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讀“安全生產十大禁令”的主要內容,聯想曾經發生過的各類安全事故,可以看出每一條禁令都是用鮮血和生命做代價總結出來的。盡管如此,有的企業仍然忽視安全,重復發生各類安全事故,這些都不是聰明人所為。
聰明的人,往往善于吸取別人的經驗和教訓,來查找自身企業中存在的問題與缺陷,真正做到“舉一反三”。但是有的企業領導頭腦里安全的弦兒始終繃不緊,有章不循,有令不止,低標準、老毛病、壞習慣時有發生,從而造成各類習慣性違章。更有甚者,把迎接上級的安全檢查當成個別人“作秀”的舞臺。這樣無疑是在自己身邊放了一顆安全上的“定時炸彈”,后果可想而知。
隨著《禁令》的實施落實,筆者希望真正的聰明人多起來。把安全工作落到實處,提高干部員工的安全意識。從細微處入手,從小抓起,以慎之又慎的工作態度來反“三違”,及時查找事故隱患,及時整改各類問題,將各類事故消滅在萌芽狀態。安全生產“牽一發而動全身”,只有把安全工作做細、做深,常抓不懈,讓《禁令》為安全生產護航,才能為企業創造出更大的效益來。
安全文化網 m.zltai.com上一篇:為“兩違”成本警示叫好!
下一篇:“三鐵”—治理安全的法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