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法原則。一要加大投入。新時期的安全生產管理工作對施工企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原有的安全防護設備已經不能適應需要,必須加大資金投入,加強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的補充和更新,改善現有的設備條件,筑牢硬件基礎。二要加強管理。必須加強對職工和設備兩個方面的管理。三要加強干部作風建設。要求干部要主動深入一線,深入現場,加強設備檢查,加強職工安全記律檢查,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減”法原則。安全是一個綜合性指標,任何一個細小的差錯都會導致安全上出現問題。因此,要提高工程施工生產的安全系數,就必須減少各種不安全因素。一要減少設備病害。要千方百計的及時發現并消滅設備病害,減少設備病害出現的機率。這就要求現場管理和作業人員在檢查和消滅病害時要認真細致,嚴格按照技術標準、作業規程標準化作業,認真抓好設備病害的整治。二要減少人身傷害。一線施工人員,每天與各種工程機械打交道,對人身安全構成潛在威脅。要經常加強職工的人身安全教育,堅決制止違章違紀、違章蠻干的現象,加大對違規人員的考核力度。在工作中,對人身安全要形成自控、他控、互控的監控體系,還要防止職工在冷門方面(如上下班途中)出現人身安全傷害。三要減少自然災害。認真做好人員、機具、備品、措施等各方面的應急準備,未雨綢繆,超前控制,盡量避免或減少自然災害帶來的威脅。
“乘”法原則。一要依靠科技。要把大量的科技手段,先進的科技裝備,最新的科技工藝和有效的科學管理方法引進到安全生產中來,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安全保障能力。二要提高素質。企業的競爭最終是人才的競爭,企業持續發展的快慢,最終由職工隊伍整體素質來決定,先進的設備、先進的工藝、先進的管理最終要靠人來完成,要職工敬業,首先要精業,必須大力加強職工職業道德、業務技能、科學知識等方方面面的學習和培訓,提高職工隊伍整體素質,工作起來才能如魚得水,游刃有余。三要凝聚人心。優秀的企業,在人員的管理中處處體現“以人為本”的人文關懷。要多為職工群眾辦好事辦實事,用愛心暖人心,用關心聚人才,用誠心留人才,要密切注視職工思想動態,及時化解職工心中的疙瘩和矛盾,理順職工的情緒,讓職工對工作經常處于一種積極主動的狀態。四是要形成合力。“黨政工團”齊抓共管安全生產的良好局面,形成了一股搞好安全生產的強大合力。
“除”法原則。必須經常抓好職工的思想教育,讓職工樹立正確的工作理念——除浮求實;形成良好的工作要求——除松求嚴;養成良好的工作習慣——除粗求細;把握良好的工作態度——除驕求謙;挖掘開拓的工作精神——除舊求新。當然,搞好安全工作,單靠科技、素質、熱情和良心是不夠的,還必須要有一套完整的、行之有效的監督機制和考核制度。在落實各項規章制度時,要由人為控制向制度控制轉變,樹立“制度就是高壓線”的意識,不論是誰,越圈踩線都將受到嚴厲的懲罰,強化懲處力度,嚴格懲治違章違紀人員。
安全文化網 m.zltai.com上一篇:安全生產從細節做起
下一篇:安全活動室要管好用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