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壅 安全文化是人類在社會發展過程中,為維護自身免受傷害而形成的意識形態領域成果的總和,是人類在生產活動中所創造的安全生產、安全生產的精神、觀念、行為與物態的總和;是安全價值觀和安全行為的總和;良好的企業安全文化建設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本文分析了如何加強企業文化建設。
。坳P鍵詞] 安全文化 安全認識 企業
建立良好的企業安全文化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它要在對傳統的企業安全文化進行調查分析的基礎上進行甄別和舍取,再根據時代發展的要求和人們的思想觀念進行把握,并且要考慮和企業文化相協調,提煉出明確的安全理念。良好的企業安全文化應包括以下內容:提倡“以人為本,安全第一”的安全價值觀;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倡導“嚴、細、實”的工作作風,反對管理工作中的好人主義、官僚主義、形式主義,改變現場人員的“低標準、老毛病、壞習慣”,培養人人遵章守紀,人人反對違章的良好習慣;營造“關愛生命、關注安全”的良好氛圍,堅持預防為主,措施在前,預控在先,防患于未然;借助安全體系建設等標準化、程序化的手段,落實安全責任,強化責任追究,完善安全的獎懲激勵機制,構建保證制度落實的基礎平臺。筆者認為,可通過以下幾個途徑來加強企業安全文化建設:
1.提高安全認識,領導身體力行
企業安全文化建設的關鍵是各級領導的安全文化素質和身體力行抓安全的態度。領導者要用自己對安全生產的責任心,確保安全意志和安全價值觀,通過言傳身教來影響企業的每一名職工,進而通過嚴格的獎懲實踐不斷強化安全觀念,才能有效地加快企業安全文化建設。對安全生產的規律認識是安全文化建設的前提,F代安全管理理論認為,生產事故的發生雖然有其突發性和偶然性,但事故是可以預測、預防和預控的。“預防為主”是企業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則。國家電力公司在制定安全生產責任書中指出:“我們相信,除人力不可抗拒的自然災害以外,通過我們的努力,所有事故都應當可以預防,任何隱患都應當可以預測”。這是對“事故難免論”的否定。西方發達國家對事故的控制和我國有些優秀企業的安全穩定也說明了這個結論。而且預防性的“投入產出比”遠遠高出事故整改的“產出比”。因此,領導要堅定事故可控的信心。領導者切忌一陣風、喊口號,甚至是說起來重要,忙起來不要,事故多發時就著急,安全穩定時就忘了。領導者不僅要旗幟鮮明地表達自己提倡什么,反對什么,更要一貫如一地身體力行,言行一致,嚴于律己,敢管善管,尤其要對安全投入不打折扣,處理安全問題不手軟,動員一切力量,調動一切資源,搞好安全生產。
2.運用各種手段,營造安全氛圍
良好安全文化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必須多管齊下,持之以恒,方能見效。對各級領導和廣大職工的安全教育是一項長期的工作,必須堅持不懈。首先是法律法規的教育。近年來,國家頒布了《安全生產法》等一系列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要讓職工守法,必須先知法,可通過學習、研討、考試等多種形式,促進法律法規知識的學習。其次是安全技術的學習,要不斷調動職工學習技術的積極性,組織職工開展技術研究,搭建技術交流平臺,形成學習型企業氛圍。其三是通過事故案例教育,對發生的事故及其隱患按照“四不放過”的原則進行處理,對歷史的典型事故經常組織討論,吸取教訓,強化意識。第四是運用正負激勵的手段如簽訂安全責任書,并嚴格獎懲兌現,樹立正面典型,激勵先進。實行安全一票否決,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第五是培育“預防管理”的文化氛圍。鼓勵全體員工主動發現安全隱患,報告安全問題,提出安全建議,防范事故于未然。還可以采取全員安全承諾,征集安全警句,親人家屬安全寄語等形式多樣的安全文化活動,營造濃厚的安全文化氛圍。
3.運用有效手段,制止“三違”現象
通過對事故的實例分析,真正是人力不可抗拒的因素而導致的事故,是很少見的,而絕大多數事故都可以找到違章的原因。因此,違章指揮,違章操作,違反勞動紀律(俗稱“三違”)是安全管理的大忌,可以說“三違”陰影不除,則事故的幽靈不散。安全文化建設的根本目的是通過人的自覺行為,減少甚至是消除“三違”現象以達到控制事故的目的。真正做到“落實規章制度,嚴格安全管理”是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任務,也是檢驗安全文化建設成效的標準。鄭煤集團白坪煤業公司近年來一直致力于這一主題,取得了一定成效。作為一個新興的煤炭生產基地,公司員工的安全意識參差不齊、安全管理基礎薄弱,因違章導致的事故始終困擾著公司。從2008年開始,公司開展了聲勢浩大的“落實規章制度,嚴格安全管理”的專項整治活動,也可以看作是安全文化建設的一項綜合活動。一是制訂方案,對習慣性違章行為進行調查梳理,分級立項,逐項整治。二是廣泛開展宣傳教育活動。通過網絡、板報、櫥窗展覽、宣傳畫等多種形式宣傳活動的意義。對規程措施、管理制度分系統分層次學習考試,開展“反違章大家談”活動,在全公司范圍內開展“我(身邊)有哪些違章行為”,“違章與事故的關系”,“違章對安全生產的危害”和“違章行為心理分析”等專題討論,在公司內部刊物《白坪人》上開辟“員工論壇”,交流心得,提高職工辨別違章的能力,使職工感受到違章的危害性和反違章的重要性、緊迫性,增強了抵制違章行為的自覺性。三是加大監控力度,拓展發現違章行為的渠道,通過不間斷的每周一自查、周四安全檢查、領導干部零點夜查、安檢員現場檢查,督察小分隊隨時抽查,使得三違現象得以及時發現和糾正。四是抓住典型違章行為,實施重點整治。實行三違幫教,亮相臺暴光、現身說教等方法,及時處理了一大批違章行為,使廣大職工從身邊人、身邊事中接受教育,規范自己的行為,改正以前不良的習慣。五是適時推進安全管理體系建設,在全公司范圍按“安全管理規定”的要求,建立了安全管理體系,為反違章提供了制度保障。活動開展以來,取得明顯成效,全員安全意識有了較大提高,違章行為得到有效遏制,公司安全局面趨于穩定。當然這項活動只是初見成效,違章行為的隱蔽性、頑固性決定了這項活動的長期性和艱巨性,公司準備再延長一年時間,持之以恒地抓下去,使職工從行為到習慣,從習慣到意識,在潛移默化中培育安全理念,營造全員參與,遵章守紀的良好企業安全文化氛圍。
4.處理好幾個關系,做實安全文化建設
企業安全文化建設是企業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是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根植于企業的管理過程,不可能獨立存在。要把企業安全文化建設做細、做實,取得實效,必須處理好幾個關系:
一是處理好與企業文化的融合關系。
企業安全文化是企業文化的亞文化,必須有良好的企業文化氛圍作支撐。如果沒有良好的企業文化氛圍,安全文化的建設就失去方向和土壤。因此,在設計和推進安全文化建設時,要和企業的總體價值觀相融合,與以人為本和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科學發展觀相一致。
二是處理好繼承與創新的關系。
繼承是安全文化建設的基礎,創新是安全文化建設的不竭動力。企業在不同的發展階段,針對工作環境的變化,既要繼承優良的安全文化傳統,又要適應社會發展要求和職工需要變化,不斷創新工作思路,豐富和發展安全文化建設的手段和內容,使安全文化充滿生機與活力。
三是處理好與企業管理的關系。
安全文化應該說是安全管理活的靈魂,但它不能代替管理制度。因此,在建設企業安全文化過程中,仍要完善安全管理制度,使制度管理和文化管理相互促進,相得益彰。
四是處理好與安全設施投入的關系。
安全管理是基于安全設施的可靠性之上的管理,必要的安全投入是安全生產的保證,要加大安全投入,消除設備隱患,為職工創造良好的生產生活環境。使職工心情舒暢,樂于接受企業的文化觀念和管理手段。
可以預見,隨著以人為本科學發展觀的逐步確立,一個以人的全面自由發展為目的理智發展時代的到來,文化力成為生產力重要的組成部分,企業安全文化建設必將呈現新的發展局面。
上一篇:企業安全文化要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