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達集團前后兩種做法兩種效果說明一個道理
安全文化網 m.zltai.com
日前,從江蘇銅山縣交通系統飛達集團貨運有限責任公司傳來喜訊:該公司第一季度營運收入突破2400萬元,安全生產事故保持“零記錄”,實現經濟效益和安全生產連續四年“開門紅”。該系統分管安全生產的喬培松副局長聽到這一喜訊后,心中不由感慨:短短幾年,兩種做法,兩重效果說明一個道理:抓安全生產工作的功夫要下在治本上,單位經濟才會見效益。
其實,飛達集團在抓安全生產工作方面,也曾采取過不當做法,走過彎路,有過反復。幾年前,該公司領導的主要精力全撲在生產運輸一線,片面認為,經濟效益上去了,安全生產也就自然而然上去了。200余輛車“不惜一切手段為發展”的四處找貨源,謀發展,而反饋過來的信息不是這輛出事了,就是那輛出事了,公司領導疲于東奔西走處理事故善后工作,一度焦頭爛額。最后,公司的經濟效益不僅沒有上去,而且連職工的最低工資都難以維持。“只要輪子轉,事故就不斷”、“只要汽車跑,事故少不了”在職工隊伍中一度流傳。這種局面對公司領導振動很大,教訓也很深刻:把經濟發展與安全生產對立起來,重經濟發展,忽視安全生產,經濟發展只能是一句空話。痛定思痛,公司領導開始把經濟發展和安全發展擺在同等重要、并舉發展的軌道上,并且持之以恒地探索安全發展的治本之策。
當筆者問及該公司現任董事長張平和“采取了什么扭轉局面之策”時,張總深有感慨的回答:“千招萬招,關鍵在責任制這個治本之招。責任制的關鍵在于實行,在于落到實處。”
首先是領導安全生產責任制要到位,即安全生產責任要落實到具體領導頭上,管生產經營必須管安全,一崗雙責,不能搞所謂“集體負責”名義下的無人負責。每年之初,他們依據《安全生產法》和上級有關規定,明確了安全生產的第一責任人總經理的主體責任,各位副職的分管業務工作范圍內相應的安全生產直接領導責任,白紙黑字,“一班人”人人簽字畫押。“一把手”對單位經濟發展與安全生產做到“兩手抓、兩手硬”,對安全生產的重大問題,親自研究、調度和部署。分管領導忠于職守,全身心撲在安全生產工作上,敢抓敢管,常抓不懈,協調、檢查、指導到位。班子其它成員做明白人、細心人,把安全生產工作當做分內事、“責任田”。如此堅持不懈,至今已連續四年摘取系統“安全生產先進單位”獎牌。
其次是上下一股勁。上動下不動,責任不落實;下動上不動,責任全廢馳。他們將安全生產責任作為硬任務、硬指標,細化分解到單位每個層面、每個環節、每個車頭、每個人頭,層層、全員簽訂安全生產責任狀,全員繳納安全生產風險抵押金,真正實現了安全生產工作全員負責制,形成了安全生產人人有責、群策群防的安全網絡。并且針對車輛流動性大、難監控的實際情況,總結實施了駕駛員“十人”小組聯保責任制,小組成員其中一人有違章行為時,其它人員不制止、不舉報,就要負連帶責任。
最后是獎懲要兌現,重獎重罰,用利益的杠桿橇動責任制。干部職工個人安全生產責任履行的好壞,直接影響到本人的工資晉級、晉檔、安全生產獎金返還和各類先進評比等切身利益。
飛達集團貨運有限責任公司安全生產的治本之策,就是人人、事事、時時、處處都實行責任制,讓獎章能夠掛到具體人的脖子上,讓板子能夠打到具體人的屁股上。
安全文化網 m.zlt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