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最近的一項統計,我國從上世紀80年代末到去年止,在由危險化學品物質引起的安全事故中,由氯氣及含氯化合物引起的安全事故占全部事故起數的22%,是比重最大的。
為什么會這樣?
“魔鬼元素”的本性
據世界氯理事會主席甘伯瑞爾先生介紹,氯堿工業在世界各國國民經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早期氯氣的應用僅集中于漂白和消毒,婦產科醫生很久以前就知道用氯化石灰水消毒,防止產褥熱癥的發生。氯氣消毒飲用水撲滅了流行的傷寒和霍亂,挽救了無數生命。1888年,德國BASF公司首創硫酸干燥氯氣并制得液氯,解決了氯氣腐蝕和儲運問題,使得氯氣的應用領域逐漸擴大。20世紀50年代,石油化學工業的興起,涌現出數以萬計的含氯化學品,廣泛用于各行各業,如全球85%的醫藥要用氯和含氯化合物制造。同時氯元素也是“魔鬼元素”,每年要引發許多大大小小的安全事故。
氯氣引發的安全事故多,除了生產操作者主觀疏忽原因外,從客觀上來看,這是由于氯的性質所致。
氯氣是一種急性毒性氣體,即使少量吸人,亦足以損害人的咽喉及肺臟,高濃度氯氣泄漏對人體傷害極大。2005年3月29日晚,京滬高速公路淮安段發生的液氯槽罐車與貨車相撞事故,液氯閥門被撞壞,導致35噸液氯泄漏無法控制,揮發成高濃度氯氣擴散,造成29人死亡、350人中毒、萬名群眾緊急疏散的慘重后果。
除了有毒還愛爆炸
氯氣的危險性除了本身具有毒性外,還具有爆炸性。
上海氯堿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岳群向記者介紹,氯氣爆炸主要有三種:混合性爆炸氣體引發的爆炸事故、液氯充裝引起的鋼瓶爆炸和三氯化氮引起的爆炸事故。電解生產氯氣的同時副產氫氣,無論隔膜法還是離子膜法電解工藝,當隔膜或離子膜損壞或氯氣、氫氣系統的壓力控制異常時,很可能使氯氣/氫氣含量升高至爆炸范圍,爆炸性混合氣體被靜電引爆后,損壞設備和管道,造成大量氯氣泄漏。所以,該類事故多發
[NextPage]
生在電解系統、氯氣處理系統、氯氣液化尾氣系統等。
液氯充裝引起的鋼瓶爆炸有兩種情況,一種情況是過量充裝引發的液氯鋼瓶爆炸,另一種情況是鋼瓶中有其它化學品,與充入的氯氣發生劇烈化學反應引發的爆炸。例如1979年9月7日13時55分,浙江某電化廠液氯工段內發生爆炸,爆炸相當于120~130千克炸藥的威力,440平方米廠房被炸毀。災難造成59人死亡,779人中毒。引起爆炸的直接原因是該廠的某用戶用氯不當,造成石蠟倒灌人液氯鋼瓶中。液氯鋼瓶運回電化廠后又未進行認真檢查就再度進行充裝,液氯與石蠟在氣瓶中進行劇烈化學反應,導致慘劇發生。1966年7月1日18時55分,上海某廠液氯鋼瓶爆炸,事故造成3人死亡,1人重傷,142人氯氣中毒。事故直接原因是鋼瓶超量充裝。
管理是最好補漏劑
導致氯氣事故多發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效防治氯氣泄漏事故發生的措施必須是技術與管理的有效結合。技術上通過工藝和設備的不斷技術進步,盡可能消除威脅氯氣安全生產和使用的本質問題;管理上通過制度的不斷健全和完善,法規的強制推行,解決氯氣生產、儲存、運輸、使用全過程的有效監管問題。
上海氯堿股份有限公司為杜絕爆炸事故,一方面通過對生產過程的控制,避免三氯化氮爆炸條件的生成,如采用F22/134a而不用氨作液氯冷媒。另一方面,采取措施防止氯氣與氫氣可能形成爆炸性混合氣體,如設置氯氣、氫氣壓力安全聯鎖裝置,設置防止電解槽供給鹽水中斷電解槽被擊穿裝置,設置電解槽的槽電壓自動監控系統等。同時嚴格液氯儲存、充裝、運輸、使用過程的管理,控制危險源。
歐洲乙烯基理事會技術和環境經理塞文斯特認為,液氯運輸車輛安裝防撞設施十分重要。現在歐洲各國用的液氯罐車,不論是火車罐車還是汽車罐車均裝有防撞設施,同時裝有內、外兩座閥門,起到雙重保險作用其中內閥門裝在罐內,安全性能較高。設想去年淮安京滬高速公路“3.29”事故中的罐車如果采用了該裝置,也許就能避免事故發生。
中國石油和化工協會副會長、中國氯堿工業協會副理事長孟全生指出,制定一個高水平的、切實可行的事故應急預案是應對氯安全事故的有效對策。
上一篇:鍋爐甩汽溫典型事故一例
下一篇:斜坡提升事故安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