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國務院專門下發《關于進一步加強企業安全生產工作的通知》(國發[2010]23號),就進一步加強企業安全生產工作提出要求,縱觀全文,其緊緊圍繞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的落實提出各項工作目標和措施,旨在通過進一步加強企業安全生產工作,全面提高企業安全生產水平,促進安全生產形勢的根本好轉。生產經營單位作為安全生產的責任主體,需要政府及其職能部門的監管,更需要企業嚴格落實各項責任。實現企業的安全生產,離不開單位每一個層面、每一位員工的努力,個人認為以下四支隊伍缺一不可。
要有一支英明果斷、富有向心力的領導力量。企業領導是單位的決策層,對安全生產工作負有領導責任,其中,主要負責人是本單位安全生產的第一責任人,對安全生產工作全面負責;其他負責人(包括分管安全的負責人)按照“一崗雙責”的要求,對各自分管范圍內的安全生產工作負責,并協助主要負責人搞好安全生產工作。企業領導不但是安全生產規章制度的制定者,更應該是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的模范執行者,生產經營單位的物質保障責任、資金投入責任、機構設置和人員配備責任、規章制度制定責任、教育培訓責任、安全管理責任以及事故報告和應急救援責任等,首先要靠領導層來保障。《通知》要求進一步強化生產過程管理的領導責任,實行企業領導班子成員輪流現場帶班制度,明確要求煤礦和非煤礦山礦領導帶班并與工人同時下井、同時升井,這既是和諧干群關系的需要,更是企業領導深入一線現場、排查發現隱患和處置緊急險情的需要。
要有一支年富力強、富有創造力的中堅力量。企業的管理層是安全生產的中流砥柱,既包括專門從事安全生產管理機構的管理人員,也包括其他各科室、車間甚至班組的負責人,安全管理特別是現場管理尤為重要,需要每一個管理人員具備相應的安全生產知識和管理能力,既不違章指揮,又能監督從業人員不違章作業,還能督促從業人員遵守勞動紀律,按照有關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辦事。通過強化安全管理,監督安全生產責任制的落實,及時檢查發現和消除事故隱患,建立隱患檢查的動態機制,形成隱患整改的長效機制,確保隱患的整改效果。
要有一支全員負責、富有執行力的基層力量。安全生產工作關鍵在基礎、重心在基層,每一個從業人員都是安全生產工作的基本單元,他們是安全生產法律法規、標準規范、規章制度的具體執行者,是安全生產工作的直接責任者,因此要重心下移,不斷夯實安全生產基層基礎。要使每一個從業人員具備本崗位安全操作、自救互救以及應急處置的基本知識和技能(特種作業人員還有更高的要求,必須經考核合格后做到持證上崗),從業人員要自覺接受三級安全培訓教育,依法行使安全權利,嚴格履行安全義務,全面落實安全責任,做到全員、全過程、全方位、全天候的安全,不傷害自己、不傷害別人、不被別人傷害,做到崗位達標、專業達標、企業達標,不斷提高企業本質安全度。
要有一支素質全面、富有戰斗力的應急力量。安全生產工作要堅持關口前移、預防為主,要加強事中監管、過程管理,但由于種種原因導致事故發生后能否快速、高效的進行施救,是防止事故損失擴大的最后一道防線,因此強化企業的應急救援隊伍建設迫在眉睫。居安須思危,思危要有備,有備方無患,因此,要堅持從企業的實際情況出發,充分利用現有資源,樹立功能適用、反應靈敏、運轉協調的應急理念,從機構設置、人員配備、財力支持、裝備保障、技術支撐等各個方面加快應急救援建設,建立一支關鍵時刻能拉得出、沖得上、打得贏的應急力量(他們是上述三支力量的兼職人員),并按照一專多能、平戰結合的原則,加強日常應急演練,不斷完善應急預案,確保萬一發生事故,能迅速有序、安全高效地施救,減少事故造成的影響和損失。
安全文化網 m.zltai.com上一篇:對一次“冒險”行為的反思
下一篇:從優生優育看“三同時”與標準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