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企業車組安全文化建設淺析
2007-08-13
來源:安全文化網
熱度:
收藏
發表評論
公交企業安全文化建設的核心─車組安全,是建立在公交企業性質和車輛運行密度、時間、道路狀況、客流量的基礎上的。公交企業安全文化建設遵循企業全員參與、危險預防、獎懲分明等原則。所謂企業安全文化即安全生產建設中形成的機制體系在企業建設中的文化表現形式。
一、公交企業車組安全文化建設的全員參與原則。
公交企業安全文化建設遵循上至各級組織、各級管理人員,下至各個具體營運車組、各位乘客的全員參與原則。
全員參與,即大家一起共同站在每個角色的立場與工作崗位職責角度,主動發掘其所在工作中可能發生的一切危險因素,以無事故為目標,共同努力做到預先推進的安全建設管理。
從組織上反映到企業的規章制度上,作為組織的核心價值和指導原則,如定期安全會議、崗位技能培訓、事故通報學習等;落實到各級管理人員的營運生產管理中,作為積極地向更高的安全目標前進的態度和落實足夠的財力、物力、人力資源并支持安全活動的開展和實施;具體實踐到駕乘人員的操作規范和服務流程中,使他們主動遵守操作守則,如安全管理實施細則、票證管理實施細則的遵守和落實,體現在乘客安全、舒適、溫馨的乘車體會上。
二、公交企業車組安全文化建設的危險預防原則。
車組安全營運首要的工作就是危險預防措施的采取。預防措施主要體現在制度性預防、機械性預防和人為技術性預防。車組安全營運要以“零事故”為目標,以生產月為統計分析周期,必須把車組崗位營運一切潛在的危險因素在制度上加以確立并約束,在車輛車況上做到完好參運,人為技術性預防主要是指在車組駕駛員、售票員(乘務員)的技能上對“非安全因素”加以杜絕。
制度性預防在文件上確立,會議上傳達和學習,并落實考試、考核,在思想意識上成為每個車組人員的意志力;機械性預防做到“三檢”:出站前例檢、回場后檢修、報修出檢等,在后勤管理、維修人員、物資配件配備等加以保障。同時,要求各駕駛員要熟悉并掌握車輛一般性異常情況的處理與維護,做到及時發現、及時預防、及時校正維修;人為技術上主要進行崗位安全理論教育(車組駕乘人員、管后人員、現場調度等),對司機駕駛技術的考核、合格培訓和技能再提高等,售票員的車內、門上事故的配合預防,乘務糾紛的調解預防、突發事件或事故應急處理等進行演練。
對發現的潛在危險,研究解決方案,加以控制和解決,從根本上防止事故的發生。因而,應在事故發生之前,對那些可能成為事故的危險因素進行預知和預測,并盡力排除成為公交企業安全建設的重要內容。
三、公交企業車組安全文化建設的獎懲分明原則。
車組安全文化建設中一個重要的原則就是獎懲分明。有獎有懲是對車組安全文化建設的重要體現,獎懲分明的原則執行要靠鮮明的獎懲體系,獎懲系統是否被正式文件化、獎懲政策是否穩定、是否傳達到全體員工和被全體員工所理解等方面的內容才屬于文化建設的范疇。
所謂獎懲體系,就是指車組安全文化建設需要組織建立的一個公正的評價和獎懲系統下,以促進安全行為,預防、抑制或改正不安全因素,并且按照評價結果給予公平一致的獎勵或懲罰。同時要明確獎懲分明的對象性和經濟性特征,表明了要對員工予以充分的發言權和表決權,尤其是安全管理人員和車組駕乘人員在安全建設改進方面起的作用不容忽視。車輛營運事故往往在一線,第一線員工是防止管理失誤和危險潛在的最后屏障和最突出位置,從而防止掛察、碰撞、傷亡事故的發生。如設立安全營運獎,實行按月考核、按季評獎、營運生產年發放的模式,可有效提高駕駛員的積極因素,減少人為因素事故。同樣,車組乘務員的優質服務獎也是同樣如此。
獎懲分明可以帶來員工不斷增加的安全意識的積極性,這種積極性可能超出了個人短期經濟要求,但是為了確保安全而主動承擔責任,對自己和他人的安全行為負責,為自己車組的安全績效感到驕傲,對安全經濟的索求也成為一道風景線。
總之,城市公交客運的車組安全文化建設是公交行業安全文化建設的重要部分,是安全體系規范在制度上、人文上的文化表現形式,其基本的全員參與、危險預防、獎懲分明原則是不容忽視的,是需要各個公交企業進行深入探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