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在安全生產形勢持續好轉的情況下,安全工作要進一步解決形式多于實際,“講起來重要、工作中次要、忙起來不要”,麻痹大意和僥幸心理等各種突出問題,在企業干部員工中真正樹立起“安全為天,責任為本”的安全意識,就要做到“四變”:
一是變“墻化制度”為“強化制度”。不可否認,各級組織、各個單位都十分重視安全工作,從大會講到小會講,并制定出許多安全規章制度,寫在紙上,貼在墻上,時刻起著警示作用。但是有些單位不在落實制度上下工夫,而是以“墻化”代替“強化”,使“落實”成為“落空”。因此,抓安全工作既要有完善、系統的安全制度做后盾,又要有“雷打不動”的安全硬措施做保障。
二是變“遙控指揮”為“靠前指揮”。如果僅局限于聽匯報、看材料、摳數字,對生產一線情況只是“概略瞄準”,而缺乏“準確定位”的話,就很難發現和找到問題的癥結。因此,應杜絕“遙控指揮”,積極“靠前指揮”,“零距離”深入一線,切實把安全管理融入到具體工作中去。
三是變“要我安全”為“我要安全”!耙野踩笔且环N被動行為,而“我要安全”是主觀上的一種本能。生產一線員工是各種安全制度和安全措施的直接執行者和貫徹者,如果僅靠硬性約束和嚴厲處罰來抓安全工作,其效果會大打折扣。要想變“要我安全”為“我要安全”,把不自覺行為變成自發的行動,需要管理人員經常性、深入性地開展安全教育及安全培訓,需要每位員工齊抓共管、互相監督,積極營造一種良好的安全氛圍,努力增強大家的安全意識。
四是變“事后總結”為“事前監督”。一系列的“分析排查”、“緊急措施”、“追究責任”,充分反映了相關部門在發生安全問題后,能夠積極迅速做出反應,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決。然而,和事后被動地“救火”、“補漏”相比,事前主動地把關更為重要。只有“事前監督”,才能及時發現和處理隱患,鏟除事故苗頭,不讓事故發生。
安全文化網 m.zltai.com上一篇:要帶著感情抓安全
下一篇:安全管理要從“底”抓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