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事故,顧名思義是與員工的責任意識、行為相關的事故。避免這類事故,筆者認為只要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強烈的責任感、過硬的業務本領,是完全可以避免的。首先讓我們來看兩起案例。
[案例一]專業:裝表接電, 事故類型:梯上作業高墜,
事故簡題:在登梯過程中,因梯子忽然滑落,陳××隨梯子仰墜倒地死亡。
事故經過:11月14日上午,邵武供電局客戶中心營業管理所副所長按工作計劃,分配陳金良(工作負責人)、徐本光、揚軍三人前往邵武市古城路267號安裝電表,三人到達工作現場后,陳金良分配徐本光在墻壁上固定表板,揚軍登桿接線,自己將鋁合金梯子(防滑墊丟失)靠在屋檐雨披(光滑且有水漬)上,并向上攀登,當登至約2米高度時,梯子忽然滑落,陳隨梯子后仰墜地,因安全帽未系牢靠,造成安全帽飛出,陳后腦殼碰地并有少量出血,徐與揚立即停止工作,撥打120求救,陳于12月2日搶救無效死亡。
[案例二]專業:配電 事故類型:桿上作業高墜
事故簡題:10KV配網作業發生觸電墜落人身重傷事故
事故經過:2000年10月25日13時25分,珠海電力建設工程公司下屬班組工作負責人劉付海玲安排工作班成員利益軍和肖偉拆除21#桿接地線,此時利益軍表示肚子餓,要去買面包,工作負責人劉付海玲未置可否,當利益軍和肖偉來到21#桿下,利益軍見另一工作班成員劉文達從電房出來,即對相距約十幾米遠的劉喊:“我肚子餓,去買東西吃,你過來一下”,便自行離開。此時肖偉正在沿與國防線帶電引線沒有足夠安全距離的21#桿上登桿作業,沒有系安全帶,安全帽扣帶沒有扣系。13時35分,現場人員聽到桿上觸電聲,看到肖偉衣服著火,在約10米高處,安全帽先行脫落,然后身體墜落(身子先下,頭部側面碰地),身受重傷,此時,工作負責人急忙攔截了一輛路過的警車將肖偉送到拱北醫院搶救。
誰都明白,一旦發生事故,就會給當事人精神與肉體以及家人、企業和社會的利益造成不同程度的傷害。安全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而是從血與火的教訓中學來的,是我們用雙手和責任心創造出來的。案例一中,陳某在工作中如果注意了以下幾點,也就不會死亡:1、工作前檢查登高工具是否有缺陷;2、派一專人扶梯或用繩索固定牢固并采取防滑措施后登梯工作;3、將安全帽系牢靠后工作……案例二中,肖某在工作中如果注意了以下幾點,也就不會身受重傷:1、將安全帽、安全帶系牢靠后工作;2、在桿下有人監護時再開始工作……實踐證明,我們工作中多一點認真,就會多一份責任,就會多一層關愛,就會少一起責任事故。
對個人來講,責任心來自于高尚的價值觀,來自于崇高的使命感和對企業的、對家庭、對他人包括自己深深的愛,在安全生產工作中尤其如此。沒有責任感,也就沒有敬業精神,往往會不愛學習,不善思考,不愿吃苦,不思進取。沒有責任感,工作中既會威脅到自己的安全,對他人的生命也會造成威脅。以上兩起事故都是因責任心的喪失而引發的。總之,對于企業的員工來講,有了責任心,才會有干好工作的緊迫感,才能自覺的用高標準嚴格要求自己,才會科學、務實、深入地對待每一個工作環節,只有全面掌握好本職工作的要領和標準,才會在實際工作中體現出人生價值的閃光點。
對企業來講,只有將“愛心活動”作為建設“以人為本,忠誠企業,奉獻社會”的企業文化予以實踐,落實“三抓一創”工作思路,大力弘揚“努力超越,追求卓越”的企業精神,培育“愛心理念”,實施“平安工程”,營造安全、穩定、和諧的環境,形成“關愛企業,關愛員工,關愛社會,關愛自己,關愛家庭”的良好風尚,全員推動“主人翁責任”教育和班組“四個一”建設,促進員工、企業和社會共同發展進步,同時加強員工的職業道德和業務技能的培訓,特別是安全生產技能的培訓,才能杜絕責任事故的發生。
安全文化網 m.zltai.com上一篇:蚊蟲叮咬VS安全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