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生產現場不按規定穿工作服和工作鞋的現象時有發生。有人認為工作現場穿不穿工作服或工作鞋與安全生產關系不大,是“小事”。規范著裝在一些人看來只是員工個人生活習慣的小事,是枝節問題,沒有必要太認真。殊不知這樣一種根據好惡來對待規章的態度,最終降低了自己遵章守紀的標準。著裝規范于我們機務維修而言,既是一種勞動保護措施,又體現了一個單位職工的精神風貌,體現一個企業的企業文化。從規范著裝入手,安全生產中遵章守紀,按章操作,于安全、質量有益無弊。
飛機維修是高風險、高投入、高技術的行業,“安全第一”就理所當然地成為保證效益的第一要務。為達到安全目的而產生的一系列規章制度是長期經驗的總結,是科學維修的依據,有其很強的現實意義和實用性;它是安全生產的基礎,也是企業發展的內在需要,決定了其嚴肅性和強制性。“條條規章血凝成”。在執行和遵守上,只要是規章制度,不論大小,都該無條件地“執行”和“遵守”。工作中規范著裝與修飛機相比,簡直就是“小巫”與“大巫”的關系。但規范著裝是保證工作者人身安全的必要措施之一。自身都不安全了,他人安全、飛機安全、生產安全就是“皮之不存,毛將焉附”的問題。更深一點說,安全生產無小事。“千里之堤,毀于蟻穴”,“小巫”可以毀掉“大巫”。這說明人們經過長期的實踐、挫折和失敗總結出來的“規章”,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必須遵守,目的是為了讓后來者少走彎路少犯錯誤。相反,不按章操作,主觀臆斷,憑經驗、憑想象辦事,質量怎能保證?亡羊補牢固然可貴,但未雨綢繆更值得提倡。制定規章,是未雨綢繆;遵章守紀,按章操作,更是未雨綢繆,是不希望重蹈覆轍。
“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執行規章既要員工提高認識成為自覺行為,更要管理者身體力行、嚴格執行。遵守規章制度,要按照ISO9001質量體系規范操作,防止“三違”(違章操作,違章指揮,違反勞動紀律),更應該從“規范著裝”這種小的規章制度入手,使遵守規章成為良好的機務維護作風、職業道德最關鍵的文化因素,從而聚沙成塔,積跬步以至千里。
在全國轟轟烈烈地開展“安全生產月”的時候,我們再次強調遵章守紀的重要性,從每天規范著裝、認真按照工作單卡原原本本施工等細小的事情入手,抓好各項規章制度的落實,安全生產才有可靠的基礎作保證。
安全文化網 m.zltai.com上一篇:安全防范,怎樣苛刻也不過分
下一篇:一罰并不了事——安全生產法規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