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行業惡習不斷,以前是打架、喝酒、搶工期;最近這幾年,又變成了會議、檢查、報東西。
真正的把工程人都干成了奴隸,全是低聲下氣,沒有一點自己的意志與主見。明明工序是對的,監理來了、甲方來了、質監來了……一頓呲,馬上按照最大的來落實整改。反正有人說過,現場也有人證明,那就一個字“不主動、不拒絕、不負責”——干。
這幾年來切身的感受。
現在的工程行業,遠遠看上去外表光鮮,出來個像樣的人都叫“某總”。說起來都是什么國企、什么央企。校招也要求越來越高,什么一本、什么985、211全給考慮上。但真正進入工地的,有多少人能適應這片土地。工作三年辭職率大幅度提升。
就拿一份“施組”來說吧,說什么總工編制,公司技術負責人審核。但最后形成的東西,好多都是慘不忍睹。里面的內容全是東湊一點、西湊一點。把工程項目名稱一改,哪個項目也能用。管用的東西是一點都不靠邊。你雖說“天下文章一大抄”吧,但至少你是針對自己項目的內容吧。但你要真讓總工組織去編制吧,還真沒那時間。為什么沒時間,全因為工地惡習。
說到開會,這個會議形式啊,說三天都不帶重樣的。一個項目配了8個副經理,都不夠參加會議的。業主的會、質監的會、環保的會、政府部門的會、上級領導的會、內部的會、學習的會……恨不得一天分成48個小時開會。
也不知道誰發明的檢查這種東西。每次還包裝的很高大上。安全大檢查、文明施工大檢查、農民工工資大檢查、季度大檢查、內業資料檢查、質量檢查、環保檢查,沒事逛工地檢查。各種檢查,不停不休。前腳的檢查組還沒有走,后腳的已經來了。特別是,明明有些工程事故是發生在遙遠的B市,但一經報道,馬上全國一片停工檢查。一檢查就要布置工地,就要迎檢,檢查完有問題沒問題先給開個罰單、停工整頓。這樣下來最后還要考核工期。
開完會要報材料、檢查完要報材料、統計進度要報材料、落實安全要報材料、申請計價要報材料……這材料是:你要、他要、眾人要。要的內容大同小異。可填的表格卻五花八門。最討厭就是這材料它全都是10點布置,11點就要。還沒進項目部門,電話就來了一堆,全是材料報晚了,劈頭蓋臉一頓批。
……
真的很討厭現在這種工地狀態,精力全不在工地上,全在應付各種世俗事務。現場有狀況,交給技術水平不足的技術員上。
本來的狀態,大約應該是,簽了合同。施工單位就按照合同來施工、監理單位做好現場監督、到期了建設方給驗工計價就好。這樣大家都把寶貴的時間用在真正該落實的地方,施工人就去打灰、看圖、做技術。監理就落實好監督、驗收。
現在這種狀態,每個人都像一個擰緊的發條,明明已到了極限,還一直給加壓,每天都生活在疲憊不堪的環境里。
像這樣的工作狀態,有多少時間真正能落實到干活上啊。
安全文化網 m.zlt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