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經營為了利益,沒有安全利益也就無從談起,就如紙糊的船走不遠。所以,不管什么時候安全永遠高于利益。11月14日,國家安監總局叫停中石化兩條原油管道,雖然停的是輸油管線,可是保障的確是管道沿線群眾的生命和財產安全。對所有企業安全隱患都要堅決保持“零容忍” ,該關的關該停的停,就得采取“罰款罰得肉疼、問責問得心疼”的高壓態勢,堅決把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決不能讓“11、22”輸油管道爆炸事故重演,即使企業效益再好,也不能高于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
叫停的兩條輸油管道是企業生產的大動脈,由于建設使用多年,隨著經濟發展、城鎮化、開發區建設等,老的輸油管線途經人口密集區,或穿城而過,或離居民區、學校、商業區不遠,加上部分管段與地方市政的各類管網頻繁交叉,安全隱患是觸目驚心,因種種原因又遲遲得不到整改,如果一旦發生事故,極易造成重大人員、財產損失,此次安監總局果斷“亮劍”,就是對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的最好詮釋。
新修訂的《安全生產法》12月1日起施行,這個停輸決定也是國家對隱患整治攻堅的發令槍,為所有生產企業的隱患整治敲響了警鐘。海恩法則指出:每一起嚴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輕微事故和300起未遂事故以及1000起事故隱患。所以說企業應該把消除隱患當成頭等大事來抓,對癥下藥,祛除病根,猛藥治疴,重典治安,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硬作風,加快建立全方位全過程的隱患排查治理體系和安全控制體系,做到鐵制度、硬執行,嚴排查,重治理,嚴格落實安全防范措施,筑牢企業安全生產的“防護墻”,真正像傅成玉董事長總強調的那樣:“安全第一,生命至上”!
安全文化網 m.zltai.com上一篇:安全需要“多提醒”
下一篇:超期服役就是安全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