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企業對安全工作越來越重視,安全教育工作也得到了逐步加強。但是,在企業安全教育中,囿于書本搞教育,坐而論道學知識的現象比較普遍。比如,在對新入廠員工進行安全教育培訓時,總是向他們講授一些安全理論、安全規章制度、安全防范要領等書面知識,即使通過了上崗前的安全考試,拿到了安全培訓合格證,上崗后仍然難以達到崗位工作要求。有的人培訓考試成績很優秀,對安全規章制度背得滾瓜爛熟,但對現場的一些安全風險缺乏識別能力,更難以處置一些突發的安全事故隱患,有的員工甚至對一些安全專用工具的型號都辨別不清。
究其原因,主要是安全教育脫離實際,沒有與單位的生產特點和每一個人的崗位工作緊密結合,缺乏針對性和實效性。
安全工作是具有科學性、系統性的具體工作,既需要正確的專業理論進行指導,也需要豐富的實踐技能予以支撐。沒有理論的正確指導,行動就會變得盲目,沒有過硬的技術支持,就會在具體問題面前束手無策。
開展安全教育,必須堅持組織職工群眾向書本學習、向實踐學習、向他人學習,以此不斷完善教育內容,豐富教育形式,提高教育效果。
向書本學習,就是要加強安全基本理論的系統教育,既要結合職工的職業性質和工種特點組織他們學習專業知識,也要學習安全生產法規和企業規章制度。把每一名職工都培養成安全工作上的明白人,既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增強對安全工作重要性的理性認識,從而提高做好安全工作的主動性和自覺性,營造人人重視安全的良好環境。
向實踐學習,就是要把教育培訓的課堂由室內向室外延伸,教育培訓的內容由書本向現場擴展,多到生產一線開展教育培訓活動,多結合生產崗位開展應知應會知識的學習,諸如如何正確掌握崗位操作規程,如何進行安全風險評價、隱患排查,如何使用安全專用工具,如何按照安全應急預案消除危險和自我保護等,通過手腦并用,不斷提高實戰能力。
向他人學習,就是要樹立“三人行必有我師”的謙虛態度和好學精神,無論是組織教育還是自我教育,都要善于借鑒他人的成功經驗為我所用,取他人之長補自己所短,多聽、多想、多看、多請教,多與他人進行技術溝通與交流,多參與一些技術比武等競賽活動,在相互切磋中增長知識,提高技能。同時,還要善于從別人的失誤中吸取教訓,在開展安全教育活動時,要多采用一些事故案例進行剖析講解,讓受教育者從中得到警示,受到啟發,學到處理問題的方法與技巧,從而避免重蹈覆轍,以多樣化的教育形式,不斷提高職工隊伍的安全綜合素質,為安全工作提供能力保證。
上一篇:“整改”就要“真改”
下一篇:從“補牢不亡羊”上說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