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安全文化是先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打造本質安全型企業、維護職工生命與健康權的新的安全管理模式的核心,是“以人為本”理念在安全管理中的具體體現,也是構建和諧礦區的首要條件。安全文化是企業安全工作的靈魂,其核心是“以人為本”用科學發展觀塑造煤炭企業安全文化建設新環境,最終目標是防止事故、抵御災害、維護職工身心健康,它代表了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通過對煤炭企業安全生產現狀的調查和思考,使筆者認識到:借助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契機,加強企業安全文化建設,營造濃厚的安全氛圍,才能正確解決安全生產中面臨的矛盾和問題, 形成良好的安全生產環境,促進企業健康持續發展。
關鍵詞:煤炭、發展觀、企業、文化、安全
科學發展觀是企業安全文化建設的靈魂和基礎 胡錦濤總書記指出:“安全生產關系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關系改革發展穩定大局,要堅持節約發展、清潔發展、安全發展;把安全發展作為一個重要理念納入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總體戰略”。總書記的這段話充分體現了對安全工作的重視和關注。而要用科學發展觀指導煤炭企業安全生產,我們就必須了解什么是科學發展觀?系統地講,科學發展觀是我們黨對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指導思想的創新和發展,是我們用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解決前進道路上面臨的矛盾和問題,順利推進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根本指針。
加強安全文化建設不僅是貫徹落實“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得逞體現,更是實現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協調健康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工作。安全文化是社會發展進步的產物,具有一系列反映時代要求的本質特征。而安全文化作為企業文化的一部分,代表了先進文化的發展方向。其出發點在于提高干部職工的安全文化素質,形成“關愛生命、關注安全”的輿論氛圍。安全文化建設的重要任務就是宣傳科學的安全生產知識,提高職工的安全技術水平和安全防范能力。在煤礦企業,安全工作是人命關天的大事,關系到職工的生命和健康,關系到每一個家庭的幸福。可以說,安全文化是企業安全工作的靈魂,其核心是“以人為本”,最終目標是防止事故、抵御災害、維護職工身心健康,它代表了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
而新時期煤炭企業安全文化建設,必須立足于企業的自身特點,必須把安全是最大的效益;是維護廣大職工利益;是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踐行科學發展觀的具體體現作為煤炭企業健康持續發展的前提,通過大力開展安全宣傳教育活動,增強干部職工的安全意識,進一步提高干部職工的安全文化素質,努力營造實現生產價值與實現人的價值相統一的煤礦現代化安全管理體系。只有超越傳統安全監督管理的局限,用安全文化去塑造每一位員工,從更深的文化層面來激發員工“關注安全、關愛生命”的本能意識,才能建立安全生產的長效機制,實現安全生產的長期穩定。
企業安全文化建設的內涵和意義 安全文化,顧名思義是指企業在長期安全生產和經營活動中,逐步形成的,或有意識塑造的又為全體職工接受、遵循的,具有企業特色的安全思想意識、安全作風態度、安全管理機制及行為制度規范之總和。安全文化和企業文化同樣都是凝聚人心的無形資產和精神力量,是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靈魂和推動力,是員工精神、素質等方面的綜合表現,是企業安全管理的基礎。安全文化是先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打造本質安全型企業、維護職工生命與健康權的新的安全管理模式的核心,是“以人為本”理念在安全管理中的具體體現,也是構建和諧礦區的首要條件。
眾所周知,煤炭企業作為一個高危行業,由于生產環境的特殊性、地質條件的多變性和動態運行的不可知性,發生事故災害的機率較高,安全工作歷來成為全社會關注的焦點,也是長期困擾煤炭企業和諧發展的主要難題。與以往煤炭企業用人多、設備陳舊、環節復雜和效率低的觀念不同,現代煤炭企業更加注重遵循客觀規律,堅持依靠科學技術,減人提效,減少和優化生產環節,在提高安全裝備技術水平、改進落后的生產方式和工藝、提高員工隊伍業務技術素質上下工夫,推動煤炭生產由“采掘頭面多,占用設備多,使用人員多”的外延擴張生產方式向“采區布置合理、生產工藝先進、裝備精良適用、隊伍精干高效”的內涵發展生產方式轉變。解決煤炭企業安全“管理手段簡單、管理形式粗放、管理層次多、有效性逐級衰退”的問題,就必須以人本思想為指導,通過安全文化以有形或無形的渠道,正式或非正式的傳播方式,在煤礦員工中樹立一種全新的“安全生產、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理念,以此推進煤炭企業文化建設向深層次發展。
安全文化建設是企業健康持續發展的基礎 近年來,煤炭企業安全生產形勢十分嚴峻,可以說是投入不少、制度不缺、處罰不輕、教育活動不斷,但是,“三違”現象始終屢禁不止,事故時有發生,企業疲于應付對事故的處理。而安全文化對全體員工文明素質的提高具有導向、約束和凝聚作用,通過安全文化建設,將會使每一名員工以“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價值觀作為自己的行為指南,努力使自己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符合企業的安全價值觀,使企業盡快走出“事故導向”的管理模式,實施“超前管理”,有效防止事故的發生。因此,加強企業安全文化建設,營造濃厚的安全氛圍、職工實行安全自主管理,良好的安全生產環境才能形成,企業才能精心組織生產,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韓城礦務局下峪口礦黨政認識到企業安全文化是煤炭企業生存發展的必然之路和重要手段,始終站在政治高度強勢推進企業安全文化建設進崗位,緊緊圍繞“保安全、重調整、強管理、求發展、促穩定”的工作目標,以崗位行為規范集中教育活動為主線,以企業文化手冊為突破口,以規范操作安全生產為落腳點,用多種形式方法使企業文化在該礦落地生根。利用廣播、電視、黑板報、班前會、理論學習時間、安全學習日等一切輿論陣地進行大肆宣傳,開展崗位行為規范集中教育活動動員會,開辟廣播專題,把學習文件、領導講話、外單位經驗、各區隊、科室工作成績等作為專題的主要內容,配套編發《簡報》的形式,張貼標語,組織政工人員到班前會宣講,工會組織人員到班前會教唱《韓煤之歌》并通過各類會議舉辦文藝晚會等形式使職工領會開展崗位行為規范集中教育活動的意義和目的,在全礦形成良好的安全文化輿論氛圍,使安全文化建設的理念在職工心中扎根發芽。
安全文化建設是提升安全管理水平的需要
縱觀煤礦安全事故,職工違章起因大多數都不是“故意行為”,而是安全意識淡薄、安全素質不高而造成的。以往我們對于人為因素的認識還存在著深層次上的欠缺,而這些因素的全面歸納,就是人的文化、人的素養,沒有形成客觀的安全質量。因此,要保證人的行為、設施等物態和生產環境的安全性,更好地預防事故的發生,達到安全生產的目的,就需要從人的基本素質出發,建立起以“人”為核心內容的企業安全文化新理念,通過文化約束全體員工的安全行為,使每一名員工自覺地增強安全意識,明確安全生產責任,從而能自覺地實施自保互保。有了這個作保障,“我要安全”才能成為職工從事生產安全的出發點和歸宿,企業的安全管理才能實現規范化、科學化,才能夠有效控制事故的發生,從而實現安全生產良性循環發展。為了扎實推進安全文化建設,下峪口礦始終圍繞礦安全生產這個中心,突出重點,有計劃、有步驟、有安排,有條不紊的進行崗位行為規范活動并向縱深遞進把崗位行為規范作為一條主線貫穿于整個安全文化建設的過程中。編發了《下峪口礦關于職工崗位行為規范集中教育學習培訓安排意見》,從培訓范圍、內容、方式、獎懲辦法進行了全面的安排,編印了政工、經營、生產、輔業,四套職工崗位行為規范讀本,各基層區隊分別按工種精心培訓,長期堅持崗位練兵活動,加強監督考核嚴格獎罰兌現。并在區隊建立示范點,以點帶面全面推進。在礦區又一次掀起了貫徹落實《企業文化手冊》《安全文化手冊》為切入點的學習熱潮,并落實到實際安全生產過程中。
安全文化建設是實現安全生產的保障 煤炭企業安全文化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筆者認為必須從基礎工作做起,讓企業安全文化建設在煤礦落地生根,才能使安全文化真正發揮應有的作用。
完善安全文化識別系統。 安全文化識別系統是安全文化建設的基礎工程,培育和深化安全核心理念,必須依托識別系統才能起到警示教育、渲染氛圍的作用。下峪口礦結合企業的實際,刷新安全環境基礎工作,在井上井下設立安全文化長廊、電子屏幕等設施,形成視覺沖擊力,發揮安全視覺識別系統對員工行為規范的指引作用,導入安全標識、安全色、安全形象標識等,將安全行為準則符號化、視覺化、標準化,形象地傳達企業的安全標準,通過視覺系統,警示員工什么是禁止的,什么是不安全的,通過安全警示,使員工的個人行為變成群體行為。近年來,下峪口礦以準軍事化為突破口,以手指口述為落腳點,扎實推進安全文化進崗位進家庭,培育和提煉了“規章至上、安全為天”的安全理念,通過各種形式在全體員工中宣灌、滲透,建立安全文化長廊、開展安全書畫展、開展安全漫畫冊學習等,提高了員工對各種安全理念的認知程度,促進了安全生產。
加強安全文化制度建設。“把決策交給集體、把管理交給制度、把監督交給職工”,要鞏固無形的企業安全價值觀,必須寓無形于有形之中,把它滲透到企業的每一項規章制度、政策及工作規范、標準和要求當中,進行強勢推動,使員工從事每一項活動,都能夠感受到企業安全文化在其中的引導和控制作用。要對管理人員、操作人員,特別是關鍵崗位、特殊工種人員,要進行強制性的安全意識教育和安全技能培訓,使員工真正懂得違章的危害及嚴重的后果,提高員工的安全意識和技術素質。只有讓員工把那些約束行為的制度變成了自己的行動指南,從思想上接受企業倡導的安全價值理念,企業安全文化才有恒久的活力。下峪口礦經過多年的積淀,形成了“制度至上、精準執行”管理理念,在安全方面建立礦井各個工種崗位責任制、事故隱患排查制度,重大隱患責任追究制度等,可將這些規章制度匯編成冊,在廣大員工中廣泛學習推廣。
強化員工安全教育培訓。要繼續強化安全素質培訓,提高職工安全技能。加強區隊、班組安全技術培訓是礦井安全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傳統的安全管理對培訓也很重視,但有明顯的局限性,為培訓而培訓,效果不很理想。因此,在抓區隊、班組安全技術培訓方面,要在主動加強崗前培訓、崗位培訓等常規性教育的同時,要借助安全活動與超常規的安全教育來努力提高職工的整體安全技術素質。掘三區實行“兩手抓、兩手硬”的結果。一手抓班前會規范,一手抓現場操作規范與崗位培訓,并把《手指口述》要領編成順口溜句句押韻,掌握的職工達到了80%,同時每天在井下現場對“手指口述”工種操作要領演練不少于2人次由班長監督,對記不住操作要領的職工不予安排相應的崗位,實行再培訓,使職工通過基本行為規范與各自的崗位工種的規范操作達到素質和技能同步提高的目的。并積極推行“每日一題”、“每崗一題”、“每月一考”、“現場幫教”等靈活的安全活動,認真學習安全規程、施工措施及法律法規知識,并在重要安全知識方面做反復出題,反復考試,強化職工記憶,提高職工掌握安全知識的整體水平。要強化安全教育,提高職工意識。堅持安全教育責任化。要明確班組長為班組生產的第一責任人,全面負責班組安全教育工作,并與其工資、獎金掛鉤。堅持安全教育科學化。安全教育要有針對性內容,與典型事故案例相結合,不斷剖析事故根源,做到舉一反三。創新安全培訓形式,注重把安全培訓從傳統的我說你聽向互動參與、相互討論轉變,從單一教學模式向多種教學模式轉變,從課堂向現場轉變,從理論向操作轉變,不斷提高安全培訓質量。
開展特色安全活動。安全文化建設必須不斷創新和探索新的方法和新的載體,通過職工喜聞樂見的特色活動,把安全理念融入到日常的管理和行為中,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一是要推廣親情教育法,要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一切安全宣傳教育均以“我”為中心,突出主體“我”,達到循循善誘,觸動心靈的目的。在礦井口開展家屬協管員安全囑托活動,在各單位區隊會議室設立員工“全家福”照片牌板,開展班前安全宣誓承諾活動,開展各個工種崗位行為規范勞動競賽,舉辦“安全文化建設進崗位手指口述安全確認”匯演等,通過全員雙向互動自我教育,積極讓員工自主參與安全宣傳教育之中,取得教育效果。二是要設計載體,堅持普遍引導與針對性教育相結合、行為控制與思想預防相結合、區隊教育與家庭叮囑相結合的方法,不間斷地開展各類安全活動。如,安全活動月下峪口礦在廣大中小學生中開展的“給礦工叔叔的一封信”、“我和爸爸媽媽談安全” 活動,在整個礦區營造出了濃厚的安全文化氛圍。開展的“安全自保聯保”活動,讓員工強化自我約束,無論何地何時,無論干什么,都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三是要充分發揮群眾安全監督網絡的重要作用,形成工會管網、團委管崗的安全保障體系,夯實安全基礎。通過有效的文化活動載體,以培養人、教育人、熏陶人、感染人、觸動人、關懷人為主題的人性化安全活動的開展和文化滲透,喚醒人們對生命安全健康的渴望,誘發人們對改善工作條件、生產環境的乞求,從而樹立科學的安全理念,促進企業安全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