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球ISO9000系列標準實施的成功,在其效應的影響下,美國工業衛生協會(AIHA)編制并發行了職業衛生與安全管理體系(OHSMS)指導性文件,以此作為評價在美國各企業組織中設計、建立、實施OHSMS的依據。本標準采用ISO9000:1994的結構模式,故與其相容。
在進入標準正式內容之前,需弄清楚兩個問題:1、在討論OHS管理體系時使用質量管理體系的概念,可以認清OHS與企業內其它組織、團體和管理部門的相互聯系;2、系統方法可通過使用內在相容靈活、且可自我糾正的系統模式取代經驗型的管理/控制模式。系統方法為衛生與安全管理提供了科學的理論依據。
該管理體系的目的在于:通過預防、減少或消除與工作有關的死亡、傷害和疾病,減少損失來提高生產率。指導性文件為企業建立文件化的、能對職業衛生安全危害進行預測、識別、評價、控制的職業衛生安全管理體系提供了基本框架和要素。該指導性文件既不對專門的技術要求作規定,也不提供指令性實施規范。
1、職業衛生安全管理職責。包括制定OHS方針,明確OHS組織的職責與權限,為有效實施OHSMS提供時間、技術及人、財、物的支持。
2、OHS管理體系。包括確定文件化的OHS管理系統程序,通過考慮必要活動來策劃實施過程。
3、OHS符合與合格評審。包括制定與國際、國內有關法律、法規相一致的目的和目標,通過不斷努力來確保其實施。
4、OHS設計控制。各企業組織在過程設計和開發活動中要考慮OHS問題,明確各部門間的組織和技術接口。
5、OHS文件和資料管理。包括OHS文件和資料的審批、發布和更改的具體操作。
6、采購管理。建立文件化、系統化程序,以保證采購的產品符合OHS要求以及選擇到合適的承包商。
7、OHS信息交流系統。有效、適用的OHS交流系統可以確保OHSMS的有效運行。
8、OHS危險標識與追蹤。用文件化的程序,對采購、生產、交付和維護的各階段標識OHS危險,并記錄此種標識。
9、OHS過程控制。包括確認和控制生產、安裝、服務等過程的危險。
10、OHS檢驗與評價。應為OHS檢驗和評價活動建立文件化程序,以驗證其是否遵守和/或符合OHS要求。
11、OHS檢驗、測量及試驗設備的管理。用文件化程序控制、校準和維修OHS的檢驗、測量及試驗設備,使之符合生產規范。
12、OHS評價。對過程和工作區的OHS狀態進行評價并加以標識。
13、不合格OHS過程或設施控制。包括對不合格過程或設施的標識、記錄、評價、監督及通知有關職能部門。
14、OHS糾正與預防措施。對上述步驟發現的不合格情況,分析原因,確定糾正措施。對預測到的潛在不合格情況,制定預防措施。
15、危險材料的搬運、貯存、包裝。
16、OHS記錄管理。建立對OHS記錄進行加標識、收集、編目、歸檔、貯存、保管和處理的文件化的可靠程序。
17、內部審核。企業組織應有計劃的、由與所審核的活動無直接責任的人員來實施內部審核。對發現的不足,應在制定糾正措施時優先考慮。
18、OHS培訓。用初始和定期兩種方式,對相關人員進行必要的培訓。
19、運行與維護服務。承包人應建立服務實施、檢測及運行的文件化程序,以使這些活動遵守和符合OHS規定的要求。
20、統計技術。對建立、控制和驗證OHSMS有效性所需的統計技術,應明確其要求。
上一篇:污水排放控制規定
下一篇:某集團公司HSE管理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