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說“安全就是生命、安全就是效益”。不錯,“安全生產”對于我們每個人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如果我們把“經濟效益”比作水,稍有不慎就會流失的話,“安全生產”就是盛水的容器,事故就是桶底的漏洞,如果桶底有了漏洞,再好的效益也會點滴不剩。
首先,如果一個單位的安全生產工作做得不好,它就不可能實現良好的經濟效益。其一,員工思想不穩定,正常的生產經營工作就無法進行。可以想象,一個單位天天有事主又哭又鬧,招來許多人圍觀,整日亂得像一鍋粥,員工還能安心工作嗎?正常的生產經營秩序還能維持嗎?正常的生產經營都不能進行,還能產生經濟效益嗎?其二,領導也不能安心工作。不管哪方面出了事故,領導都要出面解決,領導整日忙著處理事故,被事主鬧得焦頭爛額,又那有時間管理生產呢?員工不能安心工作,領導又無暇顧及生產與經營,單位就不可能創造出良好經濟效益。這就好比是用一個一升的容器去盛二升水一樣,是根本不可能做到的。
其次,如果做不到安全生產,不僅僅是當前不能產生良好的經濟效益,還可能把以前的積累全部消耗掉。因為事故發生后,經濟損失的可變因素非常多,我們很難準確的判斷出它的最終耗費。眾所周知,百貨成立時間還不長,這幾年通過努力好不容易有了一點積累,但還是非常有限的,如果出了事故,錢就會像流水一樣往外淌,不花不行。甚至是一個無底洞,要想填滿決非易事。本來就不寬裕,如果再因為安全方面出了問題花費很多,對單位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更加難以維系。這就好比用來積累效益的水桶掉了底,不僅是現在的效益,以前的積累也流失殆盡。
其實,在安全生產這方面我們都聽到、看到過這樣或那樣的慘痛案例,痛定思痛,我們更應該把安全生產作為頭等大事來抓。把安全生產作為頭等大事抓好,不是成立一個領導小組、多開幾次會、簡單宣讀幾份文件就能做好的,而是要我們全體員工對安全生產有一個清醒的認識,發現不安全因素及時給予糾正。同時,也要求我們在發現不安全行為時能夠不留情面,及時予以制止;同時還要我們把主要精力用在認真落實有關安全生產方面的制度上,用在獎懲制度的兌現上,把事故發生率降到最低。也只有這樣,我們才有可能創造良好的經濟效益,不斷增加積累。也就是說,我們只有把容器做大,把方方面面的漏洞全部補嚴補實了,我們的效益才不會流失,我們的日子才會越來越好。
安全文化網 m.zlt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