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產工作是很多企業從事經營管理的核心,因其涉及面廣,影響深遠,也是社會公眾關注最多的焦點問題之一。處于對安全生產工作的極端重要性認識,筆者悉心閱讀有關報刊新聞,企業的安全管理和出現的安全危機事件關注中,發現存在一些“安全敗筆”現象,遂加以總結敘說(為方便交流,有關具體企業及安全危機事件未做舉例說明),以資引起一些基層站段在安全管理中提高認識,偏頗和不成熟之處望讀者見諒。
敗筆一:高歌猛進。安全生產工作開展中聲勢大,動作猛,求勝心切,不注重安全工作的軟著陸和適當緩沖,著力“快刀斬亂麻”,以求畢其功于一役,集中解決安全生產中的突出問題,精神雖佳,但往往缺少穩中求進的科學性安全生產工作思路,不能深刻體會到企業穩固的安全生產環境是日積月累、聚沙成塔的結果,以至對安全生產的長期性、系統性和漸進性管理實踐不力,科學性配置利用企業各種資源能力不足,不能很好將“好鋼用在刀刃上”,造成大量人財物的非科學性重點轉移,所以越是這種大張旗鼓地抓安全,安全生產問題卻容易頻繁發生。
敗筆二:錦上添花。好事做過頭就是壞事,在安全生產中也應該是這樣。一些企業為提高安全生產質量,確保安全生產萬無一失,在已經對安全關鍵環節有效卡控,能確保安全生產質量的情況下,搞所謂的管理創新,盲目對安全生產過程巨細無遺地煩瑣卡控,不惜添加監控錄像等全過程監控員工作業行為,脫離了安全生產簡約、實用、有效的管理原則,在見物不見人的傳統管理思想影響下,人文關懷缺失,以至于浪費了大量企業管理資源,加重了員工的工作精力和精神負擔,使員工長久處于被動執行狀態,減緩了安全生產工作的效率,造成了形式主義蔓延,激化了管理層和執行層不必要的矛盾沖突,導致出現安全管理中的誠信危機,產生不良的安全生產后果。
敗筆三:朝不慮夕。在一些企業中,受體制等因素影響,一些基層管理者超前做好安全工作的意識不強,缺少對企業安全生產長期負責的責任意識,安全憂患意識不夠,不能系統地進行安全生產戰略構建,習慣于把安全政績建立于在位期間企業安全穩定的基礎之上,經常重點投入當前安全工作中,片面追求安全生產成效的“現在完成時”,使得一些安全工作經常是巧修巧補,看上去很美,事實上治標不治本,無意識中給企業造成了潛在的累積安全憂患,不利用企業長遠發展,常常是前任管理者走不久,棘手問題就不斷找上門來,加大了后任管理者不必要的工作難度。
敗筆四:巧舌如簧。與其說一些企業的安全成績是干出來的,倒不如說是吹出來的。只要安全在一定時期不出大的事故(當然不會天天有事故),就可以避實就虛,按照有其果必要其因的哲學認識,大力提煉安全工作經驗成績,添油加醋地吹噓其如何扎實搞好安全生產,蓬勃開展企業安全文化建設等,盡力標榜安全成效。倘若等到安全生產真的發生了問題,他們也會不慌不忙,巧做文字游戲,以坦誠的姿態,訴諸各類媒體,空穴來風地宣傳其如何痛定思痛,把反思教育活動開展的有聲有色,積極化被動為主動,而實質的安全隱患問題其實大都沒徹底解決,等到安全危機一過,又會繼續步入文字制勝安全的怪圈。
安全文化網 m.zltai.com上一篇:安全生產也是“和諧”
下一篇:安全檢查為了過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