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遵化市素有“畿東第一城”之稱,山川壯美,物產豐富。近年來,由于發達的采礦業帶動,當地經濟獲得長足發展。目前,全市共有各類采礦企業153家,其中,鐵礦有122家,此外,選礦小企業474家。年產鐵礦石達到1000萬噸,鐵精粉400萬噸。可貴的是,全市礦業安全生產形勢保持了總體穩定。
安全能搞好,經濟又發展,這里有著怎樣的秘密呢?
礦業是支柱
在遵化,采礦業對經濟發展有著重大的推動作用,已經成為遵化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
遵化市平原、丘陵、山地各占三分之一,境內礦產資源較為豐富,主要礦種有鐵礦、金礦、白云石礦、石渣礦等,尤以鐵礦資源為最。目前,全市鐵礦已探明可采儲量3.2億噸,可采的保有儲量1.5億噸。全市25個鄉鎮,居然各鄉各鎮都與礦產業沾邊。鐵礦開采涉及14個鄉鎮,鐵礦選礦涉及20個鄉鎮,加之非金屬礦,礦產業可說是遍及全市25個鄉鎮。
鐵礦開采加工很早就已存在。原因是80%以上的礦體為薄體礦,儲量較小,且賦存條件較差,大規模開采不宜,倒成就了群眾性小型開采。但是,從1999年開始,鐵礦開采便基本結束了露天開采,進入地下,安全生產增加了很多不利因素。
重點抓鐵礦
遵化市委、市政府看到了存在的矛盾,也想出了解決矛盾的辦法。
這辦法之一就是抓住主要矛盾,狠抓鐵礦。市委、市政府始終把鐵礦作為安全生產工作的重中之重來抓,保持了一種高壓態勢,做到了常抓不懈。主要領導親自抓,主管領導具體抓,多次在市委常委會、市政府常務會、市長辦公會、市長例會等各種會議上對礦山安全生產工作予以強調、部署,專題研究,認真落實。2005年,市里就先后召開了3次全市性礦業管理工作會議,重點都是圍繞鐵礦進行安排的。“兩節”、“兩會”期間的安全生產大檢查,也都離不開鐵礦。今年2月22日,又一次召開全市礦業管理工作會議,市長趙山、常務副市長魏廣印、副市長黃玉剛出席會議,安排部署全市的礦山安全整頓工作,專門要求鐵礦礦山進行資源整合。每次會議,都不斷強化對鐵礦加強監管的信息。
同時,進一步建立健全了各項管理制度。一是對采礦實行安全生產風險抵押金制度;二是落實采礦企業安全費用提取制度;三是規定小采礦工作面不超過3人;四是長期監管責任到人。對轄區小礦都明確了專人監管,做到每周下井檢查一次。有塌方、冒頂等重大隱患立即停產,公安部門停供火藥,電力部門停止供電;五是加強采空區管理;六是加強了汛期礦山安全管理;七是制定了礦山行業應急救援預案等等。
檢查整改到位
這幾年,十分盛行檢查和整改,遵化市強調一定要到位。排查隱患有目的、有重點,從最容易出危險的地方入手,查出隱患,最后徹底整改,達到防止事故發生的目的。
遵化市的排查突出五項重點。一是采空區。人在地面生活、居住,從事各種活動,不知不覺地下卻采空了,這真是人命關天的大事。遵化市對采空區按危險程度分類施治,已圈定了危險范圍,設立了警示標志,禁止行人及車輛通行,設專人進行監控。目前,掌握存在安全隱患的采空區46個,現已處置了11個;二是鐵路、公路、風景名勝區、國有大礦、水庫、居民區、學校等,不得在這些重要區域內和基礎設施附近從事采礦活動;三是合法礦。保證按設計施工作業,不得超層越界開采;四是采礦糾紛;五是證照不全的堅決停產,非法采礦徹底取締。
一旦查出違法和非法行為,堅決打擊不留情。今年初到現在,共制止非法開采行為190多起,沒收井架110多座,扣押挖掘機等大型設備15臺,沒收空壓機等設備70多臺(件),拆毀房屋、工棚300多間,遣散工人1700余人,炸毀、封填井口110個。其中在石人溝礦周邊炸毀、封填井口11個,清東陵保護區炸毀、封填井口28個,在蘇家洼鎮、建明鎮炸毀、封填井口18個,有力地打擊了非法采礦行為。
目前,全市所有采礦正在進行安全整頓,有專人進駐企業督促整改;公安部門對10余名擅自生產的責任人員進行了拘留。
步入良性循環
現在的遵化市礦山的安全管理逐步步入了良性循環的軌道。礦山安全質量標準化建設穩步推進,鐵礦資源整合工作全面啟動。
2004年,全市圍繞采礦企業井巷作業面、設備、設施等安全硬件達標和全面落實礦山安全各項管理規章制度等軟件建設,開始強力推行礦山安全質量標準化建設,礦山安全管理水平進一步提高,當年完成5家非煤礦山標準化試點工作。2005年按照省政府要求,又確定8家重點礦山企業作為試點,先后召開了兩次現場觀摩會,推動礦山安全質量標準化建設不斷發展。截止到目前,全市已有43家礦山企業完成標準化建設,11家鐵礦企業、23 家非金屬礦取得了礦山安全生產許可證,其余未完成標準化建設的正在努力建設。
遵化市是全省資源整合工作試點市,今年2月份,開始全面啟動并推行了鐵礦資源整合工作,出臺了具體的實施意見,期望通過整合,由原來的118個采礦權整合到67個。整合后的礦山要達到“五個一”標準(一個采礦權、一套開發利用方案、一套管理系統、一套生產系統、一套安全系統),最終實現礦山數量減少、規模擴大,安全有保障,資源利用率高,生態環境明顯改善等目標。
安全生產支持經濟發展
近年來,遵化市保持了全市礦業安全生產形勢的總體穩定,沒有發生重特大安全生產事故。
經濟發展也邁上了新臺階。2005年,全市完成生產總值212.6億元,增長22%,人均達到30615元;財政收入18.33億元,增長52.8%;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55.3億元,增長38.1%;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9986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908元,分別增長19.7%和18%,在第五屆全國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綜合評價中名列第55位,比上屆提升了6位,在第二屆全國中小城市綜合實力百強評比中名列第65位。
短評,或編后:值得稱道的努力
遵化市確實是個“謎”:鐵礦、金礦、白云石礦、石渣礦等,25個鄉鎮,各鄉各鎮都與礦產業沾邊。管好了,對經濟起促進作用,管不好,只有一個結果,一團糟。能在第二屆全國中小城市綜合實力百強評比中名列第65位,去年,人均產值達到30615元,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9986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908元,說明這個市具備一定的經濟實力。“畿東第一城”是說國都東邊很著名,看來名不虛傳。
遵化市的“謎”多少有點深不測,本報記者的探尋也只是觸及了一點皮毛,遵化市小礦多,但發展好,有其客觀的有利因素存在,比如全是非煤礦山企業,不大可能發生群死群傷,但不利因素也有很多,如全是地下開采,點多、面廣,企業規模小等,不加以重視,事故照樣會不斷發生。因此,遵化市的工作,值得稱道。不去做扎實的工作,或者工作不到位,要想獲得好結果,其實是不可能的。記者也有一點擔心,以現在的鐵礦保有儲量1.5億噸、年產鐵礦石1000萬噸計,持續開采可能要不了幾年,從長遠看,產業結構的調整的問題,值得重視。遵化市現在正抓資源整合,估計會與此有關。
遵化市之“謎”沒解之處還有許多,因為遵化市還在發展,還在不斷關注安全,關注環境保護,關注構建和諧社會,種種努力,還會發生許多難以預料的結果,這樣的“謎”,相信大家都有興趣繼續探尋下去。
安全文化網 m.zltai.com上一篇:從“狼來了”開始說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