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精品毛片姜怡,王局长把白洁做到高潮,japanese19第一次,精品熟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不卡

聯系方式 | 業務合作 | 會員

關于湖南衡陽“11·3”特大火災坍塌事故的幾個重要問題

2005-06-15   來源:陳家強    熱度:   收藏   發表評論 0

  湖南衡陽“11·3”特大火災坍塌事故發生的當天,根據公安部領導的指示, 筆者即率工作組趕到了現場,參與了被埋壓消防官兵搜救的組織指揮, 慰問壯烈犧牲戰友的親屬和受傷的官兵, 安撫部隊, 并擔任國務院聯合調查組副組長兼技術組組長, 參加了事故的調查工作。時過三月, 滅火救援及搜救時的場景、與烈士們悲壯告別時的場景還時時浮現于腦海, 令人潸然淚下, 永遠不能忘懷!
    針對前段時間關于“11·3”事故提出的一些疑問和傳言, 筆者懷著對壯烈犧牲的20 名戰友和英勇負傷的官兵及其親屬, 對參戰的消防官兵的滿腔深情, 情不自禁地拿起了筆
    1 關于滅火救援問題
    “11·3”特大火災坍塌事故發生后, 一度傳言四起。一些人因不了解真實情況, 對衡陽消防部隊滅火救援戰斗提出了質疑。筆者經向部隊內外詳細調查了解,并結合掌握的情況, 就有關問題做一介紹。
    1. 1 是否有“貽誤戰機、指揮失誤”的問題
    針對社會上“消防隊無人值班, 火燒了兩個多小時才到場”的傳言, 筆者調閱了衡陽市公安消防支隊119消防調度指揮中心電腦的原始記錄, 顯示出第一個電話報警的時間是2003 年11 月3 日5 時39 分28 秒。經查, 此報警電話正是起火點上面二樓居住戶主的手機號碼, 且這一報警時間與市電信局電腦的記錄吻合。衡陽市公安消防支隊接到報警后, 火速調集滅火力量,責任區消防中隊——珠輝中隊接到出動指令后, 3 輛執勤消防車、20 名消防官兵于5 時42 分即到達現場展開戰斗。增援力量(3 個公安消防中隊以及4 個企業專職消防隊共16 輛消防車、200 余名消防官兵和企業專職消防隊指戰員) 迅速陸續到場。支隊和市委、市政府、市公安局領導到場后, 及時成立了滅火救援指揮部。根據當時衡州大廈一層干雜貨倉庫火勢猛烈蔓延,二樓以上居民受火勢嚴重威脅的實際情況, 參戰消防部隊一邊布置力量堵截蔓延、控制火勢, 一邊組織3 個疏散救人小組, 對二樓以上居民逐戶敲門叫醒, 并及時引導疏散, 對老、幼、病、殘人員則采取背、抱、抬等方法疏散到地面安全地帶。在建筑物突然大面積整體坍塌前, 受火勢圍困的94 戶、412 名居民全部得以安全疏散。所以, 在這起特大火災坍塌事故中, 百姓無一傷亡,火勢也被基本控制在一層倉庫。可以肯定地說,“貽誤戰機、指揮失誤”的問題是不存在的! 對此, 胡錦濤總書記、溫家寶總理、羅干同志等中央首長給予了高度的肯定, 認為衡陽消防支隊官兵以實際行動踐行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11 月9 日, 公安部和湖南省委、省政府在衡陽市為壯烈犧牲的20 名消防官兵舉行了規模空前的追悼大會。中央政治局委員、書記處書記、國務委員兼公安部部長周永康同志受胡錦濤總書記和溫家寶總理委托, 專程前往衡陽參加了追悼大會, 并作了重要講話, 看望了烈士親屬、傷員, 親切慰問了消防部隊官兵。
    1. 2 是否是因為參戰消防官兵“缺乏理論知識、缺乏實戰經驗”造成的傷亡?
    一些人甚至一些建筑工程技術人員紛紛發表議論: 衡州大廈這樣的建筑結構, 消防技術規范不是規定“耐火極限”3 小時嗎, 到了3 個小時, 建筑物自然會倒塌。所以, 消防官兵到時就應下令撤出, 否則, 倒塌造成人員傷亡是必然的。的確, 有關消防技術規范有這樣的參數。但是他們并不知道, 規范上這個“耐火極限”是怎樣來的。其實, 規范上的“耐火極限”, 是在對建筑構件加載的情況下, 在燃燒爐內噴柴油燒, 并按照時間—溫度標準曲線等特定條件進行耐火試驗得出的時間參數。可是,“11·3”火災發生后的實際情況是: 大空間的火災現場, 燃燒物主要為木耳、八角(香料)、紅棗及塑料制品等, 消防部隊很快到場, 對火場出水冷卻,這是完全不同于試驗條件的。況且, 規范還明確規定,建筑構件的燃燒性能和耐火極限不應低于有關參數的規定。根據筆者30 余年組織指揮滅火救援的實踐經驗, 對類似商住樓的火災撲救戰斗也經歷不少, 而且許多建筑物特大火災撲救時間都超過3 小時, 一般都在5、6 小時, 最長的達10 余小時, 從未遇到過如此突然的大面積坍情況。多年的實踐經驗證明: 如果建筑質量沒有問題, 這樣的建筑物是不會在這么短的時間內突然大面積整體坍塌的!
    還有的建筑工程技術人員推斷, 衡陽“11·3”火災現場溫度起碼達到上千攝氏度, 局部甚至超過2 000℃, 以此證明衡州大廈是“燒塌的”。如前所述,“11·3”大火的燃燒部位為一樓倉庫(共1 740 m2) , 由商業網點(個體攤位) 改為若干小倉庫, 貨物主要是木耳、八角、大棗等干雜貨物和塑料制品等, 這些小倉庫均為私人租用, 各家之間是用鋁合金卷簾門和鐵絲網分隔。筆者率火調專家們在反復勘查現場中發現: 火場內絕大多數鋁合金卷簾門只有煙熏的痕跡, 有些上部有不同程度變形, 個別受火焰作用特別重的鋁合金卷簾門也只在上部有少量被燒熔化的孔洞。在現場還發現了不少完好的銅芯導線。我們知道, 鋁合金卷簾門的熔點約為760 ℃, 紫銅芯線的熔點約為1 030 ℃, 黃銅芯線的熔點約為960 ℃。筆者在現場勘查時還發現, 起火部位附近的倉庫還有很多貨物并未被燒損。這些都足以說明, 火場溫度不可能“達到上千攝氏度, 局部甚至達2000 ℃”。絕不能簡單地下結論衡州大廈是“燒塌的”!
    在事故調查中, 有的建筑專家向筆者提起廣東珠海前山紡織城火災, 也因建筑物坍塌造成了重大人員傷亡的事, 并認為衡州大廈與珠海前山紡織城一樣, 都是燒塌的。在此, 有必要回顧一下珠海前山紡織城火災坍塌經過。1996 年6 月16 日16 時30 分, 珠海前山紡織城A 幢(6 層, 高27 m , 鋼混結構, 二級耐火等級, 建筑面積1. 8萬余m2, 一層為倉庫, 其余各層為生產車間) , 在消防工程施工(安裝自動噴水裝置) 中, 無證電工使用沖擊電鉆鉆孔時, 因電氣線路短路打火花引燃棉花導致火災, 由于報警遲, 火勢迅速蔓延。珠海市公安消防支隊接警后, 迅整調集消防力量前往撲救, 廣東省公安消防總隊接報后又及時調集廣州、中山、佛山市消防力量增援。次日4 時, 大火被基本控制, 進入滅余火階段。17 日約13時許, 外方老板急于調集數百名職工進入現場清理物資, 翻棉花包。同時, 廠方還調來數臺履帶式推土機、挖掘機進入現場搬運棉花包。因該建筑物已經近20 小時火焰高溫作用, 加之滅火時噴了大量水, 使棉花包、棉布包荷載成倍增加, 而且又進去了幾百名職工翻包, 尤其是工程機械的劇烈震動, 導致A幢廠房于17 日14 時10 分坍塌, 造成93 人死亡, 156人受傷的嚴重后果。不難看出, 前山紡織城在火災中坍塌也不能簡單地下結論是“燒塌”的。
    衡州大廈開發商——衡陽永興集團, 其董事長李文革等人為轉移視線、混淆視聽, 也散布“衡州大廈與美國‘9·11’事件中的世貿大廈一樣, 都是燒塌的”, 想以此證明其建筑質量“沒問題”。筆者認為, 衡州大廈與美國紐約世貿大廈, 看起來都是在火災中坍塌的,而且都造成了消防人員傷亡。但是, 怎么也不能將二者坍塌的原因混為一談。筆者以為, 導致美國世貿大廈坍塌的主要原因有三個方面: 一是飛機撞擊建筑物。依據公式: 動量= 質量×速度。經計算, 波音767 飛機撞擊世貿大廈的動量為43. 4 t·m/s, 如此大的動量, 使塔樓受撞擊時晃動近1 m; 二是由于波音767 飛機裝載的50 余噸航空煤油全灑進大廈猛烈燃燒, 溫度高達上千攝氏度, 而世貿大廈(高411 m ) 為鋼結構超高層建筑物(鋼結構的耐火極限僅為0. 25 h) , 抑或噴涂有防火涂料保護, 耐火極限也不過1 h 左右。有關專家普遍認為: 航空煤油猛烈燃燒是導致鋼結構世貿大廈坍塌的主要原因; 三是被飛機撞擊并著火燃燒的樓層上面數千噸甚至上萬噸建筑重量的重壓, 加劇了大樓的坍塌。然而, 衡州大廈建筑結構不是鋼結構, 而是鋼混和磚混結構; 燃燒物質是干雜貨等固體可燃物而不是航空煤油; 再則它也未遭撞擊。經查, 衡州大廈確實存在嚴重的質量和管理問題!
    1. 3 關于對事故的定性問題
    筆者“11·3”當天趕到現場后, 一邊參與組織指揮搜救被埋壓的消防官兵, 一邊對事故現場有關情況進行了解, 并向聯合調查組建議: 不能將此次事故僅僅定性為“特大火災事故”, 應定性為火災坍塌事故。盡管事故的起因是火災, 而導致20 名消防官兵壯烈犧牲和10 名消防官兵、4 名新聞記者以及1 名保安人員負傷,則是由于建筑物坍塌造成的。而建筑物坍塌又是建筑質量、管理和火災等因素綜合所致。聯合調查組領導和同志們經分析研后, 同意將此次事故定性為“湖南衡陽‘11·3’特大火災坍塌事故”。事實證明, 這樣定性是實事求是的。
    2 關于“衡州大廈”的合法性及質量問題
    經國務院聯合調查組深入細致的調查, 已查出衡州大廈建筑質量和管理方面存在的大量問題。
    2. 1 “衡州大廈”是一幢地地道道的違法違規建筑
    1997 年4 月, 衡陽永興建設開發有限公司在沒有取得“衡州大廈”工程規劃許可的情況下, 雇請沒有設計資質且從未獨立負責過設計項目的二年制專科結業生朱峰為其設計了兩套施工圖(一套用于實際施工, 一套用于報建)。在沒有取得施工許可證的情況下, 便采用“自建”(自已組織無施工資質的農民施工隊) 方式動工興建。而且在施工中又擅自更改設計, 將原二層以上的三棟平行的住宅建筑改為“回字形”, 將原設計7 層加至8 層, 局部9 層; 將兩個疏散樓梯改為一個; 建筑面積由5809m2增至9300m2, 增大了建筑荷載。施工中沒有進行質量監督, 1998 年7 月竣工后未經驗收即擅自投入使用。1999 年未報有關部門批準又擅自改變使用性質, 將一樓商業網點改為可燃物品倉庫, 加大了建筑物的火災荷載和危險性。
    2. 2 “衡州大廈”存在嚴重的建筑質量問題
    經組織有關專家和有關司法鑒定機構以及有資質的勘察單位對衡州大廈深入細致的現場勘查、勘探、測量、調查和分析研究, 發現其存在嚴重的建筑質量問題, 現對其主要問題略舉如下:
    在設計方面: 首先, 衡州大廈在設計前未進行過場地地質勘察, 是在沒有地質勘察資料的情況下設計的;其次, 衡州大廈在加層、擴大建筑面積前, 未重新進行結構設計(在施工過程中, 采用的是八層建筑圖, 而結構圖采用的是七層的報建圖) ; 第三, 樁基礎設計要求的持力層和地基承載力與實際相去甚遠。設計文件中全部樁長設計為8 m , 地基承載力要求350kPa, 但調查證明, 其實際承載力特征值分別為220 kPa 和150kPa, 且地基不均勻。地基的沉降和不均勻沉降為衡州大廈埋下了工程質量隱患。
    在施工方面: 一是樁擴底直徑與設計嚴重不符。按設計ZJ25 樁擴底直徑應為4. 6 m , 但現場鉆探時, 鉆孔ZK3 孔位于該樁頂中心東1. 9 m , 鉆進13. 8 m 未見混凝土, 說明該樁實際擴底直徑小于3. 8 m , 即遠小于設計的4. 6 m , 且樁底又為承載力最低(150 kPa) 的粉土, 由此說明至少有部分樁的擴底直徑小于設計值;二是樁長與設計嚴重不符。經對ZK22 孔勘探并對北423 樁進行了全長抽芯檢測, 發現該樁連同頂部的梁共長5. 0 m , 遠遠小于8. 0 m 的設計樁長; 三是樁柱結合處整體性差。經查, 衡州大廈施工時, 樁、柱為兩次分別現澆施工, 即施工柱子時, 在樁頂上澆2 cm~ 3 cm厚水泥漿, 然后在水泥漿水另做5 cm 厚的引樁, 再扎筋立模, 澆注砼。因沒有在樁頂進行鑿毛、清洗處理, 使樁—柱結合部的施工縫處理不當, 成為質量隱患; 四是樁基成孔后并未按規定組織設計、質檢、地勘等部門逐一進行驗孔, 也無隱蔽工程記錄; 五是該大廈二層以上為混凝土砌體結構, 設計圖的三層~ 七層為小型實心砼砌塊, 但未按有關技術規范要求設置芯柱, 已有的芯柱中也未設貫通的連接鋼筋, 這些均導致該建筑物的整體性差; 六是結構施工圖中第二層以上(含第二層)的L 型和T 型墻體部位均設計有構造柱, 但在清理坍塌部位廢墟和拆除未坍塌(約一半) 的建筑物的過程中, 發現構造柱的數量嚴重不足, 很多應該有的地方都沒有, 這也必然導致該建筑物的整體穩定性下降; 七是經核實, 衡州大廈在施工過程中使用了20 t 廢品水泥, 雖已顯現了嚴重的質量問題, 但永興集團并未按規定采取徹底的整改措施, 也未對使用同類水泥澆筑的其它構件進行質量鑒定。
    正如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陳肇元教授現場察看后所言: 衡州大廈從設計、施工、質監、驗收等一系列環節都處于失控、違法狀態, 導致該建筑物整體的牢固性差。
    綜上所述, 我們有充分的理由認為: 火災是外在因素, 而建筑質量和管理問題才是導致衡州大廈大面積粉碎性坍塌的內在原因。
    3 幾點啟示
    由于筆者參加了“11·3”特大火災坍塌事故搜救、調查的全過程, 感慨頗多, 啟示頗多。主要的啟示有:
    3. 1 搜救中的作法和經驗值得借鑒
    一是慎用工程機械。衡州大廈瞬間大面積粉碎性坍塌發生后, 19 名消防官兵被埋壓于廢墟之中, 當地黨委、政府及有關部門領導同志心急如焚, 迅速組織有關方面力量到場施救, 其場景令人動容。為了盡快救出被埋壓的官兵, 也動用了吊車、挖掘機、推土機等工程機械, 他們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國外有關消防組織認為: 被建筑廢墟埋壓的人員只要還活著, 一周之內是有生還希望的。所以, 筆者到場后建議指揮部調整部署, 在通過對知情人了解弄清被埋壓人員所處具體位置后, 對人員被埋壓的部位, 只能組織救援力量(將駐軍、警察、民兵、民工組成梯隊, 輪流作業) 用手或鏟、鎬等小心刨挖, 對較重、較大的建筑構件可用吊車吊移,在沒有被埋壓人員之處, 且不會對被埋壓人員造成危險的地方可使用工程機械, 以加快搜救進程; 二是要使用生命探測儀等現代科技手段, 并充分發揮搜救犬的作用, 即可使搜救工作事半功倍; 三是搜救過程中應對作業面噴灑開花水流, 既可降溫(火災坍塌現場溫度較高, 加之有陰燃) , 又可降塵, 還有利于穩定被埋壓人員情緒(“11·3”事故中被埋壓27 小時后被救出的江春茂同志說, 水從縫隙中滲到身上后, 覺得空氣好多了,他還用手接了水喝, 增大了活著出去的勇氣) ; 四是對與坍塌建筑物毗連(鄰) , 且受到破壞但尚未垮塌的建筑物要確定專業技術人員, 使用經緯儀進行不間斷定點監測, 并及時報告監測情況, 必要時, 還應進行加固;五是及時開辟作業面, 加快搜救進程。由于城市建筑密度都比較大, 導致建筑物坍塌后, 搜救作業面狹小,影響搜救工作開展。在“11·3”事故搜救工作中, 指揮部及時對現場西側一片破舊平房用推土機迅速拆除,為加快搜救作業發揮了很好的作用; 六是在當地黨委、政府的統一領導下, 公安、消防、醫療、駐軍、民兵、建設、公用等各方面力量各司其職, 各負其責, 協同配合是取得搜救工作成效的前提和保證。在這次搜救戰斗中, 公安部消防局還及時調集了廣州市消防支隊特勤大隊的精兵強將和先進的搜救儀器設備到場增援, 發揮了很好的作用。
    3. 2 在黨委、政府的領導下, 抓緊組織開展對違法違規建筑物的清理整治
    當前, 一些地方建筑市場管理混亂, 違法違規建筑物不少, 一些“豆腐渣”工程嚴重威脅著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衡陽“11·3”特大火災坍塌事故發生后, 湖南省人民政府部署開展了建筑市場專項整治行動。據不完全統計, 在前階段對商住樓建筑安全隱患的排查中, 已查出未依法履行審批手續擅自施工的工程項目429 個, 擅自投入使用的違法違規建筑物756 棟, 僅衡陽市即拆除存在安全隱患的違法違規建筑物13. 85 萬m2。
    各級公安消防部門要積極向黨委、政府領導匯報,充分發揮參謀作用, 并主配合建設行政主管部門開展對違法違規建筑物的清理、整治, 力求對違法違規建筑物情況做到心中有數。公安消防部隊在滅火搶險救援戰斗中, 要安排有豐富實戰經驗的干部對建筑物變形等情況進行監視, 發現情況及時報告并采取措施。消防部隊應配備經緯儀等建筑物監測設備, 對出現倒塌跡象的著火建筑物不間斷定點監測, 以確保滅火救援戰斗順利進行。滅火救援預案制定時亦應考慮建、構筑物坍塌問題及處置對策。同時, 還應加強對建筑物坍塌事故預防和救援戰、技術的研究, 并加強訓練, 不斷總結這方面的經驗。
    3. 3 為廣大消防官兵投保“因公傷亡險”
    湖南省人民政府在2003 年為全省公安民警(包括消防官兵) 投了因公傷亡保險, 充分體現了省委、省政府對廣大公安民警的親切關懷。這一決策, 使“11·3”壯烈犧牲的官兵的親屬和英勇負傷的官兵得到了較大的經濟補償和精神安慰, 對穩定部隊、更好地履行消防部隊職能發揮了非常好的作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凉山| 左权县| 昂仁县| 兴宁市| 奉化市| 竹北市| 绍兴县| 连平县| 沁源县| 绥化市| 四会市| 乡城县| 嘉定区| 南漳县| 眉山市| 雅江县| 甘孜县| 山东省| 昌邑市| 荥阳市| 洛阳市| 河曲县| 临漳县| 徐水县| 元氏县| 桂阳县| 葫芦岛市| 安吉县| 长葛市| 隆安县| 恭城| 安阳县| 富阳市| 麦盖提县| 曲周县| 古丈县| 哈尔滨市| 兴化市| 连山| 永昌县| 邓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