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交通安全文化屬于文化范疇,只有遵守文化建設的內在規律,結合實際,持之以恒,道路交通安全文化對交通事業健康發展的重要作用才會逐漸顯現。因此,道路交通安全文化建設需要不斷創新形式和載體,不斷推陳出新,使之常抓常新,才能充滿生機與活力。筆者認為,道路交通安全文化建設和宣傳教育實踐活動應著力從如下兩方面去認真組織實施:
一、多形式,重實效
與時俱進,貼近生活,寓教于樂,喜聞樂見,才能潤物細無聲。要立足于增強全社會的交通安全意識和交通法制觀念的宣傳目標,綜合利用各種豐富多彩的形式,搞好廣泛深入的宣傳教育,在營造濃厚社會氛圍的同時,讓貼近群眾、注重實效成為道路交通安全文化建設中的亮點。要積極創新形式,在提升質量和實效性上下功夫,決不能搞勞民傷財的花架子和沒有實際效果,走形式、走過場的活動。哪怕讓參與者了解一點兒交通安全常識,掌握一條交通法規,這樣的活動再小,也是有意義的。
發揮有關部門、企業和群眾創作能力,組織創作安全歌曲、標語、漫畫、對聯、相聲、小品等,動手撰寫心得體會,讓人們在品味、欣賞和運用中精選出反映時代特色和個性、具有感召力和安全哲理的作品,推薦刊登、播出;制成標語牌。讓作者感受到成功與自豪,以增加活動的吸引力,激發人們主動參與的熱情。
精選和收集模范典型人物,尤其是本地區的先進人物,(如金牌駕駛員)介紹其事跡;或邀請先進人物作經驗介紹或事跡報告;組織開展安全駕駛先進經驗交流會,總結擴大優秀團隊、優秀個人在交通安全方面的先進經驗和做法,這樣能激發榜樣效應和先進典型團體、人物的感染教育作用,從而推動和促進道路交通安全文化建設的深入發展。
要充分體現人性化,帶著感情去工作。在一些重要節日,為一些機關車隊、運輸企業負債人和重點駕駛人送一張賀卡,發一條短信。把道路交通安全文化融入健康向上的企業文化、社區文化、校園文化、鄉村文化建設之中。將活動方式由一般的宣講發展為服務宣傳兩結合,在提供服務,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宣傳安全知識與法律法規。
二、靠媒體,造輿論
道路交通安全文化建設,要發揮新聞媒體的重要作用,要和當地主流媒體交朋友,通過“喉舌”的了解和理解,為交通安全宣傳教育提供輿論支持,傳播安全文化,大力打造道路交通安全文化建設的新平臺,在辦好交通安全宣傳專題欄目、搭建溝通橋梁、擴大覆蓋面、提高影響上下功夫。同時,要通過拓展宣傳手段、工作方式、活動形式,強化新聞媒體在道路交通安全文化建設中的社會功能,為道路交通安全文化建設注入新的活力,將宣傳手段由單一的平面宣傳發展為多渠道的立體宣傳。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刊、網絡等現代傳播手段和企業內部的刊物、局域網、電視臺、多媒體、有線廣播等傳媒平臺開辟專欄或專題節目,形成平面立體聯動一盤棋,全面開花的宣傳攻勢。
上一篇:論加強裝備安全文化建設
下一篇:施工局企業安全文化建設的幾點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