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月,一個對“安全”似乎特別重視、特別強調的時期,大多項目部都積極開展了各類活動。安全月的活動,基本都是告別違章簽名、安全教育培訓、安全大檢查、安全演練等等,看似盡是些不好好抓現場生產而沒事找事的“務虛”工作,然而經分析,這里有個驚人的關聯:但凡安全月活動開展的差的項目部,基本上現場安全管理是失控或是很不樂觀的,而安全月活動開展的好的項目部,現場安全、質量管理也基本都處于受控狀態。
為什么?項目部安全文化的差距,活動搞的好壞,從側面體現了項目部管理能力。平時項目部管理現狀良好的項目部,管理團隊會趁著安全月這個契機,積極開展各類活動,解決頑疾,并借此進一步提升項目部管理團隊的素質能力;反之,平時管理混亂的項目部,管理團隊對整個施工現場管理處于半失控狀態,管理無抓手,提升無動力,甚至有心來按照公司文件要求開展各類活動,也無法整合有效的資源來實現。
在今年安全月,感觸最大的是:蔚藍青城項目部提交的觸電應急演練的總結報告。當看到報告里的一張張照片時,很震撼,過程照片記錄準確、清晰,整個演練過程秩序井然。而該演練,完全是項目部自行組織的。這種組織管理能力,沒有很好的項目部文化支撐是很難實現的。
這讓我感慨:項目部與項目部間的差距為什么就那么大呢?在公司安全員群里傳了他們的演練照片后,發了一句感言:“減少抱怨,務實的開展工作,用成績證明自己的能力”。甲方亂指揮、分包單位不配合、班組長實力弱不配合、其他管理人員不懂、前任安全員不作為等等理由,成了大多數安全員屢試不爽的開脫自身責任的理由,然而每當聽到此類理由,我總會感覺到說此話時人的心虛、懦弱和不自信。每個項目部狀況其實都是大同小異,關鍵就看管理團隊能力,面對現實困境,能否積極尋找措施去面對、去解決。
項目部安全文化是否良性,需要的是全體管理人員,尤其是核心管理團隊的努力。在項目部檢查,見多了“將熊熊一窩”的狀況,核心團隊不作為,底下管理人員怨聲載道,職工漠視管理層。安全管理,絕非僅僅是安全員的事,更需要項目經理、執行經理的運籌帷幄。核心管理層重視并以身作則,各層面在核心管理層的約束和指導下各負其責,方能打造出良性的造項目部安全文化。
其次,在我們的科學技術還無法達到本質安全的情況下,只能靠“以人為本”的安全文化,在管理過程中以人為出發點和中心,利用文化讓所有進場職工潛移默化,并約束其行為。只有人的安全意識和操作技能提升了,才能接近本質安全。在農民工向產業工人轉變的道路還很漫長的時期,一再的抱怨工人難管、“太牛”也于事無補,只能用“苦口婆心”的態度,并利用制度去強勢管理。不斷抱怨人難管的安全員,反思下:對于工人入場制度執行的如何?對老弱病等特殊人群的管理措施是否跟進?有否利用培訓、交底等措施去樹立管理團隊的權威以加強管理?對于工人的習慣性違章,是否有措施去制止?各類檢查是否形成閉合?真遇到管理困境時,能否積極尋求外部力量(比如邀公司、兄弟項目部檢查)來推進?
接著,再反思自己的管理能力和職業素質!在聽項目部管理人員反復抱怨農民工素質低,難管的同時,我也反復聽項目經理、項目執行經理抱怨管理人員素質越來越低,專業技能不足還漫天要價。在安全知識競賽上,部分選手的回答很讓人汗顏,試問,缺少基本的專業常識,何來資格去批評農民工的素質呢?在中天這個大舞臺上,已經涌現出了不少精英,不少還不是科班出身,究其原因無非:不斷的努力,專業知識和管理能力雙管齊下,最終捷足先得。
項目部安全文化的塑造,絕非一早一夕可完成,更不是掛幾根條幅、搞幾次活動就可以形成。目前公司內安全文化較好的項目部,都是經過有意識、有目的、有組織地進行長期的總結、提煉、倡導和強化得來的。培育安全文化的最終目的是:讓我們的員工從思想上接受公司倡導的安全價值理念,從“要我安全”轉變為“我要安全”。
在工程處的安全管理崗位上已近兩年,對于安全生產的認識經歷了不斷轉變:崇敬→茫然→反思→認同,理性漸漸代替感性。誠然,安全投入和經濟效益間有一個平衡點,但是如果你無法很好的掌控這個平衡點,那就請牢記“安全第一”,沒有安全的經濟效益,將如履破冰!
上一篇:著力五個環節,構建本質安全文化
下一篇:培育基層井隊安全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