還采取向消防安全整治小組行賄的方式,為工廠說情,為外商創造所謂的“寬松”環境。
上一篇:沈陽市沈陽商業城特大火災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