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精品毛片姜怡,王局长把白洁做到高潮,japanese19第一次,精品熟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不卡

聯系方式 | 業務合作 | 會員

大連市重大危險源安全監督管理規定[2005]

2007-09-24   大安監發[2005]30號   |   收藏   發表評論 0

關于印發《大連市重大危險源安全監督管理規定》的通知

各區、市、縣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市直各委、辦、局,中央、省、市直企事業單位:

  為加強重大危險源安全監督管理,預防群死群傷事故發生,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的規定,結合我市實際,特制定《大連市重大危險源安全監督管理規定》。現印發給你們,請各單位認真貫徹執行,并根據各自的實際情況制定具體的實施細則。

二OO五年二月二十三日

大連市重大危險源安全監督管理規定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加強重大危險源安全監督管理,預防事故發生,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本規定所稱重大危險源,是指長期地或者臨時地生產、使用和儲存危險物品,且危險物品的數量等于或者超過臨界量的單元,同時極易造成群死群傷重特大事故的場所和設備設施。

  第三條  本規定適用于大連市行政區域內從事生產經營儲存活動的單位(以下統稱生產經營單位)。

  第四條  存在重大危險源的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加強重大危險源的安全管理與監控,生產經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對本單位的重大危險源安全管理與監控工作全面負責。

  第五條  各區、市、縣人民政府和先導區管委會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應對生產經營單位的重大危險源加強安全監督管理。

  第六條  各區、市、縣人民政府、先導區管委會和生產經營單位的行政主管部門,應加強對重大危險源安全管理工作的領導,并將此項工作納入安全生產目標管理體系進行考核。

  第二章  登記、評估和備案

  第七條  生產經營單位應按有關規定對本單位的重大危險源進行登記建檔。

  重大危險源的登記范圍按照國家標準《重大危險源辨識》(GB18218-2000)和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關于印發〈關于重大危險源申報登記試點工作的指導意見〉的通知》(安監管辦字[2003]159號)要求執行。

  第八條  生產經營單位重大危險源的首次安全評估應委托國家認可的有資質的中介機構評估。首次評估后,生產經營單位每兩年對本單位的重大危險源進行一次安全評估。具體可由生產經營單位內,國家認可的專業安全技術人員主持評估。

  市屬以上生產經營單位須將《重大危險源安全評估報告》,直接報送市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備案;各區、市、縣屬生產經營單位須將《重大危險源安全評估報告》,報送各區、市、縣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備案(以下凡需報市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或區、市、縣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備案的統稱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

  第九條  安全評估報告應包括以下內容:

  (一)安全評估的主要依據;

  (二)重大危險源的基本情況;

  (三)危險、有害因素辨識與分析;

  (四)可能發生的事故類型、嚴重程度;

  (五)重大危險源等級;

  (六)安全對策措施;

  (七)應急救援措施;

  (八)評估結論與建議。

  安全評估報告要數據準確,內容完整,對策措施具體可行,結論客觀公正。

  第十條  生產經營單位重大危險源在生產過程、材料、工藝、設備、防護措施和環境等因素發生重大變化,或者國家有關法規、標準發生變化時,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對重大危險源重新進行安全評估,并及時報送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

  第十一條  重大危險源按可能發生事故的嚴重程度后果及危害程度分為四級:

  (一)一級重大危險源:可能造成死亡30人以上的特別重大事故;

  (二)二級重大危險源:可能造成死亡10人至29人的特大事故;

  (三)三級重大危險源:可能造成死亡3人至9人的重大事故;

  (四)四級重大危險源:可能造成死亡2人以下的一般事故;

  第十二條  存在重大危險源的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在每年5月底前,將《重大危險源報表》報送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備案。

  《重大危險源報表》包括:生產經營單位基本情況、各類重大危險源基本特征和重大危險源周邊環境基本狀況等。

  對新設立或者新構成的重大危險源,生產經營單位應及時報送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備案;對已不構成重大危險源的,生產經營單位應及時報告核銷。

  第十三條  各區、市、縣人民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對本地區的重大危險源應做好備案工作,并及時將所屬生產經營單位的重大危險源報送市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備案。

  第三章  管理與監控

  第十四條  生產經營單位要成立重大危險源安全管理組織。確定重大危險源安全管理與監控的具體負責人和總負責人,負責重大危險源日常的安全管理與監控。

  第十五條  生產經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應當保證重大危險源安全管理與監控所需的資金投入。

  第十六條  生產經營單位必須建立健全重大危險源安全管理規章制度,制定重大危險源安全管理與監控實施方案。

[NextPage]

  第十七條  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對從業人員進行安全教育和技術培訓,使其全面掌握本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和在緊急情況下應當采取的應急措施。

  第十八條  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將重大危險源可能發生事故的應急措施,特別是避險方法告知相關單位和人員。

  第十九條  生產經營單位應在重大危險源現場設置明顯的安全警示標志,并加強重大危險源的監控和有關設備、設施的安全管理。

  第二十條  生產經營單位應對重大危險源中的工藝參數、危險物質進行定期的檢測,對重要的設備、設施進行經常性的檢測、檢驗,并做好檢測、檢驗記錄。

  第二十一條  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對重大危險源的安全狀況和防護措施落實情況進行定期檢查,做好檢查記錄,并將檢查情況分別于每年的6月底和11月底報送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備案。

  第二十二條  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建立重大危險源安全管理檔案,重大危險源安全管理檔案應包括以下內容:

  (一)重大危險源報表;

  (二)重大危險源安全管理制度;

  (三)重大危險源安全管理與監控實施方案;

  (四)重大危險源安全評估報告;

  (五)重大危險源監控檢查表;

  (六)重大危險源應急救援預案和演練方案;

  第二十三條  對存在事故隱患的重大危險源,生產經營單位必須立即整改,并及時報告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

  第二十四條  生產經營單位應當落實重大危險源應急救援預案的各項措施。根據應急救援預案制定演練方案和演練計劃,每兩年進行一次實戰演練,并提前10日通知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

  重大危險源應急救援預案必須報送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備案。

  第二十五條  現場應急救援預案應包括以下內容:

  (一)應急救援組織機構及職責;

  (二)重大危險源的確定及潛在的危險性評估;

  (三)應急救援報警系統及信息傳遞;

  (四)應急救援設備、設施、物資;

  (五)事故報告和現場保護;

  (六)應急救援程序與行動方案;

  (七)事后的恢復;

  (八)培訓與演練;

  (九)應急救援預案的經費保障。

  第四章  監督檢查

  第二十六條  各級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應當建立重大危險源信息管理系統,對重大危險源各類信息實施動態管理。

  第二十七條  各級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應當定期對重大危險源進行專項監督檢查。

  第二十八條  各級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在監督檢查中,發現重大危險源存在事故隱患,應當責令生產經營單位立即整改;在整改前或者整改中無法保證安全的,應當責令生產經營單位從危險區域內撤出作業人員,暫時停產、停業或者停止使用;對不能立即整改的,要限期完成整改,并采取切實有效的防范、監控措施。

  第二十九條  任何單位或者個人對生產經營單位重大危險源存在事故隱患以及安全生產的違法行為,均有權向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舉報。

  第五章  附則

  第三十條  生產經營單位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按照《安全生產法》規定處理;造成嚴重后果,構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關規定追究有關人員的刑事責任。

  (一)對重大危險源未登記建檔的;

  (二)未按規定要求對重大危險源進行安全評估的;

  (三)未對重大危險源進行有效監控的;

  (四)對重大危險源未制定應急救援預案的;

  (五)對重大危險源隱瞞不報的;

  (六)未在重大危險源現場設置明顯的安全警示標志的;

  (七)未對重大危險源設備、設施進行經常性維護、保養和定期檢測的;

  (八)未對從業人員進行安全教育和技術培訓的;

  (九)對存在事故隱患的重大危險源未立即整改的;

  (十)未保證重大危險源安全管理、監控所需資金投入的;

  (十一)中介機構對重大危險源評估出具虛假證明的。

  第三十一條  國家對重大危險源安全管理有新的規定或者新的標準,按其新規定或者新標準執行。

  第三十二條  本規定由大連市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負責解釋。本規定自公布之日起實施。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宜兰市| 惠来县| 博客| 友谊县| 酒泉市| 和政县| 新巴尔虎右旗| 娱乐| 绥棱县| 蚌埠市| 柘荣县| 丰城市| 郯城县| 微山县| 永安市| 丽水市| 徐州市| 陈巴尔虎旗| 延长县| 满洲里市| 宁陵县| 惠水县| 南华县| 潮州市| 淳化县| 徐闻县| 洪湖市| 亳州市| 兴城市| 酒泉市| 尉氏县| 襄垣县| 拉孜县| 垦利县| 阿拉善右旗| 金湖县| 富民县| 大安市| 昭平县| 西丰县| 尼玛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