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文化是煤礦安全工作不息的脈搏,是企業和員工在長期的生產過程中形成的、為全體員工認同和恪守的安全意識、安全素質和安全態度的總和,是安全理念即安全價值觀和行為規范的統一體。加強安全文化建設,既是落實以人為本“大安全觀”的具體體現,也是新形勢下做好煤礦安全工作的一條重要途徑。那么,如何加強煤炭企業安全文化建設呢?我認為最基本的是八個字:健全機制、系統推進。
一、健全機制就是要健全以下“三項機制”:
一是學習機制。要使安全文化理念深入人心,必需要有一個科學的學習機制,建立學習型組織。在安全學習和安全教育的途徑上要多管齊下,強化效果。在安全學習和安全教育的形式及內容上要豐富多彩,推陳出新,使安全學習和安全教育具有知識性、趣味性,寓教于樂,讓職工在參與活動中受到教育,在潛移默化中強化安全意識。要通過多種形式的學習和宣傳教育,逐步形成“人人講安全,事事講安全,時時講安全”的氛圍,使廣大職工逐步實現從“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思想跨越,進一步升華到“我會安全”的境界。實行員工教育與考工晉級相結合制度,依據崗位所需技術等級確定相應的工資級別;實行學歷證書與崗位證書并重制度,未參加崗位培訓或未取得合格證書的不準上崗;對各類技術能手給予重獎,萬祥公司始終注重對在職工技能大賽等活動中取得優異成績的員工給予重獎,有的技術能手一次拿到了近3萬元的獎勵,形成了一種崇尚業務學習、實現素質提升、追求自主保安的濃厚氣氛。
二是管理機制。認真整合并完善各類安全管理規章制度,增強科學性、嚴密性和可操作性,是搞好安全生產的前提,也是創建安全文化的前提。要編織黨政工團齊抓共管的科學管理網絡,工會抓網,共青團抓崗,紀委抓黨員安全聯保互保,女工家屬協管,職能部門和科隊要層層落實安全責任制,強化現場管理,確保各項規程措施、規章制度和安全生產落到實處,領導干部堅持現場跟班把好安全關,加大對安全生產的監督檢查的力度,狠反“三違”,保證安全生產。切實執行“企業負責”制,各方面各層次人員落實責任,建立起橫向到邊,縱向到底,高效運作,隊伍思想業務文化素質高的企業安全管理網絡。尤其要以“安全生產責任落實年”活動為主線,通過開展安全評估、實施“手指口述”操作等形式,不斷健全完善適合企業實際的安全管理機制。
三是培訓機制。要把安全培訓工作納入企業安全生產和企業發展的總體布局,統一規劃,同步推進,以培訓機構、師資力量和安全教材為重點,推進安全培訓標準化建設,要制定嚴格的培訓考核辦法,礦長與基層單位負責人簽訂教育培訓責任狀,基層單位與職工簽訂教育培訓責任書,完不成年度培訓計劃,對有關部門進行處罰,完成全年計劃,對有關人員進行獎勵。對下達的培訓計劃,必須在規定的時間內按要求安排人員參加,并對參加培訓人員預交一定數目的押金,對按期參加培訓、培訓考試合格的返還押金,對不按規定時間參加培訓的人員,不再辦有關的資格證書,并罰款,從押金中扣除。每個季度對各工區特種作業人員檔案進行一次檢查,不規范、不健全的,對工區區長、支部書記、技術員各罰款,對參加培訓人員考試成績不及格率達不到要求的對工區和教培中心聯責罰款。外出培訓人員必須認真學習,在外培訓人員考試時,礦組織人員前去監督,并在返回礦后以同樣試題對外出培訓人員進行抽考,凡考試不合格者,除進行罰款外,不報銷費用。同時,實行教考分離,一課一備制度,培訓任課教師要嚴格落實責任,實行評估表辦法,礦上定期組織人員對備課教課質量進行檢查,評分考核,低于標準分的進行罰款。并對學員考試成績進行公示,獎優罰劣,提高學員的學習積極性,從而保證教育培訓的質量。
二、系統推進就是要實施以下“五步走”戰略:
一是制定安全目標愿景。要制定出企業安全目標愿景,并把這個目標愿景層層分解下去,做到區隊有區隊的目標愿景,班組有班組的目標愿景,每個人都有目標愿景。目標愿景不能僅僅是下達一個死亡控制指標,實現一個安全目標是由多方面因素決定的。因此,就應該把各種影響安全的因素分解下去,落實到人。把目標愿景化解到人,使人人責任明確,人人靠自己的努力都能實現目標。只有靠每個人的目標愿景的實現,才能實現企業的安全目標愿景。同時,也要因人而異設計目標愿景,如有個別員工愛喝酒,可以對他的目標愿景,規定下井前6個小時內不喝酒。這就要依據個人的性格特點,進行量身定做具有個性化的目標愿景。
二是把愿景化解為理念。只有目標愿景是不夠的。要實現目標愿景,就得有先進的安全理念作靈魂。安全理念是血與淚水凝結出的深刻哲理,是事故與教訓寫成的執著,是實踐向理性飛躍起的升華,是將帥帶兵征戰的兵法。比如“我的安全我負責,你的安全我有責”,就是一種安全責任意識的反映;“只有效益讓位于安全,安全就能產生效益”的理念,就擺正了安全生產的關系;“安全質量效益,一個不能少,事故缺陷損耗,半點也是多”的理念,突出安全的重要性;“無事當作有事抓,小事當作大事防”的理念,就是提醒干部時刻重視安全管理工作。要在煤炭企業提出集團公司、煤礦、區隊、班組、個人五級的安全理念體系,構建起共有的安全價值觀。要抓好安全的理念的宣灌滲透和開發,通過宣傳教育對員工進行全方位多次層的理念宣灌。一條理念反復50遍就能開發出潛意識。在理念宣灌的基礎上,進行滲透開發,讓職工結合自己的崗位開發理念,用自己的語言表達理念。
三是把理念貫穿在規范。有了安全理念,更為重要的是把理念貫徹到安全規范中,不能使理念與規范脫節,理念一套,規范是另一套。現在要對企業的全部制度規范進行一次整理,該修訂的一定要修訂。要把規范形成一個體系,首先要有基本文明規范,其次要有企業基本規范,第三要有崗位操作規范,第四要有安全自保互保規范。做到人人有標準,事事有標準,處處有標準。使規范體系中貫穿企業的安全理念,這樣才能把理念落實下去,變為員工必須遵守的規范。如實行“三工并存,動態轉換”的激勵機制,實行干部走動式管理,實行安全帳號等等。如果不把理念貫穿在規范中,理念就是空中的云彩,中看不中用。
四是把規范轉變為行為。煤礦有了各種各樣的規范,這些規范主要是針對人的行為而制定的。制定規范并不難,難的是把規范轉變為行為。這就要嚴格按規范進行操作。規范既要注重實體性規范,又要注重程序性規范。遵守實體性規范是目的,遵守程序性規范是保證。如要抓好七預訓練,即:預教、預測、預想、預報、預警、預知、預防。要抓好“手指口述”的安全行為實施,把規范轉變為行為,既要靠強制手段去執行,又要要靠文化的春風化雨般去引導。如果不能把規范轉變為行為,那么再好的規范都是一張廢紙。規范的生命力在于執行,煤礦管理,特別是安全管理,最主要的是執行。有沒有執行力,是規范轉變為行為的關鍵。能夠做到自覺執行遵守規范,那么規范將會成神圣的東西。
五是把行為養成為習慣。安全行為僅僅一次做到不夠,關鍵是要把安行為養成一種習慣。一種行為重復30天就變成為一種習慣。要真正做到種下一種行為,收獲一種習慣,就要從班前禮儀訓練開始,每天重復安全誓詞,反復誦讀安全理念,強化安全意識。要進行準軍事化管理,以軍事化訓練強化行為統一性,提高員工的執行力和落實力,提高員工的文明素質。行為養成就操作層面來講,就是給出規范,讓員工不斷的訓練,直到形成相應的習慣。進而以良好的習慣為積淀,培育出先進的安全文化。
下一篇:淺議安全文化宣傳教育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