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監管模式
為了促進水上交通運輸安全,近年來,合川市安監局針對水上交通安全“基層薄弱、基礎脆弱”的突出問題,探索并形成了“六化一規范”的監管模式:
——實行行業自律,推行水上營運組織化。爭搶客源、超載、冒霧航行是誘發水上交通事故的主要因素,合川市安監局對癥下藥,成立了交通運輸安全協會,以航線或鎮(街)為單元,動員個體客船組建了客運船隊15個,各客運船隊相互監督并嚴格執行交通、物價部門核定的統一客(渡)船票價,避免了相互剎價和哄抬票價。形成了“統一售票,依次發船,相互監督,利益共享,確保安全”的水路客運管理機制和“自我管理、自我約束、自我發展、自我淘汰”的行業自律、自治機制。
——強化源頭治理,力求安全管理規范化。堅持市場準入“三嚴格”,即嚴格審查客貨運船隊資質和安全生產條件,對不符合條件的責令限期整改,整改不合格的取消其營運資質;嚴格從業人員管理,加強船員培訓教育,嚴格執行持證上崗制度和《船員違法記分管理辦法》,對違法違規船員給予強制學習和重新申領證書等處罰;嚴格營運船舶管理,重點對船舶安全技術狀況和船舶消防、救生、燈光、聲號等設施進行檢驗,不合格的一律停止營運。
日常監管做到了“三加強”。對港區、橋區、灘區、錨區、施工區、渡口“五區一渡”重點水域和客船、渡船、快速客船、危險品船“三客一危”重點船舶進行重點監控,特別是在客流量相對集中的逢場天、節假日和霧天、洪水期等重點時段,嚴防死守。同時,加強了現場監控,各有船鎮街堅持領導現場檢查、現場值班,在渡口、碼頭、習慣性上船點實行載客量“雙簽”制度,船舶管理員與駕駛員對載客人數共同簽字確認后,船舶才能起航營運,管住了水運交通的“人頭、船頭、碼頭”。另外,加強了督促檢查,交通行業管理部門和海事機構嚴格檢查船舶“雙簽”制度,對違章超載、冒霧航行等違章行為實施嚴管重罰。
推行了安全明查暗訪、船舶違章舉報、重大安全隱患公示、安全生產責任追究及引咎辭職、安全工作一票否決、從業人員學習培訓等安全監管“八項制度”,從制度上確保了安全監管措施落到實處。
——提高監管水平,促進監控手段現代化。針對監管范圍廣、監管難度大等實際問題,合川市給4個海事基層監督站配備了監督專用車、監督艇,2005年底又建立了合川市水上交通GPS監控分中心,在8艘船舶上安裝了GPS終端,2006年還將完成50艘客渡船GPS終端安裝任務,到2007年前完成所有客(渡)船GPS終端安裝工作,對全市水域和船只實施24小時監控。
——提高船舶安全性,推行船舶建設標準化。合川市現已把所有的單機客船改造成雙機客船,提高了船舶運輸的穩定性。2005年,改造標準化渡船27艘,在年內還將對30艘客渡船進行標準化改造,并準備在2007年4月底以前,完成全市85艘客渡船標準化改造任務。
——化解事故風險,力爭安全保障多樣化。建立健全了水上交通事故應急指揮救援體系,完善了應急救援預案,配置了救援設備,充實了救援人員,通過演練提高了救援實戰能力。2004年洪水期間,合川市及時啟動應急救援預案,發布了禁航通告,開展沿江巡查,組織搶險救助,確保了洪水期間無人傷亡。另外,為增強抵御事故風險能力,合川市還將客(渡)船乘客每年的保險費由2001年的每客(座)10元強制提高到每客(座)20元,保額由原來的每客(座)3000元提高到每客(座)1萬元,為做好事故搶險救災和善后處理工作提供了必要的經費保障。
——增強全民意識,確保宣傳教育經常化。為努力營造“關注安全、關愛生命”的社會氛圍,合川市把1月29日定為“水上交通安全警示日”,每年在事故發生地太和鎮召開反思大會。各鎮街、企業也結合各自實際,開展“勿忘‘1•29’”警示日活動,告誡廣大干部群眾要始終不忘血的教訓。同時,加強了各級領導、安全監管人員、從業人員、執法人員、企業負責人的安全培訓。此外,還利用“安全生產月”和節假日、逢場天等,在碼頭、場鎮、群眾聚集地開展全民安全宣傳活動,發放《重慶市水上交通安全管理條例》《致客渡船乘客公開信》等宣傳資料,通過全方位、多層面的安全宣傳教育,推進了水上交通安全知識到碼頭、到學校、到村組、到社區、到企業,全民的安全意識和安全防范能力明顯得以提高。
“一規范”即是建立了規范鎮街水上交通安全管理的“8本臺賬”。統一監制了安全學習(會議)記錄、鄉鎮船舶檔案、持證船員記錄、船舶安全隱患跟蹤整改記錄、違章處理(罰)登記簿、安全檢查記錄、電話記錄、事故處理記錄8本臺賬,并進行定期和不定期檢查,堵塞了管理漏洞,規范了水上交通安全監督管理的基礎工作。
深化專項整治
為了把水上交通安全隱患消除在萌芽狀態,合川市還以全國“安全生產月”“百日交通安全大會戰”“反‘三違’月”活動為契機,以嘉陵江、涪江、渠江、白鶴水庫、雙龍湖水庫、小安溪河“三江兩庫一河”和“三客一危”船舶為重點,全方位、不間斷地深入開展了水上交通安全大檢查和各類專項整治。檢查中采取明查與暗訪相結合、綜合檢查與專項檢查相結合、常規檢查與突擊檢查相結合等多種形式,對排查出來的隱患,按照定人員、定責任、定時限、定措施的辦法,限期整改、跟蹤督辦。
在水上交通運輸安全專項整治中,著重抓了6個方面的專項整治:
——開展了客、渡船專項整治。重點對船舶的技術狀況、證書證照、救生、消防設施、船員配額及載客等情況進行全面檢查,特別是在逢場天、學生放假、節假日等客流高峰期,加強了各碼頭、習慣性上船點的現場監控,嚴格執行“雙簽”制度和客、渡船乘客數額登記制度,嚴厲查處船舶違章超載、冒霧航行。
——開展了急流險灘通航秩序專項整治。針對全市江河灘急、水淺、船多,違規搶航突出等問題,發布了《關于加強水上交通安全管理的通告》,對丈八灘等急流險灘實行航行控制,為過往客、貨船舶配備了高頻無線電話,以加強上、下行船與信號臺之間的聯系,保障船舶航行安全。
——開展了通航環境專項整治。合川市安監局多次會同交通、公安等部門,清理、銷毀航道上設置的網具,增補、修復了缺失航標和移位航標,同時對水下障礙物實施了爆破,3年來共疏浚航道12.35萬m,此外,還建設、規范了小沔、銅溪、官渡等碼頭,2005年還改造渡口32個。這些專項整治改善了水上交通運輸條件,確保了船舶航行安全。
——開展了貨船超載專項整治。采取了“兩頭堵、中間查”(堵源頭和碼頭、巡航檢查)的辦法,加大了對貨物裝、卸點的監控和暗訪,同時堅持每天出動港監艇對過往船舶實施現場檢查,對違章超載船舶進行嚴管重罰,從而有效遏制了貨船超載現象。
——開展了交界水域專項整治。加強了與廣安、銅梁、潼南等交界區縣的聯系,建立了聯席會議制度,實施聯合執法檢查,嚴厲打擊各類違法行為,并就交界水域安全管理中船舶違章、船舶戶籍、船舶保險等問題的處理達成了一致意見,消除了監管死角。
——開展了漁業船舶和自用船的專項整治。對5m以下和達不到安全規范的漁船堅決進行取締,對“三無”船舶實施現場拆解,同時嚴厲打擊漁船、自用船非法載客、搶航搶灘行為。
2005年,合川市水路客運量已達91萬人次,貨運量131萬t,水上交通運輸正日益繁忙。為了消除安全隱患,合川市安全監管局通過狠抓“基層薄弱、基礎脆弱”等突出問題和開展水上交通安全專項整治,有力地打擊了違法違規行為,規范了水上運輸市場,整合了運力結構,優化了通航環境。
安全文化網 m.zltai.com上一篇:在“生死時速”中爭取主動
下一篇:重視隱患治理后的“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