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的時候,只要離開家門,媽媽就不住的嘮叨:騎自行車別太快、不要到水坑或者河里去游泳云云;從參加工作的那天起,領導就不厭其煩地上“安全課”:要嚴格遵守崗位操作規范、要熟記安全規程等等;步入機關科室后,雖然不再同機器設備打交道,但日常工作總離不了“安全教育要常抓常新、安全理念要潛移默化”;女兒剛剛會跚跚走步,我和妻子就天天叮嚀:“不要亂闖馬路、要注意汽車……”。這些都是現實生活中我們每個人經常遇到的“瑣事”。可見,安全已成為我們生活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在礦區隨處可見“安全是最大的幸福”、“幸福=零違章+零事故”之類的安全警句。安全和幸福劃等號,是一個非常淺顯的道理。工傷事故發生后,傷者家屬無不為之悲痛萬分,籠罩在家中的悲傷陰影久久不能散去,幸福似乎成為“空中樓閣”。因違章住院醫治的職工,除了身體的疼痛別人不能替代外,還要為給家人的帶來的擔憂,給單位帶來的損失后悔不已,此時更沒有快樂可言。見證了事故,看到了傷者,設身處地一想:假如當時違章的是我,那么……,也許……,后怕的感覺讓我們頭皮發麻、冷汗頓出。相信這個時候問大家,什么是幸福、什么是歡樂,答案不言而喻。
生命要得到保障,身體要免受傷害,必須以安全為前提。因為,只有在安全的環境下,人的生命才能有保障。多年來,上至中央、省市,下到集團公司、礦處,各級組織之所以把安全工作放在重要的位置,下大力氣通過各種活動開展多層次、全方位的安全宣傳教育,目的就是增強廣大職工的安全意識和安全素質,使人人重視安全、時時事事做到安全,不因自己的過錯給社會、家庭和他人帶來不可挽回的經濟損失和無法彌合的心靈創傷。
安全就在每個人身邊,安全就是最大的幸福,它牽系著千家萬戶。搞好安全工作不單單是各級組織的要求,更是每名職工應盡的職責。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嚴守勞動紀律,遠離“三違”,杜絕“三慣三乎”,做到“三不傷害”,是每一名職工對礦井應承擔的責任。只要我們每個人都把關心安全作為一種責任和自覺行動,把安全作為家庭幸福的前提,那么,就一定沒有消除不了的隱患和避免不了的事故。
讓我們行動起來,攜手向安全進軍。因為,在確保了自己的安全,他人的安全時,我們才能享受到幸福帶來的歡樂。
安全文化網 m.zltai.com上一篇:安全就要“常在河邊走就是不濕鞋”
下一篇:安全工作的“大”與“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