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一些報刊發表的談安全管理工作的文章,其中一個很重要的觀點是,安全管理要多講問題,慎言成績,少講成績。理由是安全生產具有長期性、復雜性、反復性和艱巨性等特點。
其實這種觀點早就流行,而且有更生動的說法:“成績不講跑不了,問題不講不得了。”現在持這種觀點的人也不在少數。但是筆者認為,這種觀點有片面性,并不完全正確。
問題的關鍵不在講不講上,不在少講還是多講,講成績與麻痹松懈沒有天然的聯系,與警鐘長鳴、居安思危、保持憂患意識并不矛盾。問題出就出在講成績的動機和目的上。
如果有了一點成績就沾沾自喜、盲目樂觀,大講特講;如果好大喜功,把一分成績說成十分,甚至“注水摻假”;如果為粉飾掩蓋自己的瀆職、失誤行為而講成績等等,可以肯定地說,事故遲早會找上門來,甚至給自己釀成牢獄之災。對這些人,確實應該大喝一聲“閉嘴!”
在安全管理工作上有一個極為有害的論調叫“事故難免”。“事故難免論”是安全管理工作的大敵,但至今還有一定的市場。
正像股市失去理性的暴跌是信心喪失的表現,“事故難免論”對我們在安全生產上樹立堅定的信心有極大的破壞作用,而消除這種錯誤論調的一個有力武器就是講安全生產的成績。例如講安全設施、安全培訓上的投入,講規章制度的健全完善,講技術革新改造和設備健康水平的提高,講各種缺陷和隱患的消除,講員工們的拼搏奉獻,講為什么能保持安全生產的長周期等等。
現實生活中,還有不少安全管理者對成績有意避而不談,并不希望“名聲在外”。他們認為名聲越大,壓力越大,出了事故更不好交待,這也是受了“事故難免論”的影響。
講成績可以使人看到光明,看到自己辛勤付出的回報,也是對員工勞動成果的肯定和尊重,是前進的助推劑;可以為取得更大的成績奠定基礎,樹立信心。為什么少講甚至避而不講呢?
筆者的觀點是,成績要講,問題要找,二者完美結合,相輔相成,相得益彰。
科學的態度應該是:挺起腰桿講成績,講成績理直氣壯、實事求是;彎下腰來找問題,找問題深入細致,一絲不茍。
安全文化網 m.zltai.com上一篇:安全管理工作要注重“人性化”管理
下一篇:別再讓煙花變淚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