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完飯菜忘了關煤氣;用濕淋淋的手拔電源插頭;將電視機設置成“待機”狀態就匆匆出門;身份證、銀行卡隨意放置;過馬路時搶紅燈;下班不關電腦,不關燈;到人員密集的場所往往不注意逃生路線......這些生活和工作中的場景,大家都似曾相識,因為我們或多或少都犯了類似的錯誤!
也許,我們會為自己辯解,“我要趕時間,要講效率”,因為時間就是金錢,浪費時間就是浪費生命。也有人會說“我一時疏忽了”。但事故往往就在我們“趕時間”或是“一時疏忽”的瞬間發生。
安全拋諸腦后,事故隨即而來。
馬斯洛理論把人的需求分成生理、安全、社會、尊重和自我實現五類,依次由較低層次到較高層次。安全需求僅次于生理需求。人人都需要安全,人人都在講安全。可是在實際生活中,事故仍然層出不窮。為什么?人的慣性思維、惰性和疏忽大意是導致事故發生的主要因素。
有一個故事說的是有幾個人經過一個沼澤地,隱約看到前面有人留下的腳印。于是第一個人抱著試試看的想法按著腳印走下去,走了很遠很遠,最后陷到泥潭里死掉了。第二個人看到第一個人走過去了,有些害怕前面有泥潭,但存在僥幸心理,心想應該沒有問題,于是也跟著腳印走下去,結果也陷到泥潭里死掉了。第三個人看到前面兩人走過去了,想都不想就跟著腳印踩下去,結果也死了。所以說,大多數情況下慣性思維是害人的。
惰性人人都有,關鍵靠個人意志力進行消除。有一個司機,每次出車前都對車輛的傳動系統、制動系統、轉向系統、輪胎進行仔細檢查,發現沒有異常狀況才出車。另一位司機自恃有多年駕駛經驗,加之惰性思想作祟,某一次沒有對車輛作檢查就出車,結果因制動系統失靈發生車禍。
眾所周知,化工廠極易產生靜電事故。因行業本身的特殊性,故要求全體員工都應具有高度的警覺性和防范意識。但5.11事故還是發生了,就在接受過安全教育培訓的操作員眼皮底下發生了。事故緣于操作員疏忽大意未對移動缸采用夾靜電夾的方式消除靜電。這怎能不令我們扼腕嘆息,怎能不引起我們的足夠重視!
“安全第一,警鐘長鳴”,“安全第一,人人牢記”。
只有真正將安全擺在“第一位”,才能讓危險遠離我們身邊!
安全文化網 m.zltai.com上一篇:安全管理的“防道”與“治道”
下一篇:安全生產與《安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