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讓人民生活得更有尊嚴”,溫總理這句話感動了無數國人。每一個美好愿景都折射出現實的尷尬。近幾月事故頻發更“透露”一個潛藏的信息:許多國人現在不是尊嚴多少的問題,而是在與尊嚴的最底線作斗爭,要擔心生命的安全。
煤礦事故的報道現在已頗有令人麻木的跡象,盡管“新聞效益”已不高,仍然可以看到很多:河南新密、山西原平、內蒙古駱駝山……仍然有非法采掘,仍然有疏忽大意,仍然有虛報瞞報。
不知是報道得多了,還是確實發生得多了:上海、哈爾濱、武漢……天然氣爆炸一起接一起,有的同一地方連續發生。
以前是出行不便,現在是出行危險:高速公路、城市街道、農村道路……給人一個感覺:有車的地方,就有交通事故。
大旱消息從西南傳來,大雪消息從北方傳來,大滑坡消息從有山有陵的地方傳來:有人亡,有人傷,有人“奇跡生還”?偸钦f奮力營救,總是歸咎于自然條件。
人們在享受高速發展的利益與樂趣的同時,也要承擔“脫軌”的風險。有人說,這是發展中不可避免、難以避免的問題,唯有進一步發展才能解決之。有的還抬出所謂“大局”或“長遠”的大旗,論而斷之,堂而皇之。事后一看,基本都是赤裸裸的利益?吹枚嗔耍切┍唤壖艿摹吧袷ァ惫猸h也就消解了。
獲益并容忍一定風險,無可厚非,可怕的是利益與風險不匹配,分擔不對稱。有人獲得了大量好處,有人卻以最起碼的人權——生命權博取生存。生命只有一次,沒有利滾利的機會。
事發并曝光后,有人被罰款、被唾罵,或許也有人被警告、被撤職。但鮮見被罰得傾家蕩產,被罵得無顏面世,鮮見永不錄用,入刑坐牢!巴葱幕诟摹被颉柏熈钫摹,在公眾看來不大可靠,也難以當真。有人戲言,“官商兩界多財俊,卷土重來未可知”,在一定程度上道出了部分公眾的心聲。
其實也可知,君不見事故再三低級重復。并且,以前是年底多聞事故,因趕進度之故,或許也有“成績”總結之需。現在看來,幾無“規律”可循,四處點火,隨時燎原?此漂偁,其實經過精明的計算。
對生命的漠視,有“價值觀”的問題,但茲事太虛,略去不表。實實在在的是某些利益與權力的野蠻與傲慢。有時它們也作低調狀,搞“危機公關”,骨子里并沒當成大不了的事。再三重復,證明非誅心之論。
當生命可以被估價,并且是廉價,“更有尊嚴”就只能算遠期目標。守住尊嚴的底線,尚待時下努力。
安全文化網 m.zlt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