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安全文化建設必須按照貼近安全生產、貼近現場管理、貼近職工思想的工作思路,緊緊聯系本單位的實際,密切結合本行業的特點,探索新路子、挖掘新內涵。
企業安全文化是企業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安全文化建設和發展效果的好壞,直接影響著企業和諧發展的步伐和效果。云陽供電公司加快安全文化建設,以促進企業健康和諧發展,進行了大膽有益的探索,做了大量扎實有效的工作,形成了全面的、系統的、可操作性強的安全文化體系,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把握特點,有的放矢
對企業而言,安全文化建設既有許多的共性,但也有各自企業的特點。我們企業安全文化的特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規范性。安全文化建設的規范性與其他文化建設的規范不同,具有強制性特點,具有法規和制度的效力。通過幾十年的發展,我司制定的安全管理、教育、操作等方面的制度基本完備,特別是進入國家電網系統以后,又進行了大規模的修訂和完善,保障了安全生產秩序井然有序。因此,規范性是安全文化的保證。
二是科學性。安全來源于科學、事故出于科盲與違章。縱觀國內近年來發生的一些事故案例,經調查、分析表明,絕大多數事故都是違反科學和客觀規律,禍起違章所致。電力管理和建設的規章制度和規程是以科學為依據,以實踐檢驗甚至無數血的教訓總結中而制定或修訂的。違章指揮、違章作業其實質就是違反科學。因此,科學性是企業安全文化的靈魂。
三是群眾性。企業安全文化有極強的群眾性,光靠領導一班人或各級干部是不可能搞好安全生產的。作為供電企業,其安全工作涉及到企業和社會的方方面面,發生任何事故,都會影響企業和社會穩定。如果職工參與的程度不高,社會各界支持不夠,那么,安全文化就失去了根基,也就失去了生命力。因此,群眾性是企業安全文化的基礎。
四是針對性。各個企業在生產方式、經營理念、技術裝備、產品種類和服務對象等方面都不盡相同。作為供電企業,我們以電網安全為重中之重。因為,電網事故影響的不單是企業本身,而是供區內全社會的各個層面。所以,我們針對電力行業這一特點,著重加強了以電網安全為主的相關文化建設工作,做到有的放矢。因此,針對性是企業安全文化的要點。
五是創新性。創新是科學技術發展和人類社會進步的需要,更是我們企業安全文化建設的需要。因此,在實際工作中,必須要開拓思路,開創領域,創新觀念,創新形式和內容。目前就我公司而言,開展企業安全文化建設工作,實施了五個方面的創新。一是安全思想觀念創新;二是事故防范機制創新;三是安全工作職能創新;四是安全檢查方式創新;五是安全生產技術創新。因此,創新性安全文化是必然選擇。
精心實施,全面推進
我們明確了企業安全文化所具有的五個特點,并依據我公司的實際情況,研究制定它的工作思路和發展態勢,安全文化建設就有了基礎和環境。按照公司安全工作要求和時代特點,我們主要做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加強班子建設,發揮主導作用
如果領導班子對安全工作不重視,對安全文化理解不深,保障和運行體系的各個方面就難以進入正常的工作程序。如果領導班子思想統一、認識到位,重視安全文化建設,那么安全文化的發展才有了支撐和活力。近兩年來,我們加強了這方面的工作力度,除了召開各種會議專題研究安全工作外,每年還召開一次領導班子安全生產專題民主生活會,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統一思想、統一認識,加強溝通,校正觀念,修正偏差。
(二)建立保障體系,確保上下貫通
領導班子在安全文化建設中雖然處于決策地位,但重大決策和工作思路一經確定,具體組織實施就要依靠各級干部和專(兼)職的骨干隊伍,他們是建設企業安全文化的中堅力量。對上是企業領導的參謀,協助領導組織籌劃;對下組織實施,起到指導、督促和帶頭作用。因此,建立安全生產的保障和運行體系,形成安全管理網絡,十分重要。在這方面,我們除了設立安監保衛職能部門外,在各個車間和班組均設立了專(兼)職安全員,一是充分發揮這一系統和網絡的作用;二是加強執行力建設,做到上下貫通,安全指令和規章執行無“死角”和“盲點”。同時,我們還加大了安全生產效能監察,由公司紀檢監察室,不定期地深入各個生產、營銷一線和電網建設工地,檢查作業和操作情況,督查是否存在違章行為。形成了安全生產的全方位的閉環管理,構筑了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安全管理體系。
(三)強化系統管理,實施三個規范
一是規范人的思想和行為。通過教育和培訓,規范人的安全理念,增強安全責任感,提高安全防范的意識;通過相應的規章制度(如安全生產責任制、安全操作規程、安全生產獎懲制度等)規范人的行為符合安全生產要求;通過各種安全教育培訓,規范各類人員在操作中技能要達到安全要求。
二是規范設備和物資的管理。加強對設備設施的預試、定檢工作,定期或不定期地進行隱患檢查,消除設備缺陷,使各類設備始終處于安全、良好的狀態。強化設備設施和物資的定置管理,建立了物資管理信息處理系統,確保了設備和物資科學管理,有序調度,合理使用,定置存放。
三是規范環境設施和條件。積極推進標準化供電營業所的建設,強化變電站的綠化美化工作,努力改善基層職工的生產工作條件和環境,達到規范、衛生、整潔的標準,減少環境對操作人員的壓抑,從而保證職工上崗及操作精力集中、心情舒暢。
(四)加強陣地建設,搭建管理平臺
我們十分重視安全文化的陣地建設,在企業資金相對緊張的情況下,逐年加大投入。一是設立安全生產和合理化獎勵基金,每年拿出數萬余元資金,重獎安全生產中取得突出成績以及提出各種合理化建議被公司采納的職工;二是投資數十萬元建成內部局域網,機關專責和每個班組配置一臺電腦,設立“安全文化”專欄,及時傳遞和通報公司各項安全信息;三是拿出專項資金創辦內部報刊《云陽供電》,專門設立“安全生產”版塊,宣傳公司安全生產的重大決策、規章制度和重要工作動態等,還設立了“反違章曝光欄”,及時曝光違章行為;四是投入一定資金建起了安全教育培訓室、遠程電視(電話)會議室。為開展企業安全文化提供了有力的物質保證和信息平臺。
(五)加強宣傳教育,營造安全氛圍
我們在這方面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一是每年均安排大量的職工參加重慶市電力公司組織的各種安全培訓,學知識、學法規、學技能;二是積極開展自主安全教育培訓,僅2006年就開展安全知識培訓達12次,培訓職工達340余人次,通過自主培訓,擴大了培訓面,提高了培訓效果;三是充實職工安全文化方面的精神“食糧”,一是給各個車間、班組訂閱了《電子技術》和《安全管理》等有關書籍和報刊,二是精心編印了《安全生產規程》等各類小冊子,做到人手一冊;四是組織宣傳隊送安全下鄉。2006年,公司抽調文藝骨干組成文藝宣傳隊,自編自導了近20個節目,先后組隊下到農村集鎮、院壩、學校演出,宣傳安全法規、農村用電常識等;五是制作了安全生產的主題宣傳圖板、宣傳片,組織職工觀看;六是每年廣泛開展了安全知識競賽、演講賽和有獎征文等各種活動;七是召開職工家屬座談會,向職工家屬發出安全倡議書,企業與職工家庭共建安全文化;八是職工簽訂安全承諾書,九是建立政府部門、鄉鎮、社區和企業安全聯動機制,簽訂共保安全用電責任書。通過這些活動或形式,形成了全員、全系統、全社會的安全文化氛圍。
(六)完善獎懲制度,實施強力推動
完善獎懲制度、建立激勵機制是推動企業安全文化建設的重要手段。我們一是建立了安全生產獎懲制度;二是建立了培訓考核上崗制度;三是經常組織安全知識競賽、安全技能練兵活動,進行單項獎懲;四是層層簽訂安全責任書,加大了車間、部門的安全考核力度;五是建立了機關職能部室與車間結對的關聯安全責任制;六是對安全生產有突出成績的職工給予重獎;七是建立了月度安全生產分析制度。通過近兩年的不斷總結和完善,我公司形成了一套比較嚴密的安全獎懲制度,并將各項安全指標分解到了車間、班組和個人,基本達到了安全壓力人人有,人人頭上有指標。實現了安全生產的可控、能控和在控。
助推和諧,彰顯形象
通過安全文化的建設,確保了企業平安。公司形成了良好的安全氛圍,全員的安全意識明顯增強,職工的業務技能有了很大的提高,基本實現了無人身傷亡事故、無人為責任事故、無電網瓦解事故等各類安全事故。
通過安全文化建設,確保了企業和諧發展。職工的精神面貌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內部管理得到了提升。2006年,公司上下同心同德,全面完成了重慶市電力公司下達的各項經濟技術指標,企業的效益穩步提高,公司三個文明建設取得了顯著的成績。在地方“行風評議”中位列前茅,在云陽縣開展的“創建平安鄉鎮,建設平安云陽”的活動中,被縣委、縣政府評為“平安單位”。同年,還被縣人民政府評為“企業文化建設先進單位”。
通過安全文化建設,主動積極地履行社會責任,提升了優質服務水平,融洽了供用電關系,為云陽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添磚加瓦,發揮了主力軍作用。在2006年云陽縣遭遇百年不遇的特大干旱面前,全公司職工眾志成城,切實擔負起抗旱救災保供電的責任,得到了云陽縣委、縣政府的高度評價,受到了重慶市電力公司和云陽縣人民政府的表彰。在“戶戶通電”工程建設中,全公司職工克服一切困難,在短短5個月的時間里,完成了7004戶無電戶的安裝通電任務,是重慶市無電戶通電工程量最多的區縣之一,為云陽縣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發揮了積極重要的作用,為構建和諧社會做出了突出的貢獻,也贏得了廣泛的社會贊譽,先后被重慶市人民政府和重慶市電力公司評為“戶戶通電工程先進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