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技術/第7節(jié)、維護
7.1 引 言
維護可以定義為保證或維持設施達到一個可以接受的標準而進行的工作活動。這種活動不是簡單的維修,如果能夠適時地采取預防的行動,有些機械的問題是可以避免的。維護活動中的安全衛(wèi)生問題很重要,因為統(tǒng)計數(shù)據(jù)表明,維護工的事故及工傷的風險要大一些。這是因為這些工作比其他人暴露在更多的危害下,另外,在完成維護任務時,時間及經(jīng)費方面的壓力也大,相對于更容易明確、計劃和控制的常規(guī)任務,對維護任務在安全衛(wèi)生方面特殊要求,考慮得往往也不夠。
7.2 維護政策
維護的標準是由單位來決定的。其間,要在根據(jù)計劃進行維護而暫停正常生產(chǎn)運行和對破壞及其他失效所造成的損失可以承受的程度之間進行平衡。然而,從職業(yè)安全衛(wèi)生的方面考慮,要對缺陷進行維修,因為它有可能會增加作業(yè)場所的風險,而這應該得到先行維修。把維護與檢查相結(jié)合,會有好的效果,這樣做,作業(yè)場所及設備當前及以后可能出現(xiàn)的缺陷,可以得到定期的檢查。有些工廠設施有依照法規(guī)進行維護的要求,而制造商的說明,也應當遵守。
7.3 預防性維護
在設計中,應對設備的每一個部件的維護要求作出預先說明。機器需要隨時清潔及潤滑。但是這種工作也可以在機器的早期設計階段及以后的安裝時,對維護的要求加以考慮,從而使工作變得更為安全。需要有書面的預防性維護的計劃,這份計劃以文件的形式記錄了所要采取的行動,需要多長時間進行一次、有關的安全衛(wèi)生事項、開展維護工作前所需的培訓以及任務特別的操作程序,如允許工作程序及開鎖程序。
7.4 損壞維修
按計劃進行的維護,將會減少因失效而要求的維修次數(shù),但是,也會出現(xiàn)很多超出正常工作范圍之外的任務情況(如惡劣氣候情況),而且在這種情況下,危害也比平時多。所有關于損壞的記錄都應當保留,用于以后對維護政策改進及安全培訓和設計時參考。
7.5 有關安全衛(wèi)生問題
在維護工作中,要掌握下列導致事故的因素:
(1) 管理者、主管缺少風險意識,這時常是因為缺少必要的培訓;
(2) 沒有采用工作安全系統(tǒng),例如,在操作中沒有開工允許系統(tǒng)、沒有在啟動及關機時的機器電器鎖定系統(tǒng);
(3) 沒有工人之間的協(xié)調(diào),沒有與其他管理人員進行溝通;
(4) 工人缺少風險意識,包括使用個體防護用具;
(5) 設計、安裝、布局及設備的問題;
(6) 在使用合同商時,對安全衛(wèi)生方面沒有給予適當?shù)淖⒁狻?BR> 7.6 減少和控制危害的維護措施
維護操作的安全系統(tǒng),需要采取措施,以控制上述事故的因素。減少或控制事故的維護措施如下:
(1) 計劃:
明確按計劃開展的維護需求,并安排一個時間表來達到所有法規(guī)的要求。這其中包括空氣質(zhì)量系統(tǒng)、鍋爐及壓力容器、提升設備、電氣工具及機器、消防及其他應急設備、磨損的結(jié)構(gòu)部件,如地板涂層等等。
(2) 評估:
要列出與每項維護任務相關的危害,對其風險的考慮(任務的頻率,失誤的后果),可以對任務分級并給予相應的管理控制。
(3) 控制:
對每項任務的控制,要把上面的事故因素考慮在內(nèi)并包括對設計、安裝、培訓等進行必要的審查,用書面的安全工作方法來減少風險,投入必要的管理力量及財力。此外,還要審查合同商在維護工作中的活動。
(4) 監(jiān)控:
可以采用隨機檢查、安全審核及檢查,分析事故原因報告等形式。作業(yè)場所的任何改變,都可能引發(fā)維護行動,因此,也包括在監(jiān)控的范圍之內(nèi)。
7.7 復習要點
(1)維護工作的事故根源
① 設計不良;
② 風險意識缺乏;
③ 缺少工作安全系統(tǒng);
④ 溝通不良;
⑤ 未能通告管理合同商。
(2)維護過程中的預防方法
① 計劃;
② 評估;
③ 控制;
④ 監(jiān)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