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程靜說:“幸福感的第一要義應該是安全感。只有國家富強、社會穩定,老百姓對自己的生活才有安全感,也才有幸福感可言。”對我們化工企業員工來說,安全生產是福,只有做到每天安全回家才有幸福可言。沒有安全生產,幸福只能是一句空話。
幸福生活來自安全。這么多年來在我們身邊發生太多的安全事故,一時的疏忽和麻痹而斷送了多少人的青春年華和理想,又給企業帶來了多少無法估計的損失。當我們看到父母失去兒女那呆滯的神情,當我們看到妻子失去丈夫,丈夫失去妻子的時候,當我們看到兒女失去父母的時候,哪一顆心不在流淚,哪一顆心不在哭泣?如果說還有什么可以和幸福等同的話,那就是安全!
安全是企業員工的一項最基本的心理需求,員工只有在安全感得到充分保障之后才能有其他更高層次的追求,也只有在安全需求得到滿足之后才能有幸福感。因此可以說,安全才是幸福的重要前提。據報載,每天有14萬人左右離開這個世界,而這些人中除了一部分生老病死以外,大部分人是死于各種安全事故。據國家生產監督管理局統計,2010年全國發生各類事故363383起,死亡79552人。血淋淋的事實,觸目驚心的數字告訴我們,安全是各行各業都不容忽視的主題。而我們能夠呼吸著已是一種幸運和幸福,所以我們更應該懂得珍惜生命,關注安全,做到不傷害自己,不傷害他人,不被他人傷害。惟有如此,我們的生命和健康才可以得到保障,我們的生活和生產才能達到安全的目的。
安全生產是企業生產活動中的前沿陣地。“海恩法則”告訴我們:每一起嚴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輕微事故和300次未遂先兆以及1000個事故隱患。安全,是母親手中密密縫的針線;安全,是父親慈愛的關懷;安全,是妻子殷切的叮嚀;安全,是兒女純真的期盼;安全,是戀人脈脈含情的思念……安全,是牽掛、是企盼、是人類最真摯的愛;安全,是人類社會文明和進步的象征,是人類社會追求的永恒主題。胡錦濤總書記指出:安全生產關系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關系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安全問題既是涉及科學發展的經濟問題,也是關乎和諧穩定的政治問題,更是影響職工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家庭幸福的民生問題,關心職工群眾生活,關心職工群眾的幸福指數,建設和諧企業、和諧社會,首先必須把安全工作做好,沒有可靠的安全環境作保證,再好的經濟效益,再多的民生工程,再漂亮的管理口號,也難以讓職工群眾踏踏實實的安居樂業。
幸福的方式有千萬種,幸福的方法各式各樣。幸福感放到企業里就是安全幸福感。安全是最美麗、最動人、最實在的幸福!沒了安全,沒了生命,一切都等于零。
安全文化網 m.zlt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