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一個古老的話題,一個久談不厭的詞語。它縱橫在時空,滲透在我們的生活中。她總是那么悄無聲息的從我們身邊走過,沒有風的涼爽,比夜更加靜謐。然而,當事故晴天霹靂、震人心魄的那一刻,人們才會猛然醒悟,安全就是生命。生命是珍貴的,卻是微弱的,生命在死亡面前是那么的不堪一擊。忘不了克拉瑪依火災中喪生的300名祖國的花朵,忘不了在“5.12”地震中遇難的幾萬名兄弟姐妹,他們在生命的長河中霎那間流逝...
作為核電人,不會忘記美國三里島事件,也不會忘記蘇聯切爾諾貝利的嘶吼;作為中核集團的每一名員工,不會忘記2002年4月6日那一天。讓我們回到2002年的4月6日,中核集團七九四礦發生了核工業歷史上最大的一次工傷死亡事故,死亡12人,重傷2人,輕傷26人!為此,中核集團為了記住這次慘痛的教訓,將4月6日作為集團的安全生產日。
安全生產是每個企業立足社會的基石。核能作為清潔能源,以往始終被民眾所排斥,人們是談核色變,所以安全生產對于核電行業來說尤為重要。核電從這里起步,這是我們的驕傲。所以秦山核電站將安全視為生命,每一處設計、每一份制度、每一份操作規程等等,安全都深入其中。公司始終將創建安全文化放在第一位,始終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安全方針,將安全文化灌輸到每個員工的心里,體現在每一項工作中,關注于每一個細微處。秦山核電站安全運行18載,446天、448天、469天,不斷創造連續運行新紀錄。令人更加可喜的是,近日電站又通過專家組評審,秦山核電站30萬機組可以提升功率325MW。這是公司始終將安全視為生命,嚴謹態度、不斷科研創新的成果。
消防安全作為核電站安全的一部分,始終貫徹國家“預防為主、防消結合”的方針,遵循縱深防御、嚴格監管的原則,確保核電站的正常運行。由于在初期設計時缺少國家相關標準和法規,為了達到安全的需要和設計的嚴謹,秦山核電站在遵照國標《建筑設計防火規范》的同時,還參考了美國和IAEA的相關標準,并且運行十八年來,電站不斷對消防系統進行變更和改造,以符合更嚴格的安全標準、同行評估;電站還制定了一系列防火安全制度和程序,在日常嚴格執行的同時,不斷的升版和更新。通過不斷的實踐和總結,不斷摸索和創新,電站建立了完整的消防監督管理指標體系,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管理理念;電站不斷加強員工消防培訓和演練,使他們具備相應的滅火和應急響應能力,從而保證了火災初期火勢的控制,為消防隊爭取了滅火時間,最大限度的降低火災可能帶來的損失。安全工作只有起點,沒有終點,電站消防安全管理從來就不會停止銳意創新的腳步,所有這些只為了為電站的安全運行提供堅實的防火安全保障。
在祖國2010年世博年里,積極響應國家建立“環滬護城河”計劃,安全則是重中之重。這是每個公民應承擔的安全責任和義務,作為核電站的工作人員我們則更加責無旁貸。確保電站日常消防安全,特別是世博會期間的防火安全,始終是我們防火工作人員心中繃緊的那根弦...
王家嶺礦難中被救出礦工的親屬是幸福的,因為親人安全了;海地地震中夫婦的痛哭也是幸福的,因為失散的嬰兒安全回到了他們身邊;甚至于父母揚起巴掌重重的打在孩子身上也是幸福的,因為他們的孩子避免了一場車禍...朋友們,讓我們牢記安全,即使她是那么的無聲無息,即使她沒有風的涼爽、夜的靜謐,只要安全在我們心中,幸福就在我們手中。
安全文化網 m.zltai.com上一篇:關于安全生產的一點感想
下一篇:對安全文明檢修管理的實踐與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