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高風險的石油鉆井行業來說,安全文化建設尤為重要,它可以把安全行為形成一種習慣,從而有效避免各類事故的發生。基層鉆井隊作為鉆井企業最基本的生產單元,是鉆井企業安全文化建設的落腳點,建設和不斷豐富鉆井隊的安全文化,對提高企業安全管理水平、提升企業價值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對安全文化的再認識
安全文化的概念。安全文化是企業文化的一項重要內容。國內對安全文化的定義,一般是將安全文化看作一種人們對安全健康的意識、觀念、態度、知識和能力等的綜合體。
安全文化的層次性。文化具有層次識、生命價值觀等。
企業培育安全文化的必要性。引起事故的直接原因一般可分為兩大類,即物的不安全狀態和人的不安全行為,其中物的不安全狀態問題主要依靠安全科學技術和工程技術來解決。但是,科學技術和工程技術是有局限性的,并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因此,控制、改善人的不安全行為也是十分重要的。控制人的行為一般采用管理的方法,即用管理的強制手段約束被管理者的個性行為,使其符合管理者的需要。管理手段雖然有一定的效果,但是管理的有效性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對被管理者的監督和反饋,被管理者對安全規章制度的漠視或抵制,必然會體現在他的不安全行為上。同時,我們也要看到,時時、事事、處處監督企業每一位員工遵章守紀,是一件困難的事情,甚至是不可能的事,這就必然帶來安全管理上的漏洞。
安全文化可以有效彌補安全管理的不足,通過教育、宣傳、獎懲、營造群體氛圍等手段,提高企業職工的安全修養,改進其安全意識和行為,從而使職工從不得不服從管理制度的被動執行狀態,轉變為主動自覺地按安全要求采取行動。
安全文化是一種亞文化,它的產生和發展離不開特定的企業環境。因此,我們在培育鉆井隊安全文化過程中,要始終堅持三個立足點,即立足石油人在幾十年勘探開發實踐中形成的優秀的石油企業文化、立足中國石油QHSE體系建設的需要、立足鉆井行業的自身特點,避免鉆井隊的安全文化建設成為流于形式的空中樓閣。
立足大慶精神和鐵人精神為主要內容的石油企業文化。大慶油田幾十年勘探開發的歷史,給我們留下了許許多多的精神財富,形成了特有的石油企業文性,同樣,作為亞文化的鉆井企業安全文化也可以從結構上劃分為4個層面。
(1)物質層。表現為物質實體的文化,主要是指企業中各類安全工作器具、安全標語、工作服,以及為提高安全系數設計的各類安全保護裝置、設備、設施等等。(2)行為層。即員工的安全行為文化,這是員工在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活動文化,是安全理念和價值觀的動態體現。(3)制度層。即通過安全管理制度表現出來的制度文化,主要包括各種安全管理制度、安全規程、操作規程等員工遵循的安全行為準則。(4)精神層。即企業員工意識形態領域所體現的安全精神文化,在整個安全文化體系中處于核心地位,主要包括安全理念、企業安全管理思想、員工職業素養、安全意化。如為國爭光、為民族爭氣的愛國主義精神,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艱苦創業精神,講究科學、三老四嚴的求實精神,胸懷大局、為國分憂的奉獻精神,以及“三老四嚴”、“四個一樣”、“五到現場”的工作作風等等。這一切都是我們寶貴的精神財富,需要我們在安全文化建設的過程中不斷繼承和發揚。
立足QHSE體系建設的需要。鉆井隊是石油企業的一部分,因此我們在安全文化建設上,應緊緊圍繞中國石油和鉆井公司QHSE體系建設的總體要求,從安全生產管理制度的制定、操作規程的編制到行為的規范都嚴格按照QHSE體系的要求來做,確保安全文化建設的科學性和實效性。同時,通過實踐我們也認識到,安全文化的開展對QHSE建設也能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立足鉆井行業的自身特點。企業文化建設不能離開自身的行業特點。鉆井行業風險大、條件艱苦、作業流動性大,這就要求我們在安全文化建設上突出嚴細認真的特點,建立良好的群體安全意識,通過文化建設不斷強化員工的安全意識和責任意識。
鉆井隊安全文化體系建設的途徑
安全文化與企業的安全生產工作密不可分,它伴隨著企業的產生而產生、企業的發展而發展。鉆井隊的安全文化建設應該從培養安全文化理念入手,從理念、制度、行為和環境4個層面培育和完善自己的安全文化。
積極培育安全理念。在安全管理工作中,人的因素是第一位的。因此,培養員工的安全意識,形成企業的安全理念是安全文化建設的核心內容。鉆井隊的安全理念,應本著“以人為本”的指導思想,突出安全組織建設、安全意識、教育培訓、現場規范化管理、監督檢查、生產指揮、崗位操作、違章事故處理等各方面內容。
在形成安全文化理念的過程中,堅持宣傳培訓與提煉安全文化理念相結合。只有來自群眾的安全理念才能深入人心、化為行動。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安全主題活動和安全文化培訓來增強員工的安全意識,培養員工的安全責任心,使員工不僅有意識避開生產中的不安全因素,還能夠主動維護安全環境,自覺尋找和消除不安全因素,營造安全氛圍。
不斷完善三種制度。鉆井隊的安全制度建設方面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內容。一是崗位責任制度。把井隊的各項工作按照內容、性質和特點層層細分到各個崗位,并且確定各個崗位的職責、權限、利益,通過制度來強化員工安全責任意識。二是安全生產管理制度。針對井隊的各項日常工作,制定和完善安全生產制度、安全培訓制度、設備維護保養制度以及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等管理制度。三是操作規程。標準化操作是安全生產的必要條件。只有對每個操作環節都進行嚴格規范,通過標準化操作來規范員工的操作行為,才能從根本上有效地消除事故隱患。
實現三個“三位一體”。實踐證明,基層鉆井隊的安全文化建設必須做到三個“三位一體”,這是構建鉆井隊安全文化的基石。
一是理念、行為、制度三位一體。在施工作業中,員工是安全文化的主體。制度對員工的行為是一種外在的約束,或者說是“硬約束”,對各項安全生產制度,員工必須無條件執行;而安全理念是內在的約束,或者說是“軟約束”,它根植于員工的思想深處,在不知不覺中規范著員工的行為。因此,在安全文化建設中必須突出理念、制度和行為的“三位一體”。
二是家庭、單位、社會“三位一體”。親屬朋友對員工的言行、心理、動向最知情、最敏感、最有發言權。因此,把家庭納入到安全文化建設的范圍之內,例如把每名員工的家庭合影和家人的叮囑都制成圖版掛在每個班組的墻壁、更衣柜等場所,讓員工深深感受到親情的感染、身上的責任和未來的期望,對于員工穩定情緒、解除壓力、安心操作極有幫助。
三是生活、工作、學習“三位一體”。鉆井隊既是工作場所,也是生活、學習的場所。通過加強團隊建設可以把三者有機結合起來,一方面通過團隊建設,建立良好的溝通和交流,消除員工之間的沖突,形成和諧互助的人際氛圍;另一方面通過開展理論學習、技能培訓、崗位練兵等活動,引導員工學習安全生產技能,鉆研安全生產技術,探索安全生產規律,防范安全生產風險,使員工在為企業工作的同時,同步提高文化素質、業務素質,提高自我管理、獨立思考和分析問題的能力。打造安全文化環境。安全環境是安全文化的物質層面,是安全文化建設的重要依靠,一個整潔、有序、規范的工作環境,不僅對員工的精神面貌有很大影響,同時與安全管理工作也有著密切的關系。在創造安全文化環境方面:一是要利用各種視覺識別系統的作用,加強宣傳,在各個關節部位設置警示標志,時刻提醒員工保持安全意識;二是加強安全設備和安全防護用品的配備;三是為各個基層鉆井隊配齊應急物資、應急工具、急救箱等應急設施,為應急搶險提供物質保證。
總之,安全文化建設是一個從實踐到認識,從認識到實踐的過程,需要我們針對在鉆井生產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不斷豐富和完善自己的安全文化體系,使其在安全生產工作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上一篇:培育安全文化 力求本質安全
下一篇:培育核安全文化的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