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事件經過
2004年6月24日,汽機二班接到運行缺陷“#6機大機A冷油器底部放油門關不嚴有滴油”,安排諫壁電廠工作人員進行處理。
10:00經檢查發現A冷油器底部放油門格蘭處滲漏。在未辦理工作票和通知運行人員的情況下,檢修人員×××便用手將格蘭擰了兩三圈,隨即用扳手復緊格蘭,復緊過程中A冷油器底部放油門從根部斷裂,大量壓力油從斷口噴出。檢修人員×××立即跑到集控室告知運行人員。運行人員立即將A冷油器切換到B冷油器運行。檢修人員用塞子對斷口進行封堵,因壓力大、油溫高,多次封堵至10:40分封堵成功。
此次泄漏主油箱油位由1560mm降到1360mm。約10:50分汽機二班迅速組織人員對#6機主油箱補油和現場漏油的清理工作,約12:00時#6機主油箱油位補至正常油位,共補油18桶。約12:30分現場清理完畢。漏油大部分用濾油機打入污油箱再生使用,浪費了大約2-3桶油。21:00時汽機二班對A冷油器底部放油門堵頭用夾具進行加固,A冷油器經充油排空氣后恢復備用。
二、事件原因
檢修人員×××及×××接到班長的消缺安排之后,安全意識薄弱,安全思想不到位,在未辦理工作票的前提下,擅自動運行設備,沒有采取任何安全措施,用扳手緊放油門格蘭時閥門從根部斷裂脫落,造成#6機跑油約14桶(共補油18桶)。
三、采取的措施及吸取的教訓
1、汽機分部應對#1-6機主油箱的事故放油門懸掛禁止操作的紅色標志牌、加裝防護罩,以防誤動。并對#1-6機組所有的油箱底部放水門加裝二次門,以防泄漏。
2、檢修部的員工要充分認識到這次事件錯誤的根源及危害性,認真總結、深刻反思、接受教訓,加強員工“兩票三制”和反習慣性違章教育,杜絕此類事件的再次發生;
3、該閥門的材質不符合原能源部《DL5011-92中4.6.19(5)》條的設計規范要求,壓力油系統管道都應使用鋼質閥門。汽機分部應對#5、#6機油系統使用的不符合規范的鑄鐵、生鐵、鑄銅閥門進行一次全面的清理摸底,并利用設備停運機會進行更換,以減少事故隱患;
4、#1---#6機凈油箱中應保持一定的存油量,在主油箱油位下降時能夠迅速補油。
5、運行人員發現油位下降或系統泄漏,要迅速進行補油,適當的降低機組負荷(在滿負荷情況下),如果油位已降至規程規定值1.25米仍然不能迅速補油時,應嚴格按照規程要求打閘停機。
6、對處理過程的總結:事故出現時,應立即設法堵住或隔離漏點,聯系檢修迅速補油;降負荷;切換備用冷油器;嚴密監視就地、盤上油位,通知熱工解除油位低低閉鎖交/直流油泵啟動;油位降到1.25m仍不能迅速補油時,應立即請示值長啟動交流油泵打閘停機破壞真空。另外注意密封油系統可能受到影響,必要時降低氫壓或緊急排氫。
上一篇:#3機TV1閥運行中突然關閉事故
下一篇:#6機密封油系統跑油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