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全生產教育中,不少單位只注重安全知識本身的灌輸,而很少考慮教育職工如何進行心理情緒的調節。筆者認為,這樣做有失偏頗。
在企業安全生產中有一種叫做“期末違章”的現象,就是每到快下班或節假日將至時,一些人為搶進度、趕時間而偷工減料,因省略作業程序出現違章操作,最終留下安全隱患或直接釀成事故。這些人不是缺乏安全知識,也并非安全教育缺位,而是急于完工的心態占了上風,安全“情商”發生了問題。
情商是指控制自己情緒的一種能力。心理學研究表明,當人們處于某種特定心境時,往往會以特定的情緒看待周圍的事物,進而影響到正常行為和判斷能力。大量生產事故分析也證明,事故是否發生不決定于人的固有智商,而取決于作業者當時的情商。在感性情緒占上風時,安全知識再多也很難發揮作用!
與違章對決,其實是理智與情感的對決。在節假日收工之前、在與人發生爭執之后、或家庭生活出現危機時,都有可能使不良情緒進入工作而導致危險的發生。因此,一些逞強好勝、自控能力不強的年輕職工,或偏執內向、不善交流的職工,以及長期加班疲倦不堪的人員,都容易出現短暫的情緒調節不善,成為導致事故發生的重點人群。
其實,只要方法正確,人的不良情緒是可以有效化解的。從職工本人來講,修身齊家而后方可治國平天下,因此,要自覺倡導科學、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維護美滿和睦的家庭關系;平時注意提高個人修養,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學會自我調適的科學方法;上崗前保證充足的睡眠,使身心處于良好的狀態;準備好心理“事故預案”,感覺情緒處于低潮時,及時自我調節。從領導者的角度考慮,在加班時,對住處遠的職工做到車接車送,免除其后顧之憂;對情緒心理出現問題的職工及時做好思想工作,或暫時將其安排到其它崗位,這些做法都可以有效減少事故的發生。
在此建議企業在堅持安全知識教育的同時,也應注重安全“情商”的教育,只有這樣才能加大職工的安全保險系數,使安全生產獲得更加有力的保障。
安全文化網 m.zltai.com上一篇:“熟視無睹”也是安全隱患
下一篇:以人為本,開闊安全工作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