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全國煤礦安全生產形勢總體向好,但是依然比較嚴峻。究其原因,可以從技術裝備、安全管理和職工素質等多個方面找到答案。但是,筆者認為,煤礦安全生產的關鍵是職工安全生產的思想意識,“安全生產到底為了誰”這個根本性的問題不解決,安全生產事故就不會從根本上得到解決。
安全到底為了誰?筆者從宏觀和微觀、直接和間接、暫時和長遠三個方面來說明這個問題。
宏觀和微觀。從宏觀上來說,搞好安全生產是企業的責任。企業在獲取效益的同時,必須保證員工的身心健康和安全,這是企業正常生產經營的前提,又是保護人才和勞動力的前提,還是企業樹立良好的形象和信譽的前提。因此,煤炭企業保證安全生產是應盡之責,搞好安全生產,是對企業自身負責、對組織和社會負責,也是對員工負責。從微觀上講,員工是安全生產的利益承載者,安全生產有保障,員工身心健康就有了最大的保障,否則,安全生產搞不好,直接受害的是員工。因此,“安全生產只能自己管,指望他人不保險”,搞好安全生產,就是對本人負責,為自己的健康和生命擔保。從這層意義上來講,抓好安全,就是保護了自己,就是個人最大的幸福。
直接和間接。在企業內部,員工分別處于不同的崗位,擔負不同的責任,由于安全管理是全員管理,在不同崗位上的一般員工、班組長、區隊管理人員和礦機關各級管理人員形成了梯次管理結構。從礦機關各級管理人員來說,作為決策者,能否牢固樹立起“安全第一、生產第二”和“不安全不生產”的思想至關重要,在搞好安全工作的導向上最直接,工作導向不正確,要搞好安全生產工作也是不可能的。因此,要切實負起監督安全生產方針政策落實的責任,督促各部門指導基層落實好一系列安全生產方針政策和規程措施,并采取一系列措施保證基層落實上級的指令和安全生產措施。區隊管理人員、班組長是本區隊、本班組安全生產的第一責任者,負有管理好本區隊、本班組職工搞好安全生產的直接責任,安全對于他們來說,是崗位職責,是政治生命,搞不好就要丟崗位、進監獄。職工是安全生產的直接參與者,他們的職責就是保證安全生產制度在現場和崗位上得到實實在在的落實。安全制度、措施和他們最直接,同時,也是安全利益的直接相關者。
暫時和長遠。事故的發生總是在一瞬間,而事故的傷痛往往是長久的。搞好安全生產,需要做許多工作,這項工作是長久的,許多煤礦員工有一勞永逸的感覺,安全生產周期長,警惕性就淡化了;事故發生了,就停產整頓,一哄而上,抓不到根本,以為一時的工作可以改變工人的習慣。因此,安全生產的長效機制來自于扎扎實實的不懈努力,臨時突擊不解決問題,要樹立打持久戰的思想,在安全上,永遠戰戰兢兢、如履薄冰,抓好“雙基”(基層和基礎工作)建設,才能長治久安。因此,工作有暫時性,但是要有長遠思想,這是為企業、為自己、也是為職工謀福利。一時的工作搞不好,長久便沒有根基,因此,礦井長治久安得益于一點一滴的扎實積累;只考慮眼前,沒有長遠思想,只能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疲于應付,事故在所難免,既難推其咎、也是工作的不負責任,不僅會斷送自己的前途,而且對企業、對員工更是一種犯罪。
安全到底為了誰?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安全文化網 m.zltai.com上一篇:“隱患治理年”莫忘“隱患的隱患”
下一篇:安全生產中要克服形式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