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精品毛片姜怡,王局长把白洁做到高潮,japanese19第一次,精品熟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不卡

聯系方式 | 業務合作 | 會員

安全經濟學/第2節、安全投資--預防費用

2004-05-03   來源:中國安全網    熱度:   收藏   發表評論 0

 
  2.1 安全投資的內容
  2.1.1 企業與事故
 。1) 企業
  每個企業都由一些工作場所(工廠、車間、工作現場、礦山、辦公室等)組成,第一場所都屬于總環境,雖部分地獨立,卻保持著與總環境的溝通。
  企業從外部接受材料、供應品、能量和人力,又推出產品和服務,廢物和人。這些人中的一部分以后將返回企業,但另一部分將被該企業淘汰并被其他人替代,他們是職業傷害的受害者。


 
  圖3-1 企業的位置
  企業的工作是通過過程完成的。過程是將輸入轉化為輸出的一組彼此相關的資源(人、資金、設施、設備、技術和方法)和活動,過程本身是(或應當是)一種增值轉換。輸出是過程的結果,是有形或無形的產品--硬件、軟件、流程性材料或服務(4種通用產品類的定義見ISO 9000-1)。
  企業要在競爭中生存和發展,必須使相關者受益。相關者及其受益內容是:顧客--產品和服務;員工--勞動條件和報酬;供應者--經營機會;社會--稅收、環境與資源保護、職業安全衛生;所有者--投資效益。
  職業安全衛生評價體系(OHSMS)18001--《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規范》對職業安全衛生的定義是:"影響作業場所內員工、臨時工、訂約人員(承包人員)、訪問者和其他人員的安全健康的條件和因素"。這些條件和因素影響作業場所內人員的安全健康,是因為會導致事故的發生。上述規范對事故的定義是:"造成死亡、職業相關病癥、傷害、財產損失或其他損失的不期望事件"。
  (2) 事故
 、 職業傷害事故:職業傷害事故的范圍包括上下班事故和導致職業相關病癥的事件。
  這里使用的職業傷害事故這個術語與國際勞工局(ILO)術語的含義有所不同,相當其"雇用事故"的含義,這是考慮到我國的習慣。按照第十三次國際勞動統計會議(國際勞工局,1982年10月26日)通過的關于職業傷害統計的決議,所使用的術語定義如下:
  雇用事故:由雇用引起或在雇用過程中發生的事故(工業事故和上下班事故)。
  雇用傷害:雇用事故導致的所有傷害和所有職業病。
  以上兩項定義包含在關于雇用傷害保險賠償費的國際勞工局第121號公約(ILO Convention No.121)中。
  工作事故:工作過程中發生而導致死亡、人身傷害或疾病的事故。
  職業傷害:工作事故導致的死亡、人身傷害和疾病。
  職業傷害中的非疾病部分常常被俗稱為"職業事故"。按照有關決議分為16類,其中主要是骨折、外傷、燒傷、急性中毒、窒息、電傷害、輻射傷害等。
  上下班事故:上、下班途中發生而導致死亡或人身傷害的事故。
  后來,職業傷害中的"職業病"(occupational disease)被拓寬為"職業相關病癥"(work related ill health)。
  英國衛生安全執行局(HSE)在1994年出版的一份文件中,將職業相關病癥定義為:完全或部分地由于工作環境引起的使在該環境下的人的功能暫時或永久降低的疾病、工作能力喪失或其他身體問題。并且說明,職業相關病癥的概念中包括因工作環境因素使原來病癥加重的情況。
  我國職業病防治機構將"職業性多發病"定義如下:
  凡是職業性有害因素直接或間接地構成該病病因之一的非特異性疾病均屬于職業性多發。ㄒ卜Q工作有關疾病、職業性相關疾。H缙、礦工中的消化性潰瘍、建筑工中的肌肉骨骼疾。┤缪惩矗、各種職業性綜合癥、某些婦女病以及已發現與職業因素有關的一些常見病多發病等。這些病癥與多種非職業性因素有關,職業性有害因素不是惟一的直接的病因,但能促使潛在的病病顯露或加重已有疾病的病癥。通過改善工作條件,所患疾病可得以控制或緩解。
  職業性多發病和職業病都是職業危害的表現,所不同的是構成疾病的病因是單因素還是多因素。職業病是職業性有害因素直接導致的特異性疾病,職業性有害因素與疾病有直接的因素關系。
  因此,職業相關病癥的范圍包括:職業病、職業性多發病、職業因素引起的身體不適。
 、 物質損失事故和生產損失:職業傷害事故中可能伴隨著物質損失或停產,此外,有的事故不造成人員傷害,而僅造成物質損失或生產損失。無論哪種情況,這方面的損失受到人們愈來愈多的重視。其原因是:
  1) 財政上的重要性:D.Andreoni談到,"雖然對物質損失的研究比對職業傷害的研究開展得晚,但其財政上的重要性被廣泛承認"。作者在某化工廠的調研驗證了這一點。僅造成物質損失的事故的年均費用占事故總年均費用的10.07%,而停產事故的年均費用則占事故總年均費用的41.11%(這與化工廠自動連續生產的特點有關,其他行業的企業多數可能會少于這個比例),兩者的總和超過了事故總費用的50%。
  2) 事故原因方面的相似性:有些情況下,造成人員傷害的原因和造成物質損失的原因并不相同,而在很多情況下又是相同的。HSE認為,"大多數事故同時具有導致物質損失和人員傷害的可能性"。"事故三角內的事故的即時原因雖然眾多,但基本原因是共同的。"因此,"對大量非傷害事故的控制,將會降低造成傷害和死亡的可能性"。
  作者在對某化工廠事故情況的調研中發現,屬于可以導致兩種事故的原因有"檢查、維修不?quot;、"操作不當"、"誤操作"、"業務知識水平低"、"工作不細心、責任心差"等。然而,這只是該廠的情況,在更廣的范圍內會有更多種類的共同原因。
  3)全面損失控制:HSE執行部(OU)從1978年開始在很多組織調查分析了衛生安全管理和事故預防問題,他們的結論是:"為在職業衛生安全管理上獲得成功,需要一人綜合性的事故預防體系。只集中注意所報告的人員傷害事故是不夠的。需要預防性的管理控制程序,該程序是要預防和控制所有潛在的損失源。"
  2.1.2 預防活動的范圍
  表3-4示出所需進行的預防活動的范圍。從中可以看到各種活動在企業和外部團體之間的分布,以及工作要適應人、人要為工作做準備這兩方面責任的總藍圖。一方面是發生于工作場所之外,由外部團體負責開展的各種活動;另一方面是必須由企業本身實行的一系列活動。
  表3-4 預防活動


 
  2.1.3 預防費用
  預防費用包括在生產計劃階段和企業運營期間的預防活動的費用。
 。1) 生產計劃階段的費用包括:
  ① 與下列生產要素的安全問題有關的費用
  1) 工作環境(如建筑物、場地);
  2) 使用的物質(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廢品);
  3) 工作設備(生產機械、運輸裝置和其他裝置、控制和調節系統、、機械防護裝置、個體防護用具等);
  4) 人(培訓、醫學鑒定、能力測試);
  5) 工作方法(法規關于工作方法的強制性規定、工時數限制、女工與童工限制、輪班工作問題、工作節奏等)。
 、 對易于預見的事件的預防費用
  1) 控制系統;
  2) 預防維修計劃;
  3) 貯存備件;
  4) 應急救援(對房產、物質、人員等);
  5) 安全活動。
  ③ 其他費用
  1) 因企業生產中的有害廢物、噪聲、振動等所需保護環境和公眾的費用;
  2) 保護企業內職工不受外部環境污染危害或外部活動損害的費用。
  (2) 企業運營期間的費用包括:
 、 固定的預防費用
  1) 硬件:與房屋、物料、設備有關的預防費用及與此有關的付給外部顧問或審計人員的費用;
  2) 軟件:企業內安全衛生活動,使企業管理者和有關工作人員花費的時間的費用(領導者、監督人、安全、醫療、防火、培訓、人事等部門人員、文件、記錄、統計人員等,工會代表)。
 、 變動的預防費用
  1) 計劃外的預防措施費用;
  2) 計劃外的有關安全的活動費用。
 、 特殊的預防費用
  1) 更新設備、設備新工序的費用;
  2) 對原設備改進防護的費用。
  其中,"固定的預防費用"與事故發生率無關,在短期內費用額不變,費用額的大小取決于企業關于職業安全衛生的方針,以及行業或政府關于最低安全標準的法規;變化的預防費用與事故頻率和嚴重度有關;另一項是特殊的預防費用,屬于一開始(設計生產程序,設計或購買機器等)未想到的措施,不是因任何特定的事故引起,常由法規、標準的變化引起。
  固定的預防費用中的"軟件"的費用,即有關人員"花費的時間的費用",指企業付給這些人員的工作報酬,包括他們的工資。
  根據Andreoni的如下論述:
  作為一般的準則,危險的財政管理導致對每種危險采用以下的措施:
  (1) 通過采取預防措施消除一部分危險;
 。2) 作為對危險起防護作用的保險,再承受一部分危險;
  (3) 其余部門由企業進行管理控制;
  (4) 可以看出,保險費用不屬于預防費用。
  生產計劃階段的預防費用是一筆很大的安全投資。若要計算企業年預防費用,應將此費用分攤到起作用的其后的諸年中。某年的分攤值再加上該年運營期間的預防費用就是企業該年的預防費用。
  2.2 安全投資的效益
  安全投資使安全衛生績效改善,即降低了事故(造成傷害、死亡、職業相關病癥、財產損失和其他損失的事件)的發生率和嚴重度,并因此導致了生產率的提高。
  由于降低了事故的發生率和嚴重度,使:
  (1) 員工即生產要素中的人力資本得到較好的保護;
  (2) 生產要素中的物資本得到較好的保護;
 。3) 企業和周邊社區的穩定得到維護;
 。4) 事故造成的損失費用得以減少。
  由于(1),勞動者的生存權和勞動權、生命價值受到尊重;同時,有能力的、努力工作的勞動力,本身意味著經濟效益。
  由于(1)和(3),維護了道德和秩序,增強了企業的凝聚力。
  由于(1)、(2)、(3),提高了勞動生產率,因此提高了經濟效益。
  由于(4),企業直接獲得經濟效益。
  在我國,說明安全投資效益的突出例證是防止矽肺的防塵工程投資的經濟效果。衛生部《全國塵肺流行病學調查資料集(1949~1986年)》(1992)提供了如下數據:冶金工業系統16個耐火企業防塵工程的投資,占其取得的直接經濟效益的2.47%;北京礦務局房山煤礦1975~1985年共11年間的粉塵治理投資額(可避免矽肺),相當于同期因矽肺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的1/8,間接經濟損失的1/43;江西主要鎢礦60年代初開始的26年中的防塵投資占其取得的總經濟效益的39%;浙江東風瑩石公司為防止矽肺的防塵投資是原未投資而招致的費用的29%。
  國外的實踐也證明了這一點。在英國,"那些運行良好、安全衛生水平高的組織常常是(在效益方面)最成功的,無論其規模和行業"(衛生安全執行局執行部:《工作事故的費用》,HSE Books,1997)。"在美國工業部門,每支出1美元用于安全措施,可帶來百分之幾百的利潤"(全美安全理事會(NSC):《工業生產事故預防手冊(第八版)》,1981)。在法國,1987年進行的一次測試表明,那些在安全方面投資最多的企業也是生產盈利最多的企業。
  估算本節開始處安全投資的效果的(1)、(2)、(3)條能導致多少貨幣價值的經濟效益,是困難的。但是,完全可以估算事故的經濟損失,在后面章節詳述。
  2.3 復習要點
 。1) 試談安全生產傷亡事故的預防費用。
  (2) 安全投資與傷亡事故的關系怎樣?


主站蜘蛛池模板: 邓州市| 民勤县| 宝清县| 石家庄市| 巴南区| 哈尔滨市| 徐闻县| 南投市| 乾安县| 新余市| 山阳县| 台东县| 阿荣旗| 佳木斯市| 商都县| 松原市| 承德市| 保德县| 尚志市| 孙吴县| 四平市| 从化市| 广宁县| 万安县| 沾化县| 安福县| 卢湾区| 新营市| 色达县| 钟山县| 汝南县| 景德镇市| 福清市| 吉林省| 喀喇| 南木林县| 马山县| 鲁山县| 中阳县| 丹凤县| 永嘉县|