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級到基層去檢查,到工地和企業檢查,為了體現大公無私,從嚴從快,領導基本上都會提口號,有的提出檢查必執法,執法必處罰,意思非常清楚明白,那就是只要是檢查就要進行處罰,這樣的做法看上去體現了上級部門的嚴肅性,可是真的合適嗎?
有的部門為了加大執法處罰力度,對各個基層考核增加了一項,那就是當月完成的處罰任務數,處罰的單位和企業越多,得分越高,這樣的考核是不是真的合適?
檢查的目的是什么?
檢查的真正作用是幫助被檢查單位發現問題,改正問題,避免事故的發生,可是現在很多檢查成了秋后算賬。搞得很多企業和工地害怕檢查,因為只要檢查就會出被處罰,扣分,罰款。
一些檢查也是上級為了所謂地履職盡責,為了擺脫自己的責任,反正這事我安排了,我也組織人員檢查了,真要是出了部題,就和我沒關系了。
一些企業為了不被檢查,或者檢查不被處罰,只能提前協調關系,盡量能不被抽到檢查。
檢查本來是一件非常好的督促工作落實的好方法,可是因為在基層操作的時間太長,有些東西變了樣,走了形式,一些檢查竟成為討要好處的手段,一些檢查者公然利用檢查的機會對一些企業進行打壓。
檢查要利用好,就不能跑偏了方向,要本著公正的心,不能為了考核排名,為了吃拿卡要,為了擺脫責任。要想著去解決問題,去互相學習,去糾正錯誤。
如果真的有企業不重視,違法行為特別嚴重,說了不聽,也不改正,這樣的企業就必須執法處罰,不能絲毫手軟。
畢竟,我們的企業都不容易,他們也是為了生存發展,尤其現在行情低迷,檢查更多的是幫助他們,而不是給他們出難題,罰他們,讓他們害怕,讓他們請客送禮。
安全文化網 m.zlt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