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船企業勞動環境復雜,作業面大,起吊、電焊、剪切、機械加工、帶電作業、易燃易爆等操作崗位安全隱患多,安全生產管理存在一定難度,防墜落、觸電、燃爆等重大事故發生成為船廠安全生產管理的重中之重。因此,船廠安全管理需要抓安全隱患因素分析,抓安全管理組織和制度建設,抓安全管理教育和培訓,抓安全事故分析和處理,抓安全管理檢查整改,確保安全生產措施有效落實,確保國家財產、職工安全得到保障。
一、抓安全隱患因素分析
隨著勞動力市場供需矛盾加劇,船廠的用工日趨緊張,臟苦累險工種的招工基本沒有補充,因此,船廠在用工上長期采取使用農民工、協力工等勞務外包方式,以緩解用工緊張狀態。但是,農民工、協力工等勞務外包,給船廠安全生產管理帶來了新的問題。
1、農民工、協力工等勞務隊伍的安全管理能力、意識、措施相對較差。各勞務隊負責人履行安全管理職責和責任不足。同時,勞務隊中務工人員經常流失更新,形成極大的安全隱患。
2、新員工安全意識不足,預防保護差。新員工入職后雖然接受了安全教育,但安全意識的樹立還有一個過程。在生產操作中,主要安全操作規范能夠記取,其它安全要求容易疏忽,新員工中違反操作規程,形成極大的安全隱患。
3、老員工操作熟練后安全警惕性有所放松。有半年以上操作時間的員工,對設備、對產品、對操作都有了一定了解和掌握,在生產操作中開始從保證安全向追求速度轉變,自認為對操作的安全性已全部掌握,安全生產的警惕性有所放松,產生一定的麻痹思想,同樣是形成極大的安全隱患。
4、部分設備設施帶“病”運轉。這些隱患問題包括緊固螺栓斷裂、鋼纜磨損、電路破損、開關失靈等等。反映出設備檢查維護不夠,設備檢查維護紀律執行不足,小“病”沒有及時發現并根治。帶“病”運轉的設備設施是極大的安全隱患。
5、生產操作的現場環境不能始終如一地保持5S要求。生產現場5S管理不能持續開展,在生產現場雜亂時,內部通道被占用、工位器具不定置,船廠內部貨車、叉車等物流運輸不暢,形成安全隱患。
6、易燃易爆品的使用管理尚需加強。生產現場各類氣瓶、油品等安全管理不足,防易燃易爆意識、措施不強,各類氣瓶定置管理、防倒伏控制、防近火源使用等管理不到位,形成安全隱患。
二、抓安全管理組織和制度建設
1、建立三級安全生產管理組織。船廠成立安全生產委員會,船廠第一負責人擔任委員會組長,相關生產部門、車間負責人擔任成員,并在生產部門和車間設置安全員崗位。車間主任作為車間安全生產第一負責人,承擔車間的安全生產管理責任,車間設置兼職安全員崗位,負責對車間的安全生產管理工作的檢查、教育、考核、處理。生產小組的組長是本小組的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對全組安全生產負責。船廠安全生產管理三級組織的建立并運行,從組織上保證船廠安全生產管理工作的組織落實、人員落實、責任落實。
2、制定安全生產委員會工作機制。建立船廠安全生產委員會定期會議制度,研究并解決安全生產工作中的問題,分析并評估船廠安全生產狀況,反映并協調安全生產管理中的資源配置和必要的投入。確定專職或兼職安全員崗位職責和工作要求,對安全檢查中發現的安全隱患及時提出整改措施和要求。車間及班組安全員規定在班前會、小組會、專題會上必講安全。建立一整套安全生產管理工作的表單和流程,為規范安全生產管理奠定基礎。
3、開展安全生產組織工作情況評估。評估安全生產委員會召開的安全會議次數、會議質量、解決的安全問題、制定的安全措施。評估安全生產檢查次數、檢查面、檢查的重點、檢查的效果、安全檢查處理通報。評估有多少職工接受了安全教育、新入職員工安全教育率、安全生產三級培訓教育效果。
4、補充完善安全生產制度建設。在船廠安全生產制度建設工作中主要內容有:船廠《制度匯編》中安全生產管理制度是否健全,根據船廠的生產實際情況,是否及時增加、修訂、完善安全生產管理的規定和辦法。安全生產管理制度是否能夠滿足船廠安全生產管理需要。
5、擴大安全生產制度覆蓋。目前船廠安全生產管理制度覆蓋了以下部分:設備操作安全、人員作業安全、船廠安全保衛、車輛安全管理、危險品管理、安全事故報告規定、安全事故分析規定、安全事故處理規定、安全事故整改措施規定、安全生產檢查規定、安全事故教育規定等等。從覆蓋層次看:管理層安全生產責任制、職能部門安全生產管理規定、操作層安全生產規范。從覆蓋面看:船廠安全生產管理制度覆蓋全部所有崗位。
6、安全生產制度執行情況評估。對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執行效果,需要建立定期評估機制。對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執行情況跟蹤,對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執行效果評估,這是船廠安全生產制度建設的一項重點工作。
三、抓安全管理教育和培訓
1、抓新員工安全教育。新員工入職的安全培訓教育主要集中在生產工人中的新員工安全教育,新入職的生產工人在入職當天開始接受船廠安排的集中培訓,培訓內容包括企業介紹、廠規廠紀、操作規程、安全生產等知識,其中安全生產教育培訓是重點和主要內容。分配到車間的新工人在到崗的當天,還要接受車間安排的現場安全培訓教育。分配到班組后由組長確定師徒,接受師傅的安全操作培訓教育。船廠在新員工入職檔案中或在船廠培訓資料檔案中留有安全教育培訓記錄。其他管理崗位新員工的安全培訓教育主要是通過企業規章制度的培訓教育實施的,在企業規章制度培訓中《勞動紀律、生產秩序管理規定》、《安全生產管理規定》等是重要培訓內容。
2、抓安全事故處理教育。根據船廠安全事故處理的相關規定,對發生安全事故的當事人和所在單位的相關人員開展安全教育工作,一是安全事故當事人所在班組、車間在早會上通報并分析安全事故,教育全組或全車間員工汲取安全事故教訓,增強安全生產意識。二是對安全事故當事人及負有管理責任的相關人員予以通報處理,使相關人員在安全事故中得到教育。三是通過辦公會、專題會、事故分析會的召開,宣傳安全生產,使更廣泛的員工受到安全教育。
3、抓特殊工種安全教育。船廠的焊工、叉車工、行車工、電工等特殊工種,要求取證上崗。目前船廠對這類特殊工種的取證、上崗安全教育工作有:一是招聘這類工種時,要求有在有效期的相關證件。二是船廠組織對特殊工種人員的技能考核(如焊工),考核合格發給《特種作業人員操作證》上崗。三是安全教育納入船廠安全培訓計劃中實施。
4、抓全員安全意識教育。在工人隊伍中,農民工、協力工占主導部分,絕大部分從事鉚焊操作。員工安全意識教育的重點在新入職的農民工和從事鉚焊操作的生產工人。通過安全警示標志、安全標語、安全宣傳專欄營造安全宣傳教育氛圍;通過檢查勞動防護用品穿戴來建立員工安全保護意識;通過規范生產現場5S管理來提高員工安全生產素質和素養。
四、抓安全事故分析和處理
重視每一起安全事故的處理工作,對安全工作抓反復,反復抓,通過抓安全事故處理達到制定整改措施、消除安全隱患、教育廣大職工、推進安全管理的效果。
1、建立安全事故處理調查組。船廠及車間兩級安全生產領導小組應根據事故的性質及嚴重程度成立事故調查組,負責對事故進行調查處理。其中,重傷以上的安全事故由船廠安全生產委員會成立事故調查組,其他事故由各車間安全生產領導小組成立調查組。事故調查組在對事故進行全面調查并充分收集證據的基礎上,召開事故分析會,對事故原因作出分析判斷,并提出對事故的處理意見。
2、多部門共同分析安全事故原因,共同制定安全事故整改措施。對安全生產事故的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的制定要有相關部門人員參加,其中負責生產、負責技術、負責安全的相關人員必須參加,事故單位(車間、班組)的負責人應參加原因分析和整改措施的制定。
3、加強安全技能、意識培訓教育。在制定船廠月度培訓計劃時。制定安全培訓教育計劃,對職工安全技能、安全意識加強教育培訓。對新員工的入職培訓要安排安全培訓的專項內容。對安全生產事故的責任者及其他人員安全教育要結合安全事故處理從快開展,注重安全教育時機和效果。
4、事故處理“五不放過”。事故原因沒有查清不放過,事故責任者及其他員工沒有受到教育不放過,安全防范措施沒有落實不放過,事故責任者沒有受到處理不放過,安全整改措施的實施效果沒有驗證不放過。對安全防范措施、安全整改措施實施后的效果進行驗證、評估,并做好驗證評估記錄。
五、抓安全管理檢查和整改
1、開展四種形式的安全檢查工作:一是接受上級職能部門組織的專題安全檢查;二是船廠組織的現場檢查、5S檢查、安全檢查;三是各生產單位開展的安全自查;四是針對安全事故開展的專項安全檢查。通過安全檢查,發現安全隱患,制定整改和預防措施,保障安全生產。
2、重點抓三方面安全整改工作:
一是操作者操作不當造成安全事故的整改。操作者操作不當造成安全事故的整改措施制定能力有保障。船廠有員工安全培訓能力,有安全培訓的教材、師資能力,有船廠、車間、班組安全教育培訓機制,有師帶徒負責安全的責任制,有車間、班組的安全檢查、巡查等等。
二是工作環境造成的安全事故整改。工作環境造成的安全事故整改措施制定能力有保障。船廠現場5S管理有推行能力,定置管理、區域劃分按規定實施并有檢查糾正機制,現場物件擺放基本有序,總體上對安全生產沒有影響。
三是設備事故造成的安全事故整改。設備事故造成的安全事故整改措施制定能力有待提高。設備事故造成安全生產事故時有發生,目前對這類安全事故的預防措施、糾正措施的制定能力還不能滿足安全保障要求。一是設備管理力量不強,二是設備維護隊伍不足,三是設備事故鑒定、預防措施制定等能力不夠。
3、重視安全整改措施實施效果評估。船廠對安全檢查提出的整改措施、安全事故處理制定的整改措施需要按時間要求進行整改,有些安全整改措施涉及資源和其他部門協調配合,暫時無法實施時,也需要制定臨時措施以保證生產安全。對安全整改措施實施效果評估:一是整改措施實施是否完整、全面、達到安全生產效果;二是整改措施實施是否舉一反三,消除其它安全隱患。對安全隱患舉一反三的分析。
安全文化網 m.zltai.com上一篇:安全防范重于事后搶險
下一篇:“安全月”過了安全工作也不可松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