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背景:國道G30高速公路(又叫連霍高速)自東向西橫穿金昌市永昌縣全境,是我國西北主要的陸路交通大動脈。每年的元旦至春節前后,地處甘肅省河西走廊、祁連山下的永昌縣地界盡管天寒地凍、路面上也常有輕微的結冰現象,但這期間依然是各種往來車輛較多的時候。
2013年元旦前剛下過一場小雪,1月6日7時05分,天剛蒙蒙亮,一輛經過連夜長途行駛、滿載20噸液化天然氣的重型罐車從新疆運回山東,在國道G30永昌縣六壩鄉境內1997km+482m處與一輛停駛在路邊維修的大貨車相撞,兩車及公路設施嚴重受損,所幸無人員傷亡,載運天然氣的半掛重型罐車向左沖出中央隔離帶側翻于對向車道,液化天然氣罐排氣閥破裂處不斷有大量天然氣向外泄漏,事故現場彌漫著濃度很高的可燃氣體,G30道路通行因此一度中斷,事發地道路兩側雙向堵車近20公里,情況十分危急。
接報后,金昌市、縣兩級政府迅速采取應急處置措施,疏導、分流滯留車輛繞道通行,疏散附近村莊居民,救援人員冒著生命危險搶堵泄漏點,經過18個小時的緊張救援,險情最終得以排除,G30高速道路恢復通行,確保了過往車輛、人員及臨近村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在交通要道、離村莊近和天然氣泄漏量大、氣溫環境惡劣等復雜條件下,成功處置了本次救援風險極高、難度極大、時間很緊的天然氣泄漏重大交通事故,實現了無次生危害和人員傷亡的良好效果。
一、事故基本情況
2013年1月6日7時05分許,河北燕山物流公司一輛滿載20噸液化天然氣的罐車(冀—JK8978號重型半掛牽引車牽引冀—JPK92掛號重型罐式半掛車),由山東省平度市明村鎮毛家屋子村溫某駕駛由新疆駛往山東,沿國道G30連霍高速公路由西向東行駛至1997km+482m處時,與前方停在緊急停車道上維修的重型半掛牽引車(黑—EC1810號)左側刮擦相撞,天然氣罐車(冀—JK8978號)向左沖出中央隔離帶側翻于對向車道,造成該車所載天然氣泄漏、兩車及公路設施嚴重受損,所幸車上人員均未受傷。液化天然氣罐排氣閥破裂處不斷有大量天然氣向外泄漏,事故現場四周彌漫著濃度很高的可燃氣體,G30道路通行因此一度中斷,事發地道路兩側雙向堵車近20公里。距G30國道路南300米左右,是永昌縣六壩鄉南莊村五社近百村民的居住地及312國道,元旦過后,312國道上各種來往車輛也很多。如果處置不及時,一旦遇到明火或電流,液化天然氣罐車隨時都有起火爆燃、爆炸的危險,20噸液化天然氣的爆炸相當于5噸當量炸藥的威力,將波及數公里范圍內,其后果不堪設想,情況十分危急。
二、應急處置過程
事故發生后,永昌縣委、縣政府分管領導帶領有關部門趕赴現場進行事故勘察和先期處置。市委、市政府接報后,市委書記張令平、市長張應華立即指示:由副市長盛云峰帶領市公安局長高永宏、市政府秘書長劉宏以及市安監、質檢、消防、交警部門單位主要負責人,立即前往現場指揮搶險處置,要求永昌縣及公安、安監等部門全力以赴做好救援處置工作。上午9時左右,副市長盛云峰、市公安局局長高永宏、市政府秘書長劉宏及市應急、安監、質監、消防支隊的主要負責人員及相關工作人員從60多公里外的市區迅速趕到事故現場。副市長盛云峰在趕往現場的途中就了解情況、指揮部署相關處置措施及注意事項,并要求堅決防止天然氣泄漏情況進一步加重、杜絕周邊人員出現傷亡事故,出現新情況迅速報告。市公安局高永宏局長在路途中就前期處置措施、現場人員安全防護、后勤保障等工作進行了電話安排,調集治安、交警等有關人員火速趕往事故現場開展治安警戒、搶險救援等工作,為處置工作的高效進行贏得了時間。副市長盛云峰、市政府秘書長劉宏等趕赴現場后,迅速成立了現場指揮部,下設現場救援指揮組、安全處置組、群眾疏散組、后勤保障組,現場指揮組協調搶險救援工作,其它小組也有序展開了各自的工作。
隨著氣溫逐步回升,受損罐車的排氣閥泄漏點繼續有大量天然氣向外泄漏,事故現場可燃氣體濃度很大,隨時都有可能發生爆燃、爆炸、危及著高速公路上停駛的車輛和附近村莊的村民以及救援人員的生命安全,現場氣氛異常緊張!為防止發生二次事故和事態擴大,在聽取專家和部門負責同志的意見后,市、縣兩級政府及有關部門負責人和應急救援專家實地查看事故現場及天然氣泄漏情況后,召開了現場處置協調會議,迅速分析事故救援情況,反復研究具體的處置方案,立即啟動《金昌市公路交通事故應急預案》、《金昌市特種設備事故應急預案》和《永昌縣道路交通事故應急預案》。按照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的指示精神和預案要求,現場指揮部決定:一是聯系甘肅省高速公路管理局對連霍高速公路豐樂段至永昌段實施封閉和車輛分流;二是拆卸高速公路防護欄,對過往滯留車輛進行緊急疏散,疏散、分流車輛繞道312國道通行;三是對六壩鄉南村莊村五社村民進行安全疏散,挨家挨戶清消除村莊內所有明火隱患;四是協調金川公司礦山救護隊救援人員和金川集團公司、金化集團有關專家攜帶專業救援設備趕往現場。
由于事發地點離312國道和永昌縣六壩鄉南莊村五社距離較近,如遇天然氣爆炸將十分危險,同時這些區域范圍的人員使用明火也存在著潛在的危險。根據現場指揮部的決定,救援組立即設置警戒線,隔離出安全事故區域;并要求事發現場的車輛發動機全部熄火,嚴禁車輛司乘人員及出入現場人員抽煙、接打電話等,以控制起火因素。
到1月6日中午1時許,滯留在事發點兩側連霍高速公路上的所有滯留車輛完成了疏散,六壩鄉南莊村五社近百村民全部疏散到安全地帶。除市、縣消防救援力量,現場組協調我國西北最大的非煤礦山救護隊--金川集團公司礦山救援隊及金川集團公司、金化集團燃氣方面的有關專家抵達現場參與救援處置,調集相關部門人員和市區醫療車輛人員在現場附近隨時待命。
必須盡快解除天然氣泄漏危險!由于液化天然氣罐溫度低于零下160度,堵漏作業難度極大,消防救援人員冒著生命危險,利用先期帶來的僅有器材裝備,想方設法持續進行堵漏作業,但液化天然氣罐內液壓較大,連續堵漏未果。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多一分鐘,就多一分危險!任何處置不當、指揮失誤都可能造成液化天然氣罐瞬間爆炸!現場指揮部領導帶領專家再次現場勘察事故車輛,將事故現場的圖片和救援處置方案傳往400公里外的蘭州,遠程請教蘭石化公司有過天然氣救援經歷的專家,反復推敲多次修改完善泄漏點封堵措施及方案。最終確定在高壓水槍的掩護下,消防救援人員將排氣閥進行拆解;拆解過程中也面臨著零下160多度液化天然氣罐出口,短暫的靠近就極易造成救援人員手被凍傷,無法精確進行封堵操作,救援人員只有戴上低溫專業防護手套進行操作;為了防止封堵時產生靜電和高溫,救援人員一邊滴水(純凈水)一邊用纏繞上麻絲的濕木楔封堵泄漏點,但砸濕木楔的力度、頻度都很講究,現場指揮部挑選了經驗豐富的消防人員具體操作。經過2個多小時的緊張而又艱難的封堵作業,6日15時39分,成功封堵了事故罐車天然氣泄露點。
經現場專家勘察和咨詢蘭州方面的專家,不能確定罐內剩余天然氣排空時間。為確保G30盡快恢復通行、恢復附近村莊人員正常生活秩序以及312國道行車安全,必須將事故車輛拖離現場!但運輸線路、運輸工具和安全排放地又是一個問題。經過會商協調,環保部門確定了20公里外的一處臨山空曠排放地點。為確保起吊和運輸安全,保證罐體起吊平穩、運輸不產生劇烈顛簸,現場指揮部調集了金川集團公司兩臺50噸重型大吊車,從兩側將受損液化天然氣罐體穩穩吊起后固定在與罐體長度相當的12米長的大板拖車上,隨后運往已選定地點作善后排空處置。此時所有現場指揮和救援人員緊張的情緒才有所緩解,拖著疲憊的身體陸續離開現場。在警車和消防車的護送下,經過長時間低速行駛,于1月7日凌晨1時許將液化天然氣罐平穩運送到了20公里外的空曠荒地開始排氣,7日9時許,罐內大部分液化天然氣排出,險情基本解除。
三、善后處置措施
事故液化天然氣罐車在空曠山溝安全地帶排放過程中,縣安監局、縣應急辦主要負責人每天都攜帶檢測儀器前往處置現場對天然氣罐進行檢測。為確保不發生其它不安全問題,永昌縣從安監、公安、交通、消防等部門抽調專人輪流看守天然氣罐。從2013年1月7日至11日,經過4天的排放,截止11日早9時20分,事故車罐內液化天然氣全部排空,達到安全轉運條件。經市環保部門確認,排放未造成其他隱患和影響環境問題的發生,事故得到有效處置。1月13日,河北省鹽山縣萬順運輸有限公司派專人前來處置受損槽車,并安全運離永昌縣。
四、經驗與啟示
(一)成功處置經驗
1、完備的預案在成功處置中的作用非常明顯。事故發生后,永昌縣政府應急辦第一時間向市政府報告情況,市委、市政府和永昌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在作出批示,要求立即啟動相關專項應急預案,各項搶險救援工作全面有序開展。這得益于近年來我市多次修訂完善各類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并按實戰要求開展各種應急演練,在此次事故成功處置中具有較強指導作用。
2、專家在交通事故處置中的作用至關重要。此次事故現場天然氣大量泄漏、環境復雜惡劣,任何處置不當、指揮失誤都有可能造成液化天然氣罐瞬間爆炸!整個救援處置過程中,現場指揮部領導始終堅守崗位,充分尊重專家的意見,發揮專家在特殊事故中的專業優勢。一是邀請金川集團公司、金化集團及市消防支隊燃氣方面的相關專家到事故現場,全程不斷為現場指揮部作出救援決策提供有效防范、處置措施專業化方面的意見建議,現場勘察事故車輛,參與制定天然氣封堵方案。二是遠程請教400公里外蘭州蘭石化公司有過天然氣救援經歷的專家,反復修改并最終確定完善了泄漏點封堵措施及方案。事后看,當時用纏繞麻絲的濕木楔封堵天然氣泄漏點以及將事故罐體拖離事故現場排放天然氣都是科學合理、正確可行的!專家在防止此次事態擴大、成功處置事故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3、聯動協作、反映迅速為事故的成功處置贏得了時間。多一分鐘,就多一分危險!為防止發生二次事故和事態擴大、確保事故現場附近村莊人員及312國道行車安全,盡快恢復G30國道通行,救援工作必須分秒必爭!永昌縣有關單位在事發后30分鐘內就趕到事故現場進行勘察和先期處置,金昌市、永昌縣、六壩鄉政府及應急、公安、安監、質監、消防、交通、環保等部門在趕往事故現場的途中邊了解情況、邊協調指揮,各參與事故救援的部門在事故處置中反應迅速、聯動協作、措施得力,為事故的成功處置贏得了時間,把握了搶險救援的最佳時間,全力排除了事故隱患。
4、專業救援物資裝備發揮了關鍵作用。此次事故處置中,市、縣兩級共派出警車、應急通信車、消防車、大噸位吊車、12米大型板車近20臺,警力80余人,使用專業拆解工具和低溫專業防護手套等特殊物資,確保了險情得以安全快速消除,保護了人民群眾生命(下轉第36頁)(上接第31頁)財產安全,專業救援裝備物資在事故成功處置中發揮了應有作用。
(二)教訓與啟示
“1.6”液化天然氣罐車翻車泄漏事故應急救援和善后處理,是一起對重大交通安全事故成功處置的典型案例。但在事故處置過程中,也暴露了本市專家力量薄弱,后續救援處置物資裝備渠道單一、信息管理不善、調用緩慢等一些不容忽視、帶有普遍性的問題,需要我們認真對待、深入探索,加以完善,以更好處置類似事故,指導今后的應急管理工作。
一是建立交通安全氣象預警系統。制定國道、省道安全通行預警應急預案,建立氣象、道路信息預警通報制度和協調配合制度以及惡劣天氣道路安全的應對工作措施,提前做好道路封閉、融雪、防滑和駕駛員安全行駛警示等各項準備工作,降低惡劣天氣對交通安全的影響。同時開展以國道、省道、高速公路和縣鄉低等級公路為重點,以超員、超載和超速行駛和防疲勞駕駛為主要內容的“三超一疲勞”公路行車專項整治行動,消除交通安全隱患。
二是完善全市應急物資裝備準備及調用機制。應急物資裝備特別是專業救援物資裝備,在事故救援中的作用非常關鍵。要提前做好全市各種急需物資裝備的管理,提高救援裝備科技含量,摸清儲備情況、調用渠道,確立快速調用機制,確保緊急情況下能夠有物可調,快速調用,調來即用。
三是健全交通事故救援聯動機制。不斷理順金昌市與國道、省道交通監管單位及沿線地方政府之間,政府與垂管部門、駐金企業之間,各級應急、公安、安監、環保和衛生醫療等單位之間在重大事故緊急救援中的協作關系,完善交通事故救援聯動機制,按照“條塊結合、屬地為主”應急救援機制,通過明確責任,互通應急信息,共享各種資源,強化救援處置及善后協作,有效提高應急救援能力和
上一篇:員工酒后上崗事故
下一篇:一起鍋爐受熱面泄漏事故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